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世界看熱訊:北京海洋館送出兩尾中華鱘回長江繁殖

      發稿時間:2023-03-21 13:10:24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代麗麗 程功

      3月28日是中華鱘保護日。今天上午,北京海洋館再次開啟中華鱘保護事業的新篇章——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聯合開啟 “鱘夢中華 守護長江——2023中華鱘保護再啟航”活動,送出兩尾子一代中華鱘回到荊州中華鱘保護基地參與產卵,助力中華鱘繁殖研究。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也是一種大型江海洄游性魚類,它們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對于研究地球變遷、維持生態系統平衡均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意義。中華鱘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著“水中大熊貓”的美譽。

      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近幾年已經沒有發現自然環境下繁育的中華鱘魚卵了,這一嚴峻形勢早已引起國家政府的重視,農業農村部先后頒布了《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以及長江十年禁漁的政策,這給中華鱘野生種群的修復帶來了非常重要的契機。而北京海洋館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聯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舉辦了此次“2023中華鱘保護再啟航”活動,繼續投身于中華鱘保護事業。

      北京海洋館自2005年起便投身于中華鱘物種保護的行動中,積極參與中華鱘物種的人工繁殖與增殖放流活動,成功培育和救治了國寶中華鱘百余尾。其中的“厚福”,更是鼎鼎有名。“厚福”本是一條生活在長江的中華鱘,漁民誤捕讓它一度生命垂危。2015年,“厚福”到北京海洋館接受治療,館內飼養員專門開發了特制食物,幫助它在人工環境下進食,“厚福”慢慢恢復健康。現在“厚福”在北京海洋館安家已近八年了,它也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尾生活在人工環境下的野生中華鱘。

      在野生中華鱘很可能已經沒有繁殖行為的情況下,這兩尾中華鱘此次的荊州之旅將不僅僅是一次家園的變遷,更是肩負著延續中華鱘血脈與歷史文明的使命。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