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之研究
2020年第113期
總第一一三期
【資料圖】
淺讀國學《易傭》(卷三·泰卦)? ? ? ? ? ? ? ? ? ? ? ? ? ??
易傭卷之三
(卦畫)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來,吉亨。①
否泰二卦,以乾坤交不交為義②,而皆以乾為主。何則?陰從陽者也,其進而交于乾也,實乾求之;若乾亢而不下,則尊卑隔絕,坤雖欲進,而其道無由③。至于陰陽之消長亦然。陽得其道,綱維④不失,陰無由而攬其權也。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⑤
“陽始于復而至于泰,泰而后為大壯,大壯而后為夬。泰之世,不若大壯與夬之世,小人愈衰而君子愈盛也。然而圣人獨安夫泰者,以為世之小人不可勝盡,必欲迫而逐之,使之窮而無歸,其勢必至于爭,爭則勝負之勢未有決焉,故獨安夫泰。使君子居中,常制其命;而小人在外,不為無措。然后君子之患無由而起,此泰之所以為最安也。⑥”
陰陽各亢其位,則群生⑦之氣不通矣。泰為乾坤之交,故道昌而物茁。
人生于寅⑧,不是到寅會方生人;寅是天地交泰之會⑨,人得天地正交⑩之氣以生,所以謂之“三才”。若萬物,則皆天地之余氣、偏氣?所生耳。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裁成天地之道’,若置閏定時,掘地決川、烈焚山澤之類,加人力以裁成之也。‘輔相天地之宜’,若賓日餞月,順四時之序而平秩之,順十有二土之宜而蕃毓之之類,順其所宜而輔相之也。?”物至于泰,極矣!不可以有加矣!故因天地之道而裁成之,即天地之宜而輔相之,使不入于否而已。
【注釋】①泰卦卦辭原文。
②《上經》始乾天坤地,終坎水離火,而以否泰為樞紐。地天泰“坤上乾下”,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感,上下互通,天地之氣相交;天地否“乾上坤下”,天清在上,地濁在下,天地之氣不相交,是謂之否泰二卦“以乾坤交不交為義”。
③無由,沒有門徑;沒有辦法或機會。《儀禮·士相見禮》:“某也愿見,無由達。”漢·鄭玄注:“無由達,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
④綱維,指維系,猶綱領。比喻法度。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不以此時引綱維、盡思慮。”
⑤泰卦彖辭原文。
⑥語本宋·蘇軾《東坡易傳》。
復,指地雷復卦,“雷在地中”之象。此卦六爻五陰一陽,一陽即初九;一陽初生,陰極陽生,是謂之“陽始于復”。
泰,指地天泰卦。此卦六爻內卦三陽外卦三陰,內剛而外柔,內健而外順,“天地交泰”之象。
大壯,指雷天大壯卦,“雷在天上”之象。此卦四陽二陰,陽剛之氣盛壯有力,故名大壯。
夬,指澤天夬卦,“澤上于天”之象。此卦六爻五陽一陰,孤陰在上;五陽共決一陰,去之不難,而陽氣既盛,勢必決去,決即夬,故名夬。
坤卦一變即為復,二變則為謙,下卦三爻俱變即為泰;再四爻變為大壯,再五爻變即為夬。泰、大壯、夬三卦的主卦俱為乾卦,亦即下卦或內卦,中爻俱為九二;而上卦或外卦的中爻則不同,泰為坤體六五,大壯為震體六五,夬為兌體九五;泰為陰陽交合之世,大壯為陽盛陰消之世,夬為陽極陰生之世。
居中,位置處于正中;猶行中正之道。《周禮·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
常制,舊時的形制。三國·魏·曹植 《懷親賦》:“步壁壘之常制,識旌旗之所停。”亦指通常的制度。《三國志·魏志·何夔傳》:“夔以國有常制,遂不往。”
其命,出自《詩·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意謂周雖然是舊的邦國,但其使命在革新。命,天命;維,乃。指承受的天命是新的。比喻國運昌盛,氣象一新。
無措,無法對付;不知如何應付。形容極其惶恐。《吳子·料敵》:“一可擊十,必使無措。”
⑦群生,指一切生物。《莊子·在宥》:“今我愿合六氣之精,以育群生。”亦指百姓。《國語·周語下》:“儀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
⑧寅,指寅日,即人日。人日,又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農歷正月初七是古老中國傳統節日。正月,即陰歷一月,為寅月。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就有人日節俗。西漢·劉歆《三統歷》有云:“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宋·邵雍《皇極經世》與宋·黎靖德《朱子語類》中有載。明·吳承恩《西游記》亦云:“自混沌初分時,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
⑨交泰,指天地之氣和祥,萬物通泰。泰卦《象》辭“天地交泰”,三國·魏·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時也。”言天地之氣融通,則萬物各遂其生,故謂之泰。
會,猶會合之處。
⑩正交,生物學名詞,相反的詞匯是反交。表現型不同的兩種個體甲和乙雜交,如果將甲作父本,乙作母本定為正交;那么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則為反交。
?天地之數六十,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組合而成,周而復始。十二個地支均有藏天干,所藏與地支五行相符的,為本氣。如農歷二月為卯月,卯中藏乙木,乙木為本氣。陰歷九月為戌月,戌中藏戊土、辛金、丁火,戊土為本氣,辛金為中氣,丁火為余氣。
余氣,風水學中指龍脈結穴周圍的余枝。風水家謂為生氣融結之余者所結,故謂之余氣。八字中的余氣,是指辰為木的余氣、戌為金的余氣、丑為水的余氣、未為火的余氣。
偏氣,猶偏倚之氣。相對正氣或本氣而言。文天祥《正氣歌》有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泰卦象辭原文。
??語本宋·楊簡《楊氏易傳》。
裁成,指籌謀而成就之。泰卦《象》辭“后以財成天地之道”,《漢書·律歷志上》引作“裁成”。后,指君;財,通“裁”。意猶君主這時要掌握時機,善于裁節調理,以成就天地交合之道,促成天地化生萬物之機宜,護佑天下百姓,使他們安居樂業。
置閏,是中國古代歷法為調節陰歷與太陽運行周期的巨大差距而采取的在某些年中增加陰歷月數的方法。如南朝·宋·祖沖之制定的《大明歷》中就有置閏法。
賓日餞月,猶賓餞日月。意指歲月流逝。賓,通“儐”,指迎接;餞,指送別。語出《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陽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
平秩,指辨次耕作的先后。出自 《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平均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也。”
四時之序,就是春夏秋冬的順序。
土之宜,即土宜。指各地不同性質的土壤,對于不同的生物各有所宜。土宜之法,是一種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法。出自《逸周書·度訓》:“土宜天時,百物行治。”《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以教稼穡、樹藝。”根據土地的性質,即稱為“土”的自然土壤和稱為“壤”的農業土壤,協調其與人、動物、植物和作物的關系。十有二,即十二。依據土地相適宜的法則,辨別十二個區域土地的出產物及其名稱,以觀察人民的居處,而了解其利與害之所在,以使人民繁盛,使鳥獸繁殖,使草木生長,努力成就土地上的生產事業。《周禮·地官·大司徒》有云:“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而施十有二教焉”“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十有二,謂十二是根據功績制定俸祿,人民就會致力于建立功業。
蕃毓,猶蕃茂地孕育。蕃,本義草茂,指茂盛、蕃茂或蕃衍;毓,本義是稚苗嫩草遍地而起,引申義生養、孕育,同“育”。《宋史·卷七十四·韓宗彥》有云:“人君務蕃毓其民,則天亦昌衍其子孫矣。”明時朝中有蕃毓署,劉若愚《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林衡署、蕃毓署、嘉蔬署……職掌進宮瓜蓏、雜果、菜、栽培樹木、雞黃、鵝黃、鴨蜑、小豬等項。”
輔相,輔助,幫助。《象》辭“輔相天地”,唐·孔穎達疏:“相,助也。當輔助天地所生之宜。”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①
“宋時諸大臣一語不合,即下殿上劄子求去;一正人去,而眾正人從之。向使諸公稍忍耐調劑,無過持其高論,使君子小人角立而爭;雖未必盡行其志,然決不至喪朋敗類,空人國家如是速也。②”正人在朝廷,士之持兩端且向且背③者,猶有所系心,即真為小人者亦有所憚,不敢發天下事,固尚有可為也。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④
“用”字要味,“馮河”似與“包荒”相反⑤,不知以含弘之量,施剛果之用⑥,有罪必誅,有弊必革,乃為用得其宜也。
濟川仗舟楫,可能也;馮河不仗舟楫,是難能也。泰之九二具大神力,反風伏虎壓難傾否⑦,其人足當之矣。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象》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⑧
泰至半矣,慮其將變也⑨。泰三四相易則變歸妹⑩,九三比六四,故以二畫之相易取象。泰之上體,坤也,若三四相易,則三四五互坎,而平夷之坤變為險陂之坎矣,故曰“無平不陂”;陰往在外,若四易三,則往外之陰,來復于內矣,故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天地陰陽消長之際則然。不言人道,明可以‘艱貞致福’也?”。提出“際”字,正見人當及時挽回,再遲延不得。
自乾坤至履,陽三十畫,陰三十畫,陰陽之數適相等?,然后為三陰三陽之泰。三陰三陽往來之卦凡三十?,而泰否適居其先,故卦詞以“往來”言。
寒暑、晝夜等純是造化,不落人為?,故局定死數?,再無推敲。若盛衰、治亂,雖有造化暗做主宰,卻全靠人做出來;人茍能艱貞,雖唐虞?至今,常治可矣!
【注釋】①泰卦爻辭原文。
②語本明·馮琦《送陳侍御奉太夫人南還序》。原序文中為“上劄子”“濡忍調劑”,意在“由此言之,則君臣之離合,陰陽之消長,可具見于前事矣。”
札子,古代的一種公文,多用于上奏。后來也用于下行。劄子,也是官府中用來上奏或啟事的一種文書。正人,正直的人;正派的人。《書·冏命》:“小大之臣,咸懷忠良,其侍御仆從罔匪正人。”唐·孔穎達疏:“其左右侍御仆從無非中正之人。”
濡忍,柔順忍讓。《史記·刺客列傳》:“鄉使政誠知其姊無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難,必絕險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于韓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許嚴仲子也。”
角立,卓然特立。《后漢書·徐穉傳》:“至于穉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當為先。”唐·李賢注:“如角之特立也。”亦指對峙;并立。宋·葉適《法度總論二》:“至晉之敗,尤甚于漢,南北角立,遞興互滅。”
喪朋敗類,猶喪敗朋類,謂喪失朋友,毀害同類。喪敗,意思是因失敗而受損失;朋,指朋友;類,指同類。坤卦《彖》曰:“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敗類,本義有“毀害族類”。出自《詩·大雅·桑柔》:“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宋·朱熹集傳:“敗類,猶言圮族也。”
空人,猶空無人煙。
③且向且背,猶一邊支持一邊反對。向背,趨向和背棄,支持和反對。宋·秦觀《治勢下》:“向背異同之見各自為守,而國論未決也。”
④泰卦爻辭原文。
⑤馮,通“憑”,憑借的意思。馮河,就是無舟渡水,只能涉水過河,即徒步過河。可理解為無能之輩,因為有才能的人可以自己打造一支船來過河。九二爻辭“用馮河,不遐遺”,唐·孔穎達疏:“無舟渡水,馮陵于河,是頑愚之人。”
包荒,指包約荒野。亦指包含荒穢,可謂度量寬大。三國·魏·王弼注:“能包含荒穢,受納馮河者也。”荒穢亦作“荒薉”,猶荒蕪。如《孔叢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穢,遺老失賢。”一說包容廣大。《說文·川部》:“巟,水廣也。”引《易》作“包巟”。唐·陸德明釋文:“荒,本亦作‘巟’。”
⑥含弘,包容博厚。出自坤卦《彖》:“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唐·孔穎達疏:“包含宏厚,光著盛大,故品類之物皆得亨通。”后因指恩德廣被,寬厚仁慈。
剛果,猶剛強果斷。
⑦反風,猶倒轉風流方向。
伏虎,指制伏猛虎。亦喻降伏兇人。明·沈璟《義俠記·釋義》:“因此上屈弓腰,舒猿臂;要降龍,思伏虎。”
傾否,喪亂;危殆。唐·獨孤及《唐故秘書監禮部尚書姚公墓志銘》:“故遭值傾否,出入夷險,而未嘗有悔。”
⑧泰卦爻辭原文。
⑨泰卦六爻三陽三陰,人道九三與六四介于陰陽交錯之間,是謂之“泰至半矣”。否極泰來,泰否相依,故“慮其將變也”。
⑩泰三四,指九三與六四。相易,即相互交易,陰陽轉變。泰卦九三比鄰六四,六四比乘九三,若二爻交替變動,即九三變為六三,六四變為九四,泰卦則變為“震上兌下”的歸妹卦。歸妹卦“上震下兌”,則喻男女動心而生愛慕之情,男女愛慕則有婚姻之動,所以卦名曰歸妹。
?平夷,平坦。《漢書·溝洫志》:“處勢平夷,旱則淤絕,水則為敗。”亦指平和,平易。唐·柳宗元《零陵三亭記》:“君子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寧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達而事成。”
險陂,險阻,與平夷相對。亦作險诐,指陰險邪僻。史書中多用形容人品卑劣,陰險狡詐之流。多見于《宋史》,也許就是有宋一代,險诐之徒多如牛毛之故。
九三爻辭“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意謂凡事沒有始終平直而不遇險阻的,也沒有始終往前而不遇反復的。唐·孔穎達疏:“是初始平者,必將有險陂也;初始往者,必將有反復也。無有平而不陂,無有往而不復者。”
?語本宋·楊簡《楊氏易傳》。
致福,指得福;求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將祭肉奉獻給國君,表示為君王和國家添福。《周禮·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東漢·鄭玄注:“致福,謂諸臣祭祀,進其余肉,歸胙于王。”震卦《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參見《易傭》卷八震卦卦辭輯文:“《禮》曰‘賢者之祭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福者,備也,百順之名也。’”“所謂恐致福,其非常人所謂福與”。賢者之祭,意指有才能的人用祭祀來表達誠信;所受之福,并非世人所謂的幸福,而是有順利、諸事如意的含義,即無所不順的“備”。
?《上經》中,乾坤至履共有十卦,其中乾六陽,坤六陰,屯、蒙二陽四陰,需、訟四陽二陰,師、比一陽五陰,小畜、履一陰五陽;十卦六十爻,陰陽各半,是謂之“陰陽之數適相等”。
?三十,指《周易》六十四卦中,六爻三陰三陽的共有三十卦。其中,泰否兩卦乾坤相交居先,余者為震、坎、艮三男的二陰一陽與巽、離、兌三女的二陽一陰相摩。比如,“震上巽下”的雷風恒卦,三陰三陽;相綜的澤山咸卦“兌上艮下”,三陰三陽。“巽上震下”的風雷益卦,三陰三陽;相綜的山澤損卦“艮上兌下”,三陰三陽。以此類推。
?不落人為,猶無須人力所為。不落,不用;不掉入。人為,為人所造成。《禮記·樂記》:“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唐·孔穎達疏引庾蔚之曰:“人為,猶為人也。言為人作法節也。”人力所為,與天然、自然相對。漢·揚雄《法言·問明》:“命者,天之命也,非人為也。”
?死數,猶注定必死。
?唐虞,唐堯與虞舜的并稱。亦指堯與舜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①
只“翩翩②”二字,模寫小人引類呼朋③,情事如睹;害君子而曰“中心愿③”,是何等樣毒心腸?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象》曰:以祉元吉,以行愿也。④
六五“女處尊位,履中居順,降身應二,感以相與⑤”,帝女下嫁,從夫之象。
“坤樂下復,下復而奪乾,乾則病矣,而亦非坤之利也。乾病而疾坤,坤亦終傷焉。使乾不病、坤不傷,莫如以輔乾之意,而行其下復之愿,如帝女之歸其夫者。帝女之歸其夫也,非求勝其夫,將以祉之。坤之下復,非以奪乾,將以輔之。⑥”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⑦
“三陽之極,則曰‘無往不復’,所以防‘城復于隍’于其始;六陰之極,則曰‘城復于隍’,所以表‘無往不復’于其終。二‘復’字相應。⑧”
“自乾坤之后,始涉人道。經歷六坎,險阻備常;內有所畜,外有所履,然后致泰;而泰之后,否即繼之,以斯知斯人之生,立之難而喪之易。⑨”天下國家之故“亂日多而治日少⑩”,此又序《易》者之深意也。
“大《易》之書,明言中者,五十有五;所不言者,否、剝、屯、頤、咸、革、賁、遁、明夷九卦而已。內之中,六十有四;外之中,亦六十有四。得其中,‘動罔不吉’;失其中,‘動罔不兇’。是故,否、剝之五亦獲其吉,而復、泰之三不免乎兇。惟其中之不可失也。?”
【注釋】①泰卦爻辭原文。
②翩翩, 鳥輕飛的樣子。三國·魏·王弼《周易注》:“乾樂上復,坤樂下復,四處坤首,不固所居,見命則退,故曰‘翩翩’也。”宋·程頤傳:“翩翩,疾飛之貌。”后形容文采風流的樣子;舉止灑脫的樣子。
③模寫,照原樣描繪。宋·范鎮《東齋記事》卷四:“黃筌黃居寀蜀之名畫手也,尤善為翎毛,其家多養鷹鶻,觀其神俊以模寫之,故得其妙。”
引類呼朋,招引同類,呼喊友朋。多用于貶義。也有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引,招來;類,同類;呼,叫。宋·歐陽修《憎蒼蠅賦》:“奈何引類呼朋,搖頭鼓翼。”參見初九爻辭下注②“喪朋敗類”。
③中心愿,猶內心共同的意愿;或大家樹立心中的愿望。宋·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④泰卦爻辭原文。
⑤語本三國·魏·王弼《周易注》:“婦人謂嫁曰‘歸’。泰者,陰陽交通之時也。女處尊位,履中居順,降身應二,感以相與,用中行愿,不失其禮。‘帝乙歸妹’,誠合斯義。履順居中,行原以祉,盡夫陰陽交配之宜,故‘元吉’也。”
履中,猶居中。謂踐祚。西漢·焦贛 《易林·大有之坎》:“天地九重,堯舜履中。正冠垂裳,宇宙平康。”亦指躬行中庸之道。焦贛《易林·蠱之兌》:“含和履中,國無災殃。”
降身,降低身份。有如屈身下嫁。應二,指六五陰柔居陽位,不當位,然與九二有應。南宋·李光《讀易詳說》:“六五以陰柔而居中正之位,帝女之象。天地交泰之時,陰雖上進,然樂于趨下,能降尊就卑順以承,夫其受祉福而獲元吉也。”
相與,相處;相交往。大過卦《象》辭:“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
⑥語本宋·蘇軾《東坡易傳》。
下復,往下反復。反之,上復即往上反復。天上地下,自然之理;地天泰卦,陰陽交感。九三 “無往不復”,六四“翩翩不富”,六五“帝乙歸妹”,上六“城復于隍”,是謂之“乾樂上復,坤樂下復”。
祉,福。猶福祉。
輔,助。猶輔助。
⑦泰卦爻辭原文。
⑧語本明·來知德《周易集注》。原注于六四爻,先言“此四爻正陰陽交泰,所以說兩個愿字。彖辭‘上下交而其志同’,正在于此。若三與上雖正應,然陰陽之極,不成交泰矣。”而兩愿者,“四與陽心相孚契,故曰‘中心愿’;五下嫁于陽,則見諸行事矣,故曰‘行愿’。惟得行其愿,則泰道成矣,所以元吉。”
三陽,指泰卦九三,為下卦乾體之陽極;六陰,指泰卦上六,為上卦坤體之陰極。九三曰“無往不復”,上六曰“城復于隍”,兩爻有應,是謂之“二復字相應”。
⑨語本南宋·馮椅《厚齋易學》。原文“以斯”易作“以此”,“亂之易”易作“喪之易”;原文“國家之興,成之難而敗之易;天下之治,致之難而亂之易”易為“天下國家之故”一句。
六坎,指《上經》乾坤之后的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訟、地水師、水地比,這六卦都有坎體。六坎之后為風天小畜卦、天澤履卦。
《文王序卦相綜圓圖》中,小畜在內,履在外,是謂之“內有所畜,外有所履”。《說卦》云:“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
生立,指生活與生存;猶安身立命。北宋·張載有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⑩亂日多而治日少,指動亂日漸增多而安定日漸減少。南宋·柴望《丙丁龜鑒》云:“今來古往,治日少而亂日多。”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引柴望語。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王績》:“論曰‘唐興迨季葉,治日少而亂日多,雖草衣帶索,罕得安居’。”
?南宋·羅泌《路史·卷三》有載:“冉相氏,嗟乎!《臯謨》《箕范》中極之說備矣。此家所有也,大《易》之書,明言中者五十有五,所不言者,否、剝、屯、頤、咸、革、賁、遁、明夷九卦而已。內之中六十有四,外之中亦六十有四,得其中動罔不吉,失其中動罔不兇,是故否、剝之五,亦獲其吉,而復泰之三不免乎!兇惟其中之不可失也。雖然中庸之徳民鮮久矣。自漢諸儒取過不及之說,類之孔伋之書,世遂泥于過與不及之中,求之亡其統矣。夫君子之于中無過也,有不及而已,致廣大極髙明,夫孰得而過邪!”
大易之書,指《周易》。此書共六十四卦,其中有五十五卦言及“中”,只有九卦未明言。
內之中,指內卦或下卦的中爻,即全卦的第二爻;外之中,指外卦或上卦的中爻,即全卦的第五爻。
罔,無;吉,吉利。動罔不吉,指所作所為沒有不吉利的。形容非常順利。反之,則動罔不兇。語本《書·咸有一德》:“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兇。惟吉兇不僭在人,惟天降災祥在德。”此文內容為伊尹對太甲說的話,大意是說,天命無常,只有經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停止修德就會失去君位。
否剝之五,指否剝二卦的第五爻,俱未言“中”,然位得中,故否卦九五“大人之吉,位正當也”,剝卦六五“以宮人寵,終無尤也”。
復泰之三,指復泰二卦的第三爻,俱明言“中”,然位不在中,故復卦六三“頻復之厲,義無咎也”,泰卦九三“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標簽: 淺讀國學易傭(卷三泰卦)
- 淺讀國學《易傭》(卷三?泰卦)
- 資訊:《詩畫中國》開播 帶觀眾“一同入畫”
- 焦點熱門:時隔24年!工藤靜香將再度亮相紅白歌會,52歲真實狀態曝光
- 一個可以給年輕人一些啟發與力量的動畫
- 今日快訊:《奧特英雄外傳》第10話 戰士的天職
- 【天天快播報】TV動畫《妖幻三重奏》先導視覺圖公開,2023年1月播出
- 廚力滿溢的作品
- 焦點觀察: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發現5例感染者,活動軌跡公布
- 當前要聞: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調整疫情防控風險區域
- 焦點速訊:通州疾控緊急提醒:請到訪過這些點位的人員立即報備
- 【全球報資訊】非遺“火鼎公婆”跳進泉州社區,居民樂開了花!
- 全球滾動:書畫聯盟丨搗練圖作品分析和臨摹方法步驟
- 黃蜂獸 フライモン Flymon
- 吞噬星空的宇宙背景框架,是怎樣設定的?
- 每日簡訊:德凱奧特曼:如果朝影早穿越幾年,有可能出現四方勢力大戰
- 當前焦點!北京東城新增8例感染者,主要風險點位涉及醫院、銀行、超市
- 重慶新增本土感染者60+1350,新增陽性待診斷人員2014人
- 北京順義新增30名陽性,風險點位公布,涉朝陽昌平海淀等區
- 快消息!帶著黑色面具亮相 孫興慜:我想在世界杯上好好表現
- 全球視點!【藝術長廓】讀當代油畫大家侯德明作品有感|隨筆 劉克寧
- 畫說山東|云門張巖
- 畫說山東|胡朝水
- 阿波連真的很可愛呢
- 天天速看:新海誠新作《鈴芽戶締》又被改名,“小姐”這個詞傷風敗俗?
- 全球今日訊!這部漫畫和《回復術士》的套路有點像,不過風格卻更加暗黑
- 【天天新要聞】處方藥須實名購買!網絡售藥新規12月1日起施行
- 北京密云新增1例感染者,新增風險點位公布
- 北京今日已有6區和經開區公布新增風險點位,一文匯總
- 北京房山區公布新增涉疫風險點位,有交集速報告
- 熱消息:2022武漢雙年展首批參展藝術作品到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