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百事通!賣斷貨的電解質水,對新冠發燒有用嗎?

      發稿時間:2022-12-23 21:15:55 來源: 北京日報

      這段時間,與退燒藥、抗原試劑相比,一些食品也登上熱銷榜,電解質水就是其中之一。


      【資料圖】

      不少人看到各種“經驗帖”都提到,電解水是發燒必備,于是瘋狂囤積,多個電商平臺的電解水等產品被搶斷貨。

      發燒一定要喝電解質水嗎?《生命時報》采訪專家,告訴你電解質水的真正作用,并教你幾招科學補“水”。

      受訪專家:中國營養學會運動營養分會秘書長 艾華

      電解質水是種什么水?

      電解質作為一種在水中解離出的帶電粒子物質,包括鉀、鈉、鈣、鎂等離子。人的體液主要成分是水,其次就是電解質。

      正常情況下,人體通過自我調節,包括水分、離子濃度、酸堿度和滲透壓的內環境保持動態平衡。一旦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細胞功能就會受影響,誘發疾病,比如:

      鈉代謝紊亂會出現乏力、煩躁、肌肉酸痛等癥狀;

      鉀代謝紊亂會造成口渴、惡心等癥狀;

      鈣代謝紊亂會出現反應遲鈍、手足抽搐等癥狀;

      鎂代謝紊亂會出現眩暈、肌肉痙攣等癥狀。

      如果電解質紊亂嚴重,還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3種情形才適合補電解質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一般治療”提到: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

      此外,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預防指南:膳食營養臨時指南》也指出:適量補充一定量電解質的飲用水。

      從之前出現在運動場景,到如今躍入不少人“陽”后的必備清單,電解質水成功“破圈兒”。之所以爆火,主要是電解質水的作用被夸大或誤解。

      結合中國營養學會飲水與健康分會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電解質平衡與健康聯合提示》,推薦以下3種情況補充電解質:

      發熱、嘔吐、腹瀉時

      發熱:持續發熱或高熱時,可能會因為大量排汗而造成電解質紊亂,常見的是低鈉、低鉀、低鈣。

      由于不少新冠患者大多有高燒癥狀,身體會大量出汗,造成電解質流失,適量補充電解質,有利于身體恢復。

      但是,電解質水對新冠沒有預防作用。

      孕吐:孕婦在孕早期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早孕反應。如果出現嚴重的嘔吐,甚至不能正常飲食,會引起鉀、鈉等無機鹽攝入過少,從而導致電解質紊亂。

      孕期如出現劇烈孕吐、不能進食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并在專業人員的評估和指導下補充電解質。

      飲酒后引發嘔吐:飲酒后發生的嘔吐,會使人體流失電解質,加重酒精對心肌功能的影響。酗酒也可能間接引起腎臟疾病及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

      腹瀉:腹瀉時會丟失較多的水分以及電解質,可能出現脫水并伴隨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充電解質。

      高強度身體活動、高溫環境作業時

      機體主要通過大量排汗散熱來調節體溫,隨著汗液大量蒸發會出現水和電解質的流失。

      如果單純補充大量水分而沒有補充電解質,可能出現電解質紊亂,嚴重時甚至引起水中毒,危及生命。

      研究表明,在長時間運動的前、中、后通過適量飲用電解質水等方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以改善人體的水合狀態及維持電解質平衡,有助于運動表現的提高及疲勞的恢復。

      某些疾病補電解質需慎重

      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慢性心力衰竭、內分泌疾病等相關疾病情況下,患者可能會因身體機能受損發生電解質紊亂。

      對于上述疾病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評估和指導下合理糾正電解質紊亂。

      根據出汗量選電解質飲料

      平時健身人群高強度運動后喝的電解質飲料,也屬于電解質水的一種形式。根據《飲料通則》,電解質飲料指的是添加機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及其他營養成分,能為機體補充新陳代謝消耗的電解質、水分的制品。

      從功能上看,它與運動飲料很相似。運動飲料有嚴格的國家標準,鈉的濃度在50~1200毫克/升,鉀的濃度在50~250毫克/升,只適合體能消耗高的人飲用。

      目前電解質飲料還沒有國家統一標準,廠家可以自由增減各種成分,設計出面向不同人群的產品,因此市面上的電解質飲料種類繁多,購買時應按需挑選:

      出汗量大

      專業運動員、消防員等出汗量大的人群,應補充含有一定量鈉的電解質飲料。

      劇烈運動、長時間勞作后,如果因為天氣寒冷等原因未大量出汗,就不適宜補鈉,否則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出汗量小

      電解質飲料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鈉和鉀,有些產品還額外增添鋅、氯、維生素等。

      如果出汗量小,比如洗澡、散步、做家務等輕微活動,并不需要喝電解質水,普通礦泉水就夠了。

      需要注意的是,患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不適合喝含鈉的電解質飲料;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鈉和糖的攝入,盡量避免喝電解質飲料。

      補電解質還有幾種途徑

      電解質水不能作為日常飲水來喝,否則打破機體內環境平衡,攝入過多鈉、鉀等元素,反而增加身體負擔。

      如果沒有大量出汗,或嚴重的食欲不振,就沒必要喝電解質水。以下幾種途徑同樣可以補充電解質:

      食補

      很多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可有效補充電解質。

      香蕉、菠菜:增加鉀離子攝入;

      牛奶、豆制品、魚蝦:增加鈣離子的攝入;

      深綠色葉菜、堅果:補充鎂離子等。

      補液鹽

      一種低滲透液,可以被小腸吸收,改善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市面上常見的補液鹽有口服補液鹽I、II和III,更推薦使用低滲的口服補液鹽III作為首選。

      一般來說,服用補液鹽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每天總補液量不宜超過1000毫升。

      服用補液鹽后癥狀進一步加重,出現嘔吐劇烈、無尿、腹脹、脫水程度加重等,都應馬上就醫。

      自制電解質水

      加入少量鹽、少量糖兌水,濃度依據自己的口感調配,前提是不能太咸。

      來源 生命時報

      編輯 實習編輯 高悅

      標簽: 電解質紊亂 可能出現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