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新聞發布會上逮捕記者,這就是自由的美國? 環球熱訊

      發稿時間:2023-02-14 20:06:54 來源: 北京日報


      (相關資料圖)

      天空毒云漫布,動物大批死亡……遭遇此般末日場景,無論是誰都會迫切想知道發生了什么。然而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列運載有毒化學品的列車脫軌燃燒引發大范圍危機后,當地官員卻在新聞發布會上惱羞成怒,與提出質疑的記者發生激烈沖突,隨后該記者被定性為“非法入侵”遭警方逮捕。

      據悉,涉事脫軌列車裝載的有毒物質為“氯乙烯”,燃燒后可產生光氣和氯化氫。前者可致人嘔吐和呼吸困難,在一戰中曾被用作化學武器,后者若被長時間吸入則可能引發多種癌癥。有毒化學物質的泄露正摧毀周邊城鎮,危害到底有多大,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居民當然有知情權,這恐怕也是最基本的人權。然而,面對民眾關切,面對媒體質疑,當地官員的回應就是直接將記者掀翻在地,自由何在,人權何在?

      這些年,美國粗暴對待記者甚至大打出手的案例比比皆是。現任總統拜登就曾因忘關麥克風,將對記者爆的粗口給播了出去。前任總統特朗普,更頻頻抨擊一些媒體搞“假新聞”,有網友還據此惡搞出一張CNN被其重拳打倒的視頻。數據顯示,僅在2020年5月26日至6月10日間,美國64個城市共發生過405起侵犯新聞自由事件,其中包括58起逮捕記者事件、86起襲擊記者事件。其中,有的記者在直播中被拘捕,有的被催淚瓦斯彈驅趕,有的被警棍毆打,甚至被橡皮子彈擊中導致失明。難怪有人嘆息,原來在美國,記者竟是一份如此高風險的職業。

      鏡頭前的沖突只能算美國打壓操縱媒體“冰山一角”,背后套路更是“暗流涌動”。比如秘密監控媒體和記者,密切關注其報道動向。一旦發現與己不合,要么打擊“爆料人”建立“防火墻”,要么直接以“國家利益”“軍事機密”為由一刪了之。再如施壓社交平臺,操縱“流量分配”,自己樂見的強制要求“白名單”支持,對相左觀點千方百計進行“折疊”乃至關閉賬號。更直接的則是,自己穿上“馬甲”赤膊上陣,炮制和散布假新聞誤導輿論。花樣之多,堪稱世界之最。

      “我不想聽的,你不許說;我不想答的,你也別問”——翻開美國歷史,比憲法第一修正案中“新聞自由”更醒目的,是歷屆美國政府在控制媒體上的一脈相承。上世紀40年代,以“戰時管制”之名,他們組織團隊對所有往來于美國的廣播和電報進行審查,50年代“麥卡錫主義”盛行,大批記者作家遭到迫害,隨后70年代反戰人士和黑人人權運動被鉗制,及至當下,如一位調查記者馬特·塔伊比所言“(政府)正在變得越來越激進”。

      粗暴打壓媒體、限制新聞自由,美國自我標榜的“燈塔”早已熄滅。但可笑的是,這些年來,他們還一直滿世界轉悠,洋洋自得地兜售那套“自由之光”,以期將之作為操縱輿論的工具。不知他們是否清楚,世界早已看透了這“皇帝的新裝”。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員 田聞之

      編輯 湯華臻

      標簽: 新聞自由 新聞發布 子彈擊中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