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每日快播:破解中藥材加工行業難題 湖北省新增18種中藥材 可在產地趁鮮切制

      發稿時間:2023-03-29 09:22:36 來源: 湖北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23日,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玄參、杜仲、靈芝等18種中藥材加入《湖北省產地加工(趁鮮切制)中藥材品種目錄》,今后這些中藥材可在產地趁鮮切制,此舉可緩解中藥材加工過程中因“二次浸潤”、切制,導致藥物有效成分流失和損耗增大等行業難題。

      據悉,除了《中國藥典》規定的69個可以趁鮮加工的中藥材品種外,其余藥材都要在場地曬干后運到飲片廠再加工,必須經過水潤甚至浸泡才切得動,易導致藥物有效成分流失。此外,飲片廠大都集中在城市和縣以上單位,藥材在運輸過程中極易出現發霉、腐爛、變質等損耗。而增加中藥材產地趁鮮切制品種,不但解決了這些行業難題,還可減少運費、時間成本,藥材質量也更穩定。

      2022年3月,在69種“國標”藥材之外,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湖北道地中藥材及大宗地產中藥材為主,將川牛膝、天麻、木瓜、白及、白茅根、陳皮、黃連等7個品種納入目錄。今年3月23日,又增補了玄參、杜仲、靈芝等18種中藥材進入目錄,鼓勵我省藥品生產企業在省內道地中藥材產地或大宗地產中藥材產地自收自制,或與產地中藥材種植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開辦產地加工企業,加工目錄所列鮮切藥材品種。

      “過去,中藥質量監管重點在中藥生產企業;如今,我們將中藥材種植、采收、產地加工等過程納入藥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可從源頭上管控中藥材質量。”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生產監管處羅超說,此舉既能幫種植戶更好實現經濟效益,也利于提高中藥材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湖北日報記者曾莉、通訊員沈均)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