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宗媛媛 莫凡
【資料圖】
進入1月,北京各大冰場相繼開放。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發布安全風險提示,提醒市民前往正規冰場游玩,禁止“滑野冰”等危險行為。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 仍有不少人涉險“滑野冰”。一些看似結實的冰面,實則危機四伏。一旦落水,后果不堪設想。
地點:南沙河
離活水不到50米 大人小孩還在玩
京藏高速東北側的一段南沙河,已經大面積結冰。下午3點,很多人把車停在河北側的安濟橋路后,翻越石制護欄,再沿著土坡往下走,來到冰面上“撒歡兒”。
放眼望去,冰面上玩冰車的人不在少數。一個小馬扎、兩根滑雪杖,就可以在冰面上肆意地滑來滑去。還有家長讓孩子躺在雪橇上,自己在前面拉著繩子跑。記者觀察發現,除了自備的冰車和雪橇外,還有一些裝備是現場租來的,價格為50元不限時。
與正規冰場相比,這里的冰場處在開放狀態,并沒有監管人員,出租冰車雪橇也純屬個人行為。盡管人們玩得很歡樂,但冰上處處潛藏危險 。此時氣溫在3攝氏度,陽光也很充足,兩片冰面已經明顯出現融化的痕跡,泛出兩大灘水。
就在離水不遠的地方,始終有很多人在游玩嬉戲。除了滑冰,還有人拿起錐子玩起了冰雕。他們先把表面冰層鑿開,再用鑿下來的碎冰堆成不同的形狀。這里的冰層厚度能否經得住這樣鑿來鑿去?著實讓人捏一把汗。
河水到底有多深?記者詢問了多名滑冰者,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樣。有人說這河很淺,也有人說可能有兩三米。據了解, 大多數人并不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對這條河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只是經朋友推薦才來這里“滑野冰”。
記者觀察發現,大部分游玩的人都聚集在河面較為寬敞的區域。而向西南方向走,河的寬度會越來越窄,冰面也顯得越來越不結實 。臨近京藏高速高架橋的位置,河流甚至還有活水,水流速度也并不慢。就在距離活水大約不到50米遠的冰面上,還有一家人不顧危險正在玩耍。
地點:亮馬河
冰窟窿隨處可見 水邊緣嬉戲玩鬧
“這下面能滑冰嗎?”“應該能吧,那么多人都在玩呢!”下午4點,一對父女來到位于東三環西側的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觀望片刻后,兩人從岸邊跳下來,穿過密密麻麻的人群,朝冰面中央走去。
“來個冰車吧,單人雙人的都有。”距離河岸不遠處,兩三個胸前掛著支付二維碼的小販正賣力吆喝著,十多個簡易冰車很快被租出去。在他們身旁,一個小男孩正拿著棍子不停鑿冰,腳下儼然已經化出一攤水。
“這冰有多厚呀?感覺有些地方還能看見水。”面對記者的質疑,小販連忙說,“這兒只是中午曬過,表面薄薄一層(化了),您別去橋底下和河邊就行,那里不太結實,其他地方都沒問題。”
不過,記者在橋附近發現,很多人滑著冰車從橋下通過,周圍并未有人勸阻。在橋東側, 垂釣者鑿出的圓形冰窟窿隨處可見,很多路人出于好奇上前一探究竟,還有孩子故意繞著水邊緣嬉戲打鬧,甚至把腳伸到冰窟窿里。
“快過來,別到那兒,當心掉下去!”一個年輕媽媽見兒子湊近冰窟窿,趕緊將他拉走,而有些“心大”的家長,則帶著孩子一起在冰窟窿旁玩得不亦樂乎。
“6點鐘上游要放水,請大家注意安全,及時撤離。”4點半左右,兩名身著物業工作服的工作人員來到冰面中央,用大喇叭對著人群高聲提醒。見無人理會,兩名工作人員無奈離開。
記者追過去確認, 兩名工作人員無奈地說,“其實不敢放水,我們也是沒辦法,按道理這里是不讓下來的,人太多攔不住,你看邊上都裂了。”
工作人員走后不久,一名女子突然驚呼,正往河邊走去的她不小心腳下一空,險些落入化了的冰水里。 河岸上,“水深危險,請勿靠近”的警示牌赫然矗立。
沿著河道繼續向東,記者發現冰面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水面,但滑冰的人們似乎并不在意。暮色降臨,又有人帶著裝備走下河道。
地點: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湖面沒燈一片黑 有危險也看不見
下午5點,記者來到了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北區。從西門主入口進入,往前走幾步,臺階下方就是一大片湖區,湖面已經結冰。
進公園前,記者看到兩塊警示牌。其中一塊以圖畫的形式寫明了園內禁止滑冰,另一塊則用文字寫著:“河道冰面禁止滑冰,謹防溺水。請廣大游客文明游園,增強防溺水安全意識,家長要看護好自己的孩子。”警示牌的旁邊還有一個入園須知牌,上面也明確寫道:“不要在公園內游泳、滑冰,不要在河邊打鬧嬉戲。”
園內的湖邊,警示牌依然不少。除了有禁止滑冰的勸告,還有一個牌子特意標注了“此區域水深,請注意安全”。但層層警示依然擋不住游客上冰的行為。天色漸暗,仍有家長帶著孩子在冰上玩耍,有的孩子穿著冰鞋,在家長的指導下練習滑冰,還有一個小男孩索性在冰上玩起了滑板。
湖水雖然已經凍上,但冰面的厚度并不一致。越靠近岸邊的位置,冰面看起來越不結實。靠近南側岸邊的位置,冰面上還有很大的裂紋。東側岸邊附近的冰層則有些發白。
半個小時的時間里,記者并未看到巡邏監管的人員。到了5點半左右,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湖的周邊沒有任何燈光,只能通過黑色的人影判斷出冰面上仍有少量人在游玩。因為湖面很大,還在玩的這幾撥人相互距離很遠,即便有人意外落水,其他人也很難看到,更談不上及時施救。
5點40分,記者看到一名保安騎著電動車在周邊巡邏。對方稱, 平時是有人在周邊巡邏的,剛才可能恰好不在。對于游客上冰的行為,園方是嚴令禁止的,但有些游客不聽勸告,他們也很難辦。“這里的湖水有6米深,很危險。冰面也沒有人專門養護,建議游客想要滑冰還是去正規的冰場。”
地點:馬家灣濕地公園
橋下曾多人落水 冰上仍涉險滑行
東五環外,不少人將車停在化工橋下的馬路旁,從西門進入馬家灣濕地公園“滑野冰”。入口處,由豆各莊鄉河長辦給出的溫馨提示格外醒目:“此處水深危險,請勿靠近、游泳、滑冰、釣魚、排污、亂倒垃圾。珍愛生命,注意安全。”
然而,藍底白字的牌子背后,不斷有人從河道旁的斜坡進入冰面。沿著河道向東,記者在冰面上看到多處裂痕。其間,還有人蹲下身來,用帶有金屬尖頭的手杖不停地鑿冰,直到鑿出水來才罷休。天色漸晚,這些冰窟窿若隱若現,在冰面上嬉戲的人們很難分辨。
來到梧桐灣小區附近的橋下, 記者發現冰面有大面積融化的痕跡。在光線的映照下,還能看到明晃晃的一汪水。即便如此,依然有人滑著冰車從橋下穿過。
“別往那兒去,前些天都掉下去幾個人了!”橋東側,有人沖著這邊大聲喊道。記者從一段視頻中了解到,一周前,兩名男子正是在橋下落水。危急時刻,他們在水中拼命掙扎呼救,整個身子幾乎全都陷在冰面以下。萬幸的是,有熱心路人用長木棍將二人拉出來,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為什么同樣是冰面,安全程度卻天差地別?事實上,正規冰場并非簡單靠天吃飯,而是有著一整套嚴格的管理流程。以陶然亭公園為例,冰場內安裝監控探頭50個,人員配備對講機35部,確保遇到突發事件能夠第一時間到現場管理疏導。此外, 專職測冰員每天3次填寫測冰記錄,由公園安全應急科、派出所進行監測。每日冰場關閉后,還會安排專人負責冰面的維護保養,及時修補冰裂,做好冰面清掃、澆水等整理工作,保持冰面平整光滑。
相比之下, 野冰由于無人維護,缺乏安全保障設施和安全員監管,冰面往往薄厚不均或有裂縫,很難保證冰面厚度達到不低于15厘米的要求,因此險象環生。
- 全球百事通!調查|遍地冰窟窿,落水風險大,請遠離險象環生的“野冰”
- 看熱訊:4小時沉浸式體驗!法海寺壁畫藝術館即將開放,多圖搶先看
- 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公布,降幅明顯收窄
- 焦點觀察:國網寧城縣供電公司:開展新年后首次帶電作業
- 天天亮點!總投資280億元 南京市江寧區41個重大產業項目開工
- 天天百事通!別罵了,他老婆都哭了
- 世界熱點!周星馳:20年了,我不敢再想她
- 全球今頭條!動漫頭像|夏日重現|波稻 第2期
- 世界速訊:假面騎士Geats即將發售的SHF展會圖公開,白倉科普異類W原設定
- 看熱訊:假面騎士W:風都偵探沉浸式劇本解謎活動 限定周邊公開,你最喜歡哪一個?
- 全球短訊!2022年度“莽原文學獎”揭曉
- 環球微頭條丨2023年河南餐飲修煉內功直面“倒春寒” 穩中求變迎接“新春天”
- 天天速看:河南20種新冠防治藥臨時納入醫保支付 支付期至今年3月31日
- 環球快資訊:助推消費回暖 金融機構密集出招
- 環球即時看!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提高碳排放數據質量
- 天天速遞!景區商圈人氣旺:元旦假期消費回暖 復蘇明顯
- 天天熱訊:焦作和洛陽景區憑身份證門票互免
- 支持實體經濟 2022年銀行業交出這份成績單
- 天天新資訊:我國科學家發現長著恐龍頭骨的白堊紀鳥類
- 天天看點:元旦假期廣東旅游市場升溫 汕頭湛江平替三亞
- 高鐵建設再添新利器
- 天天快資訊:啥情況?2022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再創新高 他們都去哪了?
- 最資訊丨北京環球度假區年卡12日開售 首次推兩種類別
- 世界視點!元旦小長假期間 國鐵集團鄭州局累計發送旅客79.9萬人次
- 環球熱訊:一江兩屏 南湖北河 沿江布局 湖城相依 武鄂黃黃規劃建設綱要大綱出爐
- “元旦節”成都文旅市場復蘇態勢良好,迎來“開門紅”
- 科普:新冠變異株奧密克戎亞型XBB更危險嗎
- 武漢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創新高
- 當前信息:營商環境“優”無止境!專家寄語四川營商環境建設新未來
- 【世界獨家】1月5日起中國旅客入境澳洲須提供48h核酸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