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熱推薦:全面復工復產!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迎來新節點

      發稿時間:2022-12-29 10:56:07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鹿楊 潘之望

      經過近15個小時的奮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02標首段結構混凝土于近日澆筑完成,這也標志著整個樞紐工程迎來首段結構封頂。當前,該標段已全面復工復產,近900名建設者堅守在崗,為確保2024年竣工打下基礎。

      作為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是京唐鐵路、京濱鐵路、城際鐵路聯絡線及北京市中心城區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市郊列車的重要車站。記者在現場看到,正在施工中的交通樞紐猶如一座龐大的地下城,鋼筋水泥從深處生長出來。

      “超深、超大、超長是這一地下工程的顯著特點。”北京城建集團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常務副經理南貴仁介紹,該工程整體為地下3層結構,站臺規模8臺14線,總建筑規模約128萬平方米,總土方開挖量約1300萬立方米。

      如此巨大的地下空間靠什么支撐?南貴仁引領記者來到了工程最深處——地下37米處,巨大的鋼柱以不同的密度排列,地下空間結構瞬時在眼前展現出來。“整個地下結構就是由這近1000根鋼柱支撐起來的。”南貴仁說,以結構最為復雜的軌行區為例,這里的鋼柱總長度約40米,其中最重的達90噸,最輕也超過了60噸。

      1000根鋼柱對于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的意義非凡,它們是進行蓋挖逆作法施工的前提。記者了解到,由于項目基坑緊鄰京哈鐵路,最近處挖土區域離軌道僅有36米,為了保證京哈鐵路正常運行不受擾動,蓋挖逆作法便成為了項目選取的一種最合適卻難度頗大的施工方法。“蓋挖逆作法如同先將圖釘按在土地上,再一點點掏出圖釘下面的土,這一枚枚圖釘就是我們看到的鋼柱。”南貴仁解釋。

      2020年8月,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開始進行結構施工,歷時2年多,終于迎來首個流水段結構封頂。“待到明年上半年,新的挑戰即將到來。”南貴仁指向前方說,“新的挑戰就是屋蓋施工。”

      屋蓋的形態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猶如“船帆”,其下方還設計有向上凸起的“采光泡泡”,能夠平衡冷熱負荷,合理控制室內光熱環境。經測算,采用該設計每年可減少熱負荷520萬千瓦時,相當于3200臺家用空調的夏季制冷量。

      京帆屋蓋效果圖

      按照計劃,02標段將于春節前完成結構施工的80%。 建成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可實現城市副中心1小時直達雄安新區、35分鐘直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15分鐘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標簽: 交通樞紐 北京城市 新的挑戰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