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實施急救,注意避開這三大誤區

      發稿時間:2023-06-13 18:55:42 來源: 北京日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不會遇到突發疾病和意外傷害,但是萬一遇到了,最有可能第一時間施救的就是身邊的人。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采取正確的救護方式,可以在醫護人員到來之前最大限度減輕傷者的痛苦,利于其早日康復。北京市紅十字會救援服務中心的田振彪提醒,大家在生活中伸出援手要避開這三大急救誤區。

      誤區一

      現場心肺復蘇只做人工呼吸


      (資料圖)

      心臟驟停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突然停止跳動,患者的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嚴重缺氧、缺血。臨床表現為摸不到患者的大動脈搏動和心音消失,繼之意識喪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

      一般認為,心臟停搏3-4秒可出現頭暈、黑蒙;10-20秒可出現意識突然喪失、可伴抽搐;30-45秒可出現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4-6分鐘腦細胞不可逆的損傷;超過10分鐘,出現腦死亡。因此,心臟驟停是臨床上最危重的急癥,必須爭分奪秒積極搶救。

      因此,心臟驟停是臨床上最危重的急癥,必須爭分奪秒積極搶救。在實施急救時,要避免以下錯誤行為。

      錯誤行為:讓昏迷者仰臥

      心臟病或高血壓患者發病昏迷后,讓其仰臥很容易造成口腔分泌物、嘔吐物被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同時,千萬不要試圖喂食、喂水,否則也有窒息風險。

      正確做法:讓昏迷者側臥,并隨時將其口腔內的嘔吐物清除。

      錯誤行為:發現沒有心跳,馬上人工呼吸

      對于大多數早期心臟驟停,其實按壓比人工呼吸重要得多,只做人工呼吸不做胸外按壓,是救不活人的。

      正確做法:沒有接受過急救員培訓的人,應在120急救電話的指導下對患者實施單純按壓的心肺復蘇;接受過急救員培訓的人,應對患者實施按壓和人工呼吸相結合的心肺復蘇。

      總結整個現場急救過程應當為:判斷心臟驟停立即呼救→實施徒手心肺復蘇→盡早除顫→高級生命支持→入院治療。其中,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是胸骨下1/2,按壓姿態是身體適當前傾,肩、肘、腕關節呈一直線,以髖關節為軸垂直向下按壓,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按壓深度至少5厘米,結合患者的身材比例,大概是胸廓前后徑的1/3。口對口人工呼吸時要用食指和拇指捏緊患者鼻孔,吹氣前把患者的嘴全部包住,向其口內吹氣持續1秒鐘,使患者胸廓抬起,然后抬頭換氣,松開患者口鼻,再以同樣的方法吹氣。吹氣時暫停按壓,按壓和吹氣比例為30:2。5個按壓-通氣周期后,如患者仍未恢復心跳和呼吸,繼續重復以上過程。

      誤區二

      創傷止血包扎越緊越好

      創傷發生率高、危害性大,遇到嚴重創傷如救治不及時,將導致殘疾和威脅生命安全。在實施急救時,要避免以下錯誤行為。

      錯誤行為:肢體出血時直接用止血帶

      嚴重出血時,有些人會立即用皮帶或者鞋帶緊緊綁住傷口以上的部位,以減緩血流速度,這樣做的一個風險是可能會造成永久組織損害。

      正確做法:在傷口處墊上消毒紗布,采用直接加壓法,然后安全地包扎好傷口。如果傷口出血不止、傷口大而深、傷口處很臟或者傷口是由動物咬傷造成的,應盡快就醫。

      錯誤行為:扭傷后擦紅花油并用手揉搓

      人體軟組織受傷后,正是內部出血的高峰期,此時用手揉搓,反而會加速內部出血。

      正確做法:扭傷后宜采取冷敷,這樣做有利于血管收縮。冷敷48小時后,觀察有沒有骨折,還可以用些活血化瘀的噴劑。

      創傷后要及時妥善地進行包扎、壓迫止血、保護傷口和固定骨折等。包扎時盡量選擇醫用包扎材料,如果沒有,可以就地取材,使用干凈的毛巾、手絹、床單、衣物、口罩、領帶等作為臨時包扎材料。包扎傷口要快、準、輕、牢,即包扎部位要準確、嚴密、不遺漏傷口;包扎動作要輕,不可用手碰觸傷口及敷料與傷口接觸的內側;包扎要牢固,但不宜過緊,以免影響血液流通和壓迫神經;包扎前一定要在傷口上加蓋敷料。

      包扎完成后,務必檢查傷者肢體血液循環的狀況。檢查方法為:按壓手指(腳趾)甲,放開手后兩秒鐘,手指(腳趾)甲如不能迅速恢復紅潤,仍然蒼白,說明血液循環不佳;還可觀察傷肢遠端的皮膚是否蒼白,詢問傷者傷側手指(腳趾)尖是否麻木,如果蒼白或麻木,說明血液循環不佳,應松開繃帶,重新包扎。

      誤區三

      立即移動意外傷害者

      當遇到意外傷害事件時,合理、及時的搬運對傷者的治療非常重要。如果搬運方法不當,容易造成二次傷害,輕則會加重傷者的痛苦、加重骨折等病情,嚴重時會造成傷者癱瘓甚至危及生命。

      在實施急救時,要避免以下錯誤行為。

      錯誤行為:搬運脊柱損傷者一人抱胸一人抬腿

      脊柱損傷多由于間接外力(如從高處摔下或受到直接撞擊)引起,一人抱胸、一人抬腿這樣的合作搬運容易造成傷者脊柱移位或扭轉,刺激其血管和神經,導致下肢癱瘓。

      正確做法:不要移動傷者,立即呼叫救護車。如果周圍環境有危險必須移動傷者時,要在專業人員的指揮下,幾個人一起將其整體(保持頭、頸和軀干在一條直線上)放置于平板,充分固定后再搬運。如果現場沒有專業人員,轉移傷者時盡量保持其原有體位。

      錯誤行為:試圖將骨折患者傷處復位

      由于骨骼的周圍有血管、神經或器官,骨折常會引起周圍組織、器官的損傷。盲目復位容易造成二次損傷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

      正確做法:如果懷疑傷者骨折就應按骨折對待,不要貿然移動傷者及其受傷肢體,更不可盲目復位。盡量在現場對傷者采取適當的固定措施,以減輕其疼痛并防止病情加重,然后迅速送至醫院治療。

      總之,應急救護要遵循4個原則:保證安全、防止感染、及時合理救護、心理支持。我們要在環境安全的條件下,迅速、有序地對傷者進行檢查和采取相應的救護措施,如果沒有把握處置或不能處置,盡快尋求幫助和撥打急救電話,幫助傷者盡早獲救和脫離危險環境是最關鍵的。

      (供圖:視覺中國)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汪丹

      流程編輯:u060

      版權說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站上的文字、圖片、圖表、漫畫、視頻等內容。

      未經許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網站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

      聯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