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快消息!在傳承創新中展現非遺光彩

      發稿時間:2023-02-08 18:27:18 來源: 中國網創新中國


      (資料圖)

      數量眾多的非遺項目,展現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珍貴財富,有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創新中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向世界傳播中國獨特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追求

      2022年11月29日,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從2001年5月中國昆曲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起,如今,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數量居世界第一。我國為保護和傳承世界文明記憶做出了極大努力,成果卓著。

      非遺的傳承發展離不開學、授、用、產、研等方面的系統性保護,這也是非遺進行活態傳承的必要條件。比如,在內蒙古呼倫貝爾,鄂溫克族手工技藝非遺傳承人烏仁母女依托工作室,帶動周圍人學習非遺技藝,每年產生經濟效益100多萬元,在傳承弘揚技藝的同時讓當地不少群眾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不僅如此,她們還把非遺項目帶進當地的中小學課堂,把自己的作品帶到各地參加展覽,讓更多人看到非遺的光彩。從這個角度來看,做好非遺的保護傳承,不僅是對我國各地區各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同時也為提升低收入群體的就業能力開辟了重要途徑,更好服務我國現代化建設。

      在不斷推進非遺項目全方位、立體化、覆蓋式的保護工作中,非遺的時代性、教育性等功能也得以發揮,讓人們得以更好感受非遺如何在當今社會發揮作用,助力講好中國故事。通過對傳統技藝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非遺得以融入現代生活、展現當代價值,更好地擁抱新生活、新時代。?同時,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才能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數量眾多的非遺項目,展現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珍貴財富,有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創新中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向世界傳播中國獨特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追求。

      (作者崔玲玲為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藝術教育中心教師)

      《人民日報》(2023年02月08日第11版)

      (責任編輯:張家華)

      標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文化資源 豐富多彩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