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全球報資訊】非遺“火鼎公婆”跳進泉州社區,居民樂開了花!

      發稿時間:2022-11-16 22:57:11 來源: 騰訊網

      N海都全媒體記者 柳小玲

      近日,泉州市鯉城區常泰街道五星社區通過非遺表演、非遺傳承人宣講的形式,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感受非遺魅力。

      非遺表演詼諧逗趣,居民樂開了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大早,“火鼎公婆”項目省級非遺傳承人吳潤珠就帶著泉中職校“火鼎公婆”研習所的學生們來到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大家抓緊時間換裝、化妝、彩排,只為了給社區居民呈現最佳表演。經過一番緊張有序的準備,演出正式拉開序幕。

      頭頂盤起高高的發髻,身穿鑲邊大襟紅衫,下著鑲邊寬筒大紅褲,一手拿紅手帕,一手執大圓蒲扇……吳潤珠和學生們扮相夸張,表情詼諧,舞姿靈動,他們一邊表演一邊同現場居民群眾互動,接地氣的表演讓居民樂開了花,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非遺傳承離不開年輕人,她7年帶150多名學生“出師”

      吳潤珠扮演了40多年的“火鼎婆”,作為非遺傳承人,她深刻感受非遺傳承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非遺傳承離不開年輕人,我們不僅要傳承技藝,還要通過非遺文化讓年輕人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吳潤珠說,近年來,古城文化氛圍日益濃厚,社會各界高度重視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泉中職校“火鼎公婆”研習正是一個生動縮影。

      據介紹,該傳習所成立于2015年,由吳潤珠負責非遺教學。今年6月,該傳習所升級為泉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7年來,已有150多名學生順利“出師”。“我學習’火鼎公婆’表演已經三年了,希望這個項目能一直傳承下去。”就讀學前教育專業的張盈盈說,她想把“火鼎公婆”項目融入今后的工作中,讓更多孩子接觸、了解非遺文化。

      相關鏈接

      閩南最“魔性”民俗表演,火鼎“踩路”、公婆扮丑

      說起泉州乃至閩南最“魔性”的民俗表演,“火鼎公婆”一定榜上有名。獨具特色的鄉土氣息、詼諧逗趣的表演形式、神秘的民間信仰色彩,讓它根植于泉州草根文化的血液中,寄托著百姓對消災解難、國泰民安的希冀。

      史料記載,清代中后期,“火鼎公婆”表演已在泉州城鄉流行,多見于迎神賽會的民俗踩街活動。民間認為,這種表演源于城隍、王爺等神祇出巡時抬火鼎“踩路”,表達了人們對驅除疾疫、驅邪鎮惡的向往和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求。2007年,“泉州鯉城火鼎公婆”被列入第二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單是火鼎婆的舞蹈步法,就分為小碎步、掌中木偶步、提線木偶步、四方步、上山步、下山步、過獨木橋步等近十種。”吳潤珠介紹說,更妙的是“火鼎公婆”的神情手勢。踩街時,演員根據隊伍節奏自由發揮,舞姿神態變化無窮。雖然是丑角,“公婆”表演“打情罵俏”須體現出詼諧滑稽感,“歪唇咧嘴”亦顯可愛。

      而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裝扮和道具也特別重要。“火鼎婆”濃妝艷抹的臉上,常點著一顆蜘蛛狀的媒婆痣,寓意“知足常樂”;“火鼎公”則頭戴圓帽,身穿馬甲褂子和寬筒褲,腳著黑布鞋,手拿長旱煙管。兩者風格既詼諧又和諧。

      編輯:陳陳

      實習生:吳婉婷

      標簽: 非遺火鼎公婆跳進泉州社區 居民樂開了花 非物質文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