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中國北斗”上新!北斗三號工程首顆備份衛星成功發射-環球即時看

      發稿時間:2023-05-17 12:21:34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通訊員 李知珂 馮文婧 張翼

      5月17日,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56顆衛星,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成功后,迎來的首顆高軌備份衛星。


      【資料圖】

      混合星座示意圖(公開)

      名為備份,實為主力

      我國北斗三號系統采用混合星座模式,由地球中圓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3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本次發射的第56顆北斗衛星將運行在地球靜止軌道,和此前發射的GEO北斗衛星一樣,它同樣具備無線電導航、無線電測定、精密單點定位、功率增強、站間時間同步和定位5大本領,可為我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提供導航及增強服務。

      可以說,第56顆北斗衛星“名為備份,實為主力”,在“入列”時便會發揮作用,將有效擴大短報文服務區域,提高精密單點定位能力,肩負起提升系統服務連續性、健壯性的重任,支撐系統穩定運行。

      自2020年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成功以來,衛星研制團隊針對任務需求,結合載荷國產化研制能力的精進,對第56顆北斗衛星進行了部分單機的升級換代,將為用戶帶來更快、更精準、更穩定的定位服務體驗。“本次任務的成功發射,讓系統精密單點定位服務就像從‘雙車道’拓寬為‘四車道’,服務能力也隨之變得更強。”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衛星總體主任設計師馮文婧說。

      備份星在地面時刻待命

      在研制立項之初,第56顆北斗衛星就被確定為備份衛星,雖身為“小老弟”,它卻是和“兄長們”在同一階段生產的。北斗三號全球組網成功后,“兄長”在太空穩定運行,備份星發射入軌的需求便沒那么迫切。

      在地面存貯階段,研制隊伍合理地開展整星總裝集成測試工作,測試團隊結合地面存貯試驗結果,條分縷析不同階段存貯對單機、元器件可能造成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完備、穩定有序的性能測試。據統計,該星的整星加電測試時間超過2000小時,較前序衛星多出近1000小時,并在出廠前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補做了測試項目。

      五個“千日”筑“北斗”

      從北斗三號立項至今,已接近走過了五千個日日夜夜。2009年到2012年,第1個“千日”,北斗團隊一方面推進北斗二號建設,另一方面開展北斗三號立項與研制工作。從2012年到2017年,第2個和第3個“千日”,北斗團隊繼續完善北斗二號系統,推進北斗三號衛星研制、試驗各項工作,攻克一系列難關,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關鍵技術成果。

      從2017年到2020年,第4個“千日”,北斗團隊用18次發射將30顆北斗三號衛星送入太空,兩次發射的間隔最短只有十幾天。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工程副總師、衛星系統首席設計師謝軍形容:“我們是以跑百米的速度在跑馬拉松。”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舉行。

      從2020年到2023年,現在,北斗團隊正在第5個“千日”的征程上奔跑,為建設“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時空體系”,堅持自主創新,勇敢攀登科技高峰。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