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黃永順
西單商圈曾經有個著名的商場,叫做民族大世界商場,逛過西單的市民應該都有印象。該商場的經營場所是小石虎胡同33號,清代是綿德府,后來作為國立蒙藏學校使用。
為保護文物,民族大世界商場在2013年關閉。隨后,文物保護部門開始修繕。前幾日,我去西單時專門到小石虎胡同33號探訪。胡同西口北是一片殿堂式建筑,這里便是民族大世界商場騰退后的殿宇。相對周邊高大的商業樓群,殿宇顯得低矮,但很古老,占地面積也較大,尤其是建筑和格局還保留著皇家府第之風格。經過修繕,院落和殿宇煥然一新,古老的建筑再次恢復了往日的容貌。
(資料圖)
綿德府 攝影:黃永順
綿德為乾隆長孫
乾隆的長孫是愛新覺羅·綿德,綿德的父親是乾隆的長子永璜。乾隆最喜愛這位長孫,一心想把他封為郡王。清制“顯爵”有五,即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
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在孝賢皇后祭禮時不懂禮數,被乾隆斥責,暗示要取消他們的繼位資格。這對皇長子打擊很大,兩年后便憂郁而終,時年23歲。永璜的去世讓乾隆意識到對兒子的斥責過于嚴重,遂追封永璜為定安親王,謚號安。作為永璜的長子,綿德承襲了王爵。不過,到了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綿德因錯被降為定郡王。又過了四年,綿德因結黨營私,與禮部官員互相饋贈禮物,由郡王被降為鎮國公,后又被封為固山貝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綿德病逝。
綿恩比哥哥綿德更加出眾,文武雙全,處事謹小慎微。身為庶子,綿恩一直不被乾隆關注。綿德被削爵后,乾隆才發現綿恩這個皇孫是個“寶藏”,于是讓綿恩承襲了定郡王,并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晉封親王。乾隆頒布上諭:“定郡王綿恩為皇長子永璜之子,綿恩于現在諸皇孫中年又最長。自派管旗營諸務以來,謹慎妥協,甚為得力,著加恩晉封親王。”定親王的后代是清朝諸王中較為強盛的一支,延續王爵的時間是最長的。
綿德承襲王爵時,年僅三歲,還不能獨立建府。直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石虎胡同8號院按公爵標準改建后賜予綿德,被稱做貝子綿德府。改建后的綿德府“共房三十二座,計一百四十八間,垂花門一座,月臺一座,甬路三道:外圍墻長八十丈八尺;院墻長八十丈七尺;隨墻門十九座;影壁一座……”
光緒年間,該宅院為綿德玄孫毓厚居住。民國后,此宅收為官產,但仍然稱為“毓公府”。1928年11月,毓公府正式劃撥給蒙藏學校。
綿德府東側也是一片殿宇式建筑,明清時期這里是大學士的宅院,其殿門與房舍相對隔壁的綿德府小了很多。1951年6月,兩所宅院改為中央民族學院附中。因我父親曾在民委所屬機關工作,我小時候曾隨父親到過這里,記得那時候兩院合為一體,7號院大部分是學校的辦公地,8號院是教室和宿舍等,校門是綿德府的大門。而兩所院子的門牌號也由石虎胡同7號、8號改為31號、33號。1965年重整地名時,改為小石虎胡同。綿德府殿堂高大,灰筒瓦、硬山頂,大脊吻獸,正殿高大氣派,完全是是王公府第規制。而7號院房子原是會館格局,院子窄些,房子也少很多,曹雪芹、蔡鍔、梁啟超、胡適、徐志摩等名人曾于此工作和居住過。
綿德府一進院和殿堂
今小石虎胡同33號把兩院相通,兩院建筑均分別對稱,各有六進院落。《北京百科全書》對綿德府有詳細記述:“府坐北朝南,分中東西3路。中路有府門3間,南面有影壁,門內有丹樨;過垂花門進二院,有正房5間,均為硬山大脊灰筒瓦頂,大吻,垂獸,前有月臺,東西廂房各3間,現已拆除。三進院有穿堂門3間,明間帶雀替,左右順山房各3間。四進院有正房5間。五進院有后罩房7間,現已拆除。”
延凌會館住戶多名人
緊鄰綿德府東側的石虎胡同7號(舊門牌)在明代時是延凌會館。明末,武進人董心葵買了這座已殘破的會館,重修一新后更名為武進會館。
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董心葵將會館送給后為崇禎朝大學士的周延儒,這里便成為周府。崇禎十六年(1642年),周延儒請僧道在石虎胡同做法事,誦《法華經》第七卷,又自請督師,抵抗清軍。但他駐扎在通州,并不出戰,還虛報戰功。不久,周延儒被控十大罪狀,皇帝對他革職賜死,當時有民謠:“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后賜繩。”周死后,府第被沒收。
明朝滅亡后,清順治十年(1653年),吳三桂之子吳應熊與皇太極第十四女和碩公主成婚后被封為“和碩額駙馬”。周府又成為駙馬府。《燕京訪古錄·明吳三桂宅》有:“西單牌樓石虎胡同內蒙藏學校為吳三桂故居,相傳為四大兇宅之一,民國十一年,有人于地下掘出蟋蟀盆,用青泥制成,狀極古雅。盆底有‘月如’二子印章,月如者三桂之號也。”康熙十二年(1673年),坐鎮云南的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反清,消息傳到北京后,吳應熊受牽連入獄。次年,吳應熊與其子吳世琳被處絞刑。吳應熊被誅殺后,駙馬府被沒收為官房。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這座府第重修后,賞給清中期大學士、為民治水功績卓越的裘曰修。裘住進這個宅院時為工部尚書,他的會客廳前額懸有“好春軒”匾額。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裘曰修任《四庫全書》館總裁,他的好友紀昀、錢大昕、朱筠等也常來此議事。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裘文達公賜第,在宣武門內石虎胡同。文達之前,為右翼宗學。宗學之前,為吳額駙府。吳額駙府之前,為前明大學士周延儒第……廳事西小屋兩楹,曰‘好春軒’,為文達燕見賓客地。北壁一門,又橫通小屋兩楹。”清朝實行滿漢分住,滿人住內城,裘曰修能住在皇宮附近的西單石虎胡同,可見其深受乾隆信任。裘曰修在此居住了18年,他去世后,宅院供其后人居住。
民國初年,石虎胡同7號院由近代立憲派人物湯化龍居用。湯化龍居住期間,先是朋友在此猝死,接著是他本人遇刺,家人認為是“好春軒”的風水不好,當時京城有“四大兇宅之一”之說,一時間輿論眾多,湯家人趕緊搬走了。此院交由北洋政府財政部財政金融學會使用。
在歷史上,曹雪芹、梁啟超、徐志摩、張君勱等,曾短期在石虎胡同7號院居住。該院曾短暫作為右翼宗學之地,曹雪芹曾在右翼宗學任職,在這里他與宗學學生敦敏、敦誠兄弟結識并成為好友。1918年,蔡鍔將軍的老師梁啟超為了紀念蔡鍔,準備用與朋友到歐洲游歷時搜集的圖書興辦圖書館,并以蔡鍔字“松坡”命名為“松坡圖書館”。梁啟超向北洋政府申請圖書館用房,北洋政府便將北海快雪堂和石虎胡同7號官房撥給了他們。
松坡圖書館第二館殿堂
1923年,徐志摩開始在松坡圖書館擔任外文部英文秘書。《徐志摩年譜》載:“石虎胡同七號松坡圖書館第二館(專藏外文書籍)服務,協助處理英文函件。”徐志摩到北京時,感情遭受挫折,事業也不順心,恰好他的父親徐申如也在北京。徐申如為兒子出重金在石虎胡同7號辦聚會,有意為兒子打開局面。徐志摩也在石虎胡同7號接待《新月集》的作者,《徐志摩: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載:“這種沒有設定周期的聚會,通常在石虎胡同的一處出租房內舉辦……成為徐志摩等人創作的工作室。”經常來這里參加聚會的有胡適、陳西瀅、林徽因、林語堂等。
1912年,民國政府蒙藏事務局呈請設立“蒙藏學校”。1916年,民國政府將石虎胡同8號正式轉租給蒙藏學校辦學,1928年劃撥給蒙藏學校。松坡圖書館搬走后,1931年,蒙藏學校將7號院、8號院之間的隔墻拆除,此后兩院貫通。1937年7月,該校更名為“國立北京蒙藏學校”。這所學校的校址,后來就成為民族大世界商場的經營場所。
- 西單商圈有座貝子府,與隔壁會館曾為蒙藏學校校址
- 焦點熱訊:北京醫保局:家有老人、小孩的,快來綁定“親情賬戶”
- 環球資訊:蔣夢麟寫丁龍 為何誤植史實那么多
- 父親變造號牌“甩鍋”15歲兒子,這個坑娃的爹不常見 環球關注
- 做一個簡單的人,踏實而務實。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擾_環球實時
- 斗羅動漫新調整來了,劇情大增加,完結推遲2個月
- 環球新資訊:動漫頭像|間諜教室|莉莉「花園」第2期
- 北京:多彩體育課程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 李一鳴志愿服務隊走進山東省血液中心
- 當前熱文:河南新安:龍舞“二月二” 萌娃“剃喜頭”
- 民警巡邏遇前車畫“S” ,攔停后發現司機竟喝了4斤白酒
- 北京1月優良天數比例為93.5%,未發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
- 清華藝博“上新”!300余件作品勾勒德國現代設計軌跡_今日視點
- 后期經驗:Ae和Pr有啥區別?哪個更容易上手?
- 《莉可麗絲 Lycoris Recoil》錦木千束 1/7 完成品手辦登場!|天天熱消息
- 紀念開漳圣王陳元光誕辰1366周年祭拜活動在河南固始舉行
- 固始:壯大油茶產業老區群眾忙春種 時快訊
- 貴州畢節缺水持續:居民買水桶蓄水 缺水問題何時能夠緩解?
- 福建:大中專畢業生創業項目可獲省級資助 全球快報
- 創新教育,重在解放天性激發熱情 重點聚焦
- 熱點評!“春菜”嘗鮮季來啦!聽說青村人都忙著給餐桌增加“春天的味道”
- 特朗普:若我是總統,24小時內結束戰爭
- 北京朝陽71家物業企業評級,您家物業上榜了嗎? 焦點熱訊
- 多人自稱區教委工作人員向教師推送直播講座,昌平教委發聲明|世界焦點
- 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時交通圈加速形成
- 世界報道:貴圈最絕望的文盲,北大畢業?
- 00715期Pixiv站人氣熱榜二次元美圖精選
- 今日快看!【lovelive/轉載】μ's設定資料(27)レッスン衣裝 劇場版1曲目 影付け
- 群友們的表情包《五十八期》
- 男子多次猥褻女子稱自己易沖動 行拘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