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即時看!中國高科技領域持續創新突破
發稿時間:2022-12-05 16:11:25 來源: 中國網創新中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太空勝利“會師”;卡塔爾世界杯,“中國制造”的體育場館設施科技感十足;中國創新者2021年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全球主要產品和服務中,中國企業13個品類高科技產品中的市場份額擴大……最近,中國高科技領域捷報頻傳,在全球高科技領域存在感不斷增強,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創新突破不斷涌現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和神舟十四號實現了交會對接,3名航天員隨后從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成功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會師”。海外媒體紛紛在第一時間跟進報道發射實況,稱贊中國航天事業取得新突破。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此次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棒。報道指出,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此外,中國在月球和火星上都實現了機器人漫游車著陸。報道援引國際宇航聯合會執行主任克里斯汀·費奇廷格的話表示,全球都密切關注中國在航天領域日益提升的實力。法國《世界報》報道稱,中國已躋身世界科學大國行列。中國在太空領域的科技力量最為突出。西班牙《先鋒報》報道稱,中國是科技強國,并且持續在科技領域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卡塔爾世界杯精彩的足球賽事引發全球狂歡,體育設施的高科技含量同樣“吸睛”。此次世界杯的主要場館——盧塞爾體育場就出自“中國制造”的“手筆”。卡塔爾《半島報》日前發文稱,盧塞爾體育場是卡塔爾世界杯“皇冠上的明珠”。文章特別指出,盧塞爾體育場不久前獲得“全球可持續性發展評估系統”五星評級。盧塞爾體育場可持續性特征最突出之處是場館的屋頂,它由最先進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可使體育場免受熱風侵襲,防止灰塵進入,并為球場提供足夠的光照,同時也為之遮蔭。另一可持續性特征體現在體育場內運行的節水系統,相比傳統球場可多節水40%。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前,日本經濟新聞社以2021年全球經濟活動中56個重要品類的最終產品、服務、核心零部件和材料為對象,進行“主要產品和服務市場份額調查”,涉及各品類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企業。調查結果顯示,在電動汽車、智能手機等最終產品以及零部件等28種主要高科技產品中,中國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的品類達13個。報道稱,在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高的背景下,全球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再次凸顯。多重因素合力促成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91%增長到2.44%;中國政府2021年的科技創新支出超過1.07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92.2%;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過去10年間,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巨大投入和顯著成效,引發外媒熱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面投入,是中國高科技不斷取得創新成果的重要原因。阿根廷“亞洲報道”網站指出,過去10年,中國政府和產業界都格外注重創新發展,以科技創新作為可持續增長的引擎。在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的背景下,中國產業升級取得重大進展,從以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導向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自主創新型產業轉變。這種轉變啟動了新的增長引擎。彭博新聞社網站刊文稱,中國為推動工業技術和制造業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今年前10個月,高科技制造業的投資增長了23%以上,遠高于對其他行業的投入。在電氣和電信設備等領域,投資增長了近30%。總體的研發投入也在增加。11月21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專利、商標和外觀設計的知識產權申請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多,接近全球專利申請量的一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在研發工作和人才培養上的高額投資、戰略規劃制定、國家層面的關切以及巨大的國內市場,這些都是中國在科技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肯尼亞《星報》網站報道稱,如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科技人才庫。中國高等院校為重大國家戰略服務的能力繼續增強。他們獲得了中國超過六成的科學和技術獎。此外,他們還承擔了中國60%以上的國家基礎研究任務、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華爾街日報》發布數據稱,在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排名中,中國大學的研究成果和數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飆升。《科學計量學》雜志研究發現,中國在領先世界“高影響力”研究科研產出方面獨占鰲頭。報道稱,中國科研水平的提升是國內高強度科研投入的結果。成果不斷惠及世界在高科技創新領域,中國堅持擴大開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新格局。目前,中國與161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簽署了115項政府間科技合作協議,參加200余個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中國科技創新成果正不斷惠及世界。肯尼亞《人民報》援引專家評論表示,“中國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同時堅持擴大開放,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推動力。葡萄牙《公眾》日報網站近日刊文稱,中國是綠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壓倒性的影響力。正如哈佛大學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所說:“事實是,中國是各種綠色科技的世界領先制造國和出口國。它是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供應國,市場份額為40%;其在風力渦輪機市場中的份額為40%;在綠色氫能市場中的份額為35%。中國還供應著全球約80%的太陽能電池板。”西班牙《理性報》刊文稱,近年來,西中兩國科技合作不斷推進,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密切,為雙方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得益于中國雄心勃勃的清潔能源發展目標和不斷加快的對外開放步伐,包括西班牙企業在內的各國新能源企業從中覓得新機,合作前景廣闊。文章指出,中國高度重視科技進步與發展,積極擴大與世界各國高技術企業的合作,各國企業通過經驗交流和互補合作,實現了互利共贏。芬蘭《赫爾辛基時報》報道稱,中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并在許多方面助力了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太空探索。菲律賓《馬尼拉時報》報道稱,中國具備強大的工業產能和超凡的科技實力,是菲律賓加速經濟發展道路上重要的合作伙伴。摩洛哥《挑戰者周刊》報道稱,未來,非中科技務實合作將繼續不斷發展,更好地滿足地區人民的需求。“中國在高新技術研發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人才和資金實力,將為科技領域的南南合作創造更多機遇。”
(責任編輯:張家華)
- 環球即時看!中國高科技領域持續創新突破
- 當前快看:第19屆衢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舉行終評
- 成都圖書館“閱讀+” 探索構建城市閱讀“風景線”
- 北京:國家植物園南園12月3日起暫停開放
- 全球快報:甘孜州道孚縣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 世界關注:浙江省十里坪監獄:青年民警勇擒撬車歹徒
- 北京市空氣質量全面達標背后,有這些創新性科研成果在支撐
- 殘疾小伙開網店日銷200箱秋月梨 幾年轉遍周圍果園
- 環球精選!瀘州大渡口鎮:茶酒旅深度融合 繪出鄉村旅游新場景
- 快訊:江西全域水庫自動測報覆蓋率已達92%
- 航天新征程|往返天地間
- 天天滾動:云南高原湖泊治理保護更科學
- 即時焦點:全球超10億人有精神疾病 精神衛生人才“缺口”引關注
- 全球微頭條丨油價或迎下半年最大跌幅 92號汽油或重回“7元時代”
- 視焦點訊!3D打印技術讓衛星更有“內涵”
- 媒體辟謠鄭州會展中心方艙清零:該消息是假的
- 非遺傳承人和他的“銀匠村”
- 全球頭條:國家衛健委:31省份昨日新增本土“4247+25477”
- 天天快消息!僅靠一張膜就讓牛奶更有營養
- 詩歌時刻丨蔣郁相:我得泡上幾壺春秋,漸次把時光煮沸
- 天天新消息丨再讀《論語》|“君召使擯”一則詳解
- 今日訊!國際志愿者日,這群“紅巷苗苗”結業了
- 張蘭直播疑喊話大S經紀人 質問對方稅務問題
- 黃曉明找了個像AB的網紅?
- 全球要聞:張蘭,對韭當割!
- 朱一龍混不好娛樂圈
- 環球焦點!范瑋琪爸爸失足跌倒 送醫搶救后宣告不治
- 環球快消息!蘇州高鐵新城6家企業獲評 實現省級專精特新“零突破”
- 【低技術力自制】孤獨搖滾1920×1080壁紙
- 天天熱頭條丨【DD日報】『12.4』EOE組合3D新衣特別晚會;P家二周年24小時接力直播
延伸閱讀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