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雙風輪突破風能捕捉效率瓶頸,“賽瑞號”風電機組整機下線

      發稿時間:2022-10-30 21:16:36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語涵

      一排排白色風電機依靠巨大的風輪轉動獲取新能源,這樣的風電站已經在我國多地建設。而為了實現更高效率地捕捉風能,風力發電機正進行排布兩個風輪的創新嘗試。10月30日,由中國華能集團牽頭研制的2.7兆瓦串列式雙風輪風電機組“賽瑞號”在北京未來科學城舉辦整機下線儀式。“賽瑞號”機組打破常規,采用緊湊型串列式雙風輪,首次實現風能多級葉輪協同捕能、高效梯次利用的世界性難題,解決了長期制約風電機組的風能捕獲效率低、葉片尺寸過大等瓶頸,為風電行業趟出一條新賽道。

      “賽瑞號”風電機組下線儀式現場。華能清能院供圖

      下線儀式現場,來自中國華能集團的技術專家向參會嘉賓們展示介紹了創新設計的“賽瑞號”。與傳統所見的單風輪風機不同,“賽瑞號”在風機的頂部前后平行排布了兩個可轉動的風輪。為何要這樣設計? 項目負責人,華能清能院副院長郭小江告訴記者,這是因為傳統單風輪風電機組的風能捕獲效率已逼近理論極限,進一步提升的難度和代價極大。對于單風輪電機組來說,擴大葉片尺寸成為提升捕能效率的主要方式。近年來,風電機組葉片尺寸急劇擴大,全球最大的風機風輪直徑已超260米,單支葉片制造成本高達700萬元以上,對風電機組設計、施工和造價帶來嚴重挑戰。

      “單風輪已逼近極限的情況下,雙風輪成為一個新的探索方向,這也是借鑒了傳統火電、水電等發電技術成熟的多級利用理念。”這位負責人進一步解釋,“利用前后風輪協同,后面的風輪可以吸收第一個風輪后方氣流的剩余能量,實現風能的梯次利用,顯著提高風能系統綜合利用率,從而突破風能捕獲效率極限。”

      與傳統風電機組相比,雙風輪機組可實現單機成本降低10%,風能利用率提高15%,風機葉輪尺寸縮小近一半、額定功率下等效單位掃風面積風能捕獲功率提升至原來的2倍左右。經測算,在同樣面積的風電場,雙風輪機組的使用,可將機位數和發電量大幅提升50%以上,大幅節省國土資源。同時,新機組對材料、制造、運輸、安裝、運維的要求更低,成本也隨之降低,應用前景極為廣闊。

      據悉,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承擔了“新型高效風能轉換裝置關鍵技術研究”這一國家重點研發專項。項目于2020年11月開始啟動,周期為3年。目前,研發團隊已完全掌握了雙風輪仿真分析、設計優化、制造測試等核心關鍵技術,短短兩年建立了擁有超百項國家發明專利的知識產權體系,將我國風力發電技術從跟跑轉化為在新賽道上的領跑。據了解,“賽瑞號”將于2022年底在華能吉林通榆“鄉村振興”風電場并網發電。

      標簽: 中國華能 關鍵技術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