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宏陽
今年,是北京連續編制交通發展年報第20年。一份份交通年報,生動描繪著市民出行變化。20年來,北京交通領域投資重心逐漸由道路建設向公共交通傾斜,軌道交通線路由2001年的2條、54公里,增加至2021年的27條、783公里,在全世界大城市地鐵領域名列前茅。20年間,自行車出行回歸城市,自行車出行比例由12.1%提高到22.7%。
“從2002年開始至今,我們已經連續編制了20年的交通發展年報,目前年報已經成為一本交通行業內數據翔實、內容全面的常用工具書。”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杜華兵介紹。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是超大城市為出行提速、緩解擁堵開出的“藥方”。“20年前,本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建設的投資占到交通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的60%以上,對軌道和地面公交的投資力度還沒有特別大。而2021年全年的交通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中,對城市軌道、地面公交、場站樞紐和國鐵的投資額占比已經提升至約60%,對道路的投資占比下降到40%左右。”杜華兵說。
得益于20年來的高強度、高質量投入,北京市城市道路結構不斷完善。2001年-2011年,10年間城市道路里程增長近一倍,達到6300公里。此后城市道路基本成型,進入拓寬、改建、治堵的存量階段;軌道交通線路由2001年的2條、54公里,增加至2021年的27條、783公里,短短20年就超過了倫敦、紐約等大城市,在全世界大城市的地鐵領域中名列前茅。
與公共汽電車相比,早期軌道交通受線路網密度低、服務范圍小的影響,客運量始終保持在較低規模。2008年后,隨著北京大量軌道新線的陸續開通,有效提升了線路的通達性和便利性,軌道交通的吸引力也日趨增強。在2017年,軌道交通客運量首次實現對公共汽電車的反超,軌道交通出行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占比也從8.7%增至47.5%,提高38.8個百分點。2021年,北京軌道交通客運量為30.68億人次,較2001年大幅增加,增加了26.26億人次。
對比年報數字,一個有趣的變化,是自行車出行的回歸。
年報數據顯示,由于自行車出行難以滿足長距離通勤需要,2000年后在通勤方式中占比大幅降低,從38.5%下降至12.1%。2013年之后,北京市對慢行系統綜合治理關注度逐步提升,道路狀況不斷完善,推動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同時多個共享單車市場化運營主體的加入,極大增加了公共自行車供應量,自行車出行比例再次上升,到2020年又再度達到22.7%,豐富了居民通勤綠色出行選擇方式。
從今年年報中心城區出行方式構成看,步行與自行車出行比例持續提高,慢行出行比例達到46.7%,創近五年新高。
- 環球視點!交通年報記錄北京20年出行變化,近一半人出行靠地鐵
- 快看:安理會通過決議延長聯剛穩定團任期
- 加納宣布暫停償還大部分外債
- 【全球獨家】日本超寬松貨幣政策“試探性”轉向
- 一年增加13.3萬輛,摩托車成為北京機動車增長主力
- 每日短訊:頻頻收到積分清零提醒?請擦亮眼,未必是官方活動
- 全球熱議:珠峰種子萌發記
- 科技與鄉村“零距離”對接 創新動能向田間地頭擴展
- 五大險企攬收保費2.4萬億元
- 速看:青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周開幕
- 天天觀熱點:2023年度“江蘇醫惠保1號”參保人數已突破350萬 投保通道關閉僅剩10天
- 青海區域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已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參與者
- 中國平安:平安人壽出資約482億受讓新方正集團約66.51%股權
- 環球微速訊:12月LPR按兵不動 明年房貸能省多少
- 天天快消息!創新應成電影產業主攻方向
- 看熱訊:OTA數據:海南酒店預訂增63% 自駕游增88%
- 世界簡訊:生物科技ETF港股(159615)、香港科技ETF(159747)攜手上行,藥明生物一度漲逾4%
- 當前熱門:鄉村旅游需求恢復 攜程官宣完成對日光旅文投資
- 全球新資訊:榜一大哥連騙7名女主播40余萬:系保安辭職在家
- 全球快資訊丨被控殺害一家三口判死緩 “河南譚修義案”有了新進展
- 今日報丨蔚來李斌就數據泄露一事致歉 稱將追查到底
- 浙江德清:3800畝廢礦地變身綠色高產田
- 餐飲店寫拒絕陰性進店就餐引熱議 老板回應來了
- 當前視點!珠峰種子萌發記
- 短訊!廣東省:職工隔離企業應正常付工資 不能要求勞動者休病假
- 世界視點!女性更易患阿爾茨海默病機制發現
- 焦點快播:2023四川迎春購物月暨第21屆成都新春歡樂購今啟動,消費盛宴“開席”!
- 世界即時看!四川印發電能替代推進方案 力爭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左右
- 銀河系“衛星”排列成平面之謎解開
- 四川跨境公路運輸集散中心落子天府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