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世界看點:栓Q、嘴替、退!退!退!2022年第一份“十大流行語”榜單出爐

      發稿時間:2022-12-09 07:01:02 來源: 騰訊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到年末,盤點流行語、回眸過往一年的“語文面孔”,成為人們回顧一年的標志性事件之一。12月8日,上海《語言文字周報》編輯部率先發布2022年“十大網絡流行語”“十大網絡熱議語”兩大榜單。“栓Q(我真的會謝、聽我說謝謝你)”名列“十大網絡流行語”之首,“十大網絡熱議語”包括冰墩墩(冬奧會)、二十大、中國式現代化等。

      2022年“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中,本年度新出現的詞語占一半以上,展現出大眾極強的語文創造力——“栓Q”“退!退!退!” “CPU/KTV/PPT/ICU”(“PUA”在2022年的幾種新表達方式)無不包含著自主創造的草根精神,以充滿個性的方式表達對不同現實境況的態度。老詞“團長/團”在一段時間內的高頻熱用,與疫情封控下的生活現實分不開;2020年就已誕生的“小鎮做題家”在2022年的風行,也與社會熱點事件緊密相連。在大眾的創造性運用下,“大冤種”從東北方言進入普通話。2022年的“十大網絡流行語”,基于現實,延續著過往的流行,也創造了新的流行。

      今年是《語言文字周報》編輯部舉辦流行語評選活動的第4年。“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經過讀者推薦、網絡海選和專家評議三個階段。征集階段,讀者共推薦800余條流行語候選條目。編輯部根據流行度和熱度高低,遴選出35條進行網絡海選。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北京大學、北師大、復旦大學、華東師大、上海師大、浙江大學、浙江師大、杭州師大、浙江科技學院等機構院校的專家學者參與評議。

      《語言文字周報》編輯部主張,年度語言盤點應注意區分“流行語”與“新聞熱詞”“關鍵詞”等概念,也即用來交流、被運用的流行語和作為被討論對象的熱議語。2021年,編輯部首度推出“十大網絡熱議語”榜單。今年,“十大網絡熱議語”在條目征集階段同樣收到超過500條讀者提名。編輯部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自主遴選和結合專家視點的基礎上,推出對語言事實給予基本尊重的“十大網絡熱議語”榜單。這一榜單與“十大流行語”榜單既相互區別,又有所聯系,力求更全面地記錄和回顧2022年的語言生活。

      上海市語文學會理事、《語言文字周報》執行主編楊林成把流行語評選比作年終歲尾的一場“語文民主生活會”,“流行語的創造和使用主體都是活生生的普羅大眾,每個使用者都有發言權。如果僅從專家視角‘居高臨下’進行審視和評點,語言盤點很可能會脫離語言事實的本來面貌。注重流行、事實和整全性是這份榜單的基本原則。”

      “流行語就像社會方言,一方面具有社會性,另一方面尚未完全進入規范語。”在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常務副主任、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陳昌來看來,流行語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是社會生活和社會心態在語言層面的反映,同時,受互聯網發展和疫情環境影響,語言生活愈發呈現空間和時間上的間接性特點,“交流雙方可能不在同一個現場,交流時間也不連貫”。

      復旦大學現代語言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史濛輝從青年角度認知流行語,“今年的部分流行語一方面反映了青年群體的某種焦慮,另一方面也是情緒釋放的方式”。上海師范大學語言學博士研究生車飛認為,當網絡語言生活化,在流行語的競爭中,重新定義了雅與俗。

      今年,除了線上征集,《語言文字周報》編輯部還走到上海街頭對市民進行流行語的調研、采訪。在街采中,既有脫口而出“退!退!退!”的小學生,也有表示“盡量避免使用流行語”的年輕人,從中折射出頗有意趣的語言使用狀態。而在流行語的網絡評選中,除上榜條目外,“心巴”“炫”“這人能處”“挖野菜”等詞條的流行熱度也頗高。

      標簽: 栓Q、嘴替、退退退2022年第一份十大流行語榜單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