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百度2023Q1財報:廣告托起高利潤,全業務緊急“AI再造” | 焦點分析

      發稿時間:2023-05-17 12:23:11 來源: 36氪

      文 | 周鑫雨

      編輯 | 蘇建勛


      【資料圖】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百度2023年Q1的財報都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這是疫情階段性結束后,百度的第一份成績單。由于廣告營收的回春和長期的降本增效,百度今年一季度營收達到311億元,同比增長了10%;凈利達57億元,同比增長48%。

      同時,這也是3月16日百度發布自研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以來,百度在AI新時代的階段性答卷。

      百度集團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22年9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指出:“人工智能火了這么多年,商業化始終是其中的一個軟肋,而缺乏好的商業前景,會讓創業公司增長停滯,巨額虧損,融資上市困難,而大公司也會越來越不接地氣。”

      圍繞人工智能的商業化,百度的業態呈現出冰火兩個面向。

      一方面,標準化AI解決方案的落地已卓有成效,財報中,百度智能云業務宣稱實現盈利。而結合自研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后,百度智能云的商業模式也進行了從單賣算力到賣集成式模型服務的轉型;

      但另一方面,自動駕駛依然囿于變現困境。自2021年第一季度李彥宏在內部性中明確Apollo的三種商業模式以來,真正能跑通的依然只有為主機廠商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而造車業務和無人共享車,短期內依然是只出不進的“吞金獸”。

      廣告回春,AI大模型重塑云服務生態

      百度這一季度的高利潤,主要源于廣告收入的回春,以及卓有成效的降本增效策略。

      受到整體經濟環境上行的正面影響,這一季度百度的在線廣告營銷收入緩解了之前增長乏力的頹勢,收入達166億元,同比增長6%,幾乎達到了疫情前2019年第一季度在線廣告營收水平(177元)。

      與此同時,在降本增效的實施下,這一季度的總支出較上季度降低了23.2億元;相對應的,毛利率從上季度的13.9%提高至16.0%。

      但發布“文心一言”后云業務的全貌,尚未展現在財報中。

      比如百度訓練模型所花的高昂成本,沒有明顯體現在縮減的技術研發投入中。連續7個季度以來,百度研發費用占核心收入比例超過20%。但這一季度終結了記錄,研發費用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降低至17.4%,同比去年Q1降低了3.3%。一名內部人士告訴36氪,費用降低的原因在于全司整體研發的降本增效。

      大模型入場費的高昂已經眾所周知。國盛證券基于參數數量和token數量估算,GPT-3訓練一次的成本約為140萬美元;一些更大的大語言模型訓練成本介于200萬美元至1200萬美元之間——這還不包括運行大模型的電費,以及用戶訪問模型造成的算力消耗。

      多名知情人士告訴36氪,這一季度百度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人才招募和頂配GPU的采購。這筆支出或許只能在資產負債表中略見一斑:這一季度的短期投資較上季度增加了382.9億元,且同比增長了10.0%。

      2023 Q1百度的短期投資較上季度增加了382.9億元。圖源:百度財報

      與此同時,云的成績在這一季度的財報中并未詳細體現。就連以往在季度財報中單獨展現的“AI Cloud”(智能云)業務,在今年Q1財報中沒有單獨陳列,僅有在官方新聞中有所提及:百度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長8%至42億元,在本季度實現盈利。一名相關業務的知情人士對36氪表達了他的猜測:“這一季度云業務的商業模式變動較大,尚未有明確的收入數據。”

      長期以來,由于依托云的AI服務尚未實現標準化,獨立的定制化解決方案都需要從頭搭建,成本高昂的同時增加了下游客戶的調用門檻。去年Q2以來,百度在建立AI服務的標準化上做了不少嘗試,比如發布教育、醫療、零售等8個行業的數十個標準化解決方案。

      作為國內廠商中大語言模型的“食蟹者”,百度發布“文心一言”后,也給云業務帶來正面效應。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15萬企業申請加入“文心一言”內測,3月百度智能云銷售線索同比增長超過400%。

      自基于“文心一言”的企業級大模型服務平臺“文心千帆”發布以來,百度智能云的商業模式正在從單賣算力朝著“端到端”、集成式的模型服務轉型,提供“文心一言”接口服務以及基于平臺的企業模型訓練、微調、托管服務。而這一業務的落地效果,Q2的數據或許才能給出答案。

      自動駕駛尋找變現解放,總利潤增長后勁有待考驗

      受到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一級市場影響,自動駕駛的寒冬已持續了近兩年。今年,面對高昂的投入,以及商業變現困境,百度Apollo仍然在尋找解法。

      據麥肯錫的統計,2020年到2021年,科技公司和投資機構在自動駕駛相關技術上的投入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但目前為止,依然沒有一家企業靠自動駕駛賺到現錢。

      與此同時,受限于技術成熟度,車企對第三方提供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依然持有懷疑的態度,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遭遇信任危機。

      這也意味著,百度不得不放低姿態。在今年4月17日舉辦的Apollo智能發布會上,百度明確了Apollo“值得信賴的專業Tier 1(一級汽車供應商)”的主要角色定位。由此與車企構建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包括:以用戶體驗為中心、車企主導智能化體驗、合作伙伴提供專業的軟硬系統和服務、長期合作并建立可信賴的合作關系。

      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儲瑞松表示:“外界過于高看智能駕駛,事實上,包括整車架構、品牌形象和智能化風格等,整車及智能化體驗的定義權才是靈魂,智能駕駛只不過是智能汽車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等待政策放閘同樣是自動駕駛所面臨的挑戰,自動駕駛相關的法律法規仍在完善中。即便Apollo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已經逐步實現量產,但依舊面臨法律層面的卡脖子難題。李彥宏也曾表態:“我國自動駕駛需要持續推動制度創新,進一步突破政策瓶頸。”

      這一季度,百度自動駕駛業務釋放出了政策利好的樂觀信號。今年3月17日,百度自動駕駛叫車服務Apollo Go獲得了北京首個無人叫車服務服務許可。官方數據顯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這一季度的訂單量約66萬單,同比增長236%。

      百度自動駕駛體驗站,蘿卜快跑自動駕駛汽車。圖源:視覺中國

      “文心一言”發布后,百度對外推進全產業AI再造的同時,對內也必然要進行一場“AI+全業務”的改革——百度文庫和內部辦公軟件“如流”已經率先接入“文心一言”。

      財報發布后,李彥宏表示:“我們計劃逐步將文心一言融入我們的所有業務,為我們的產品及服務賦能,吸引更廣泛的用戶及客戶。圍繞文心一言在新的時代中建立新生態,這也將助力我們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增長。”在初期投入高昂、模型性能持續性更迭、規模效應尚在形成的階段,AI距離實現“長期、可持續的增長”還有一段長跑。

      36kr制圖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