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天天微資訊!刷盤子的大爺,成探店網紅了

      發稿時間:2022-11-25 09:56:39 來源: 鳳凰網娛樂

      在周向民身上,年齡不是準確的度量衡: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57歲頭發已經白了大半;他同時又是一個網紅,有很多年輕粉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果3年前沒有來到女兒身邊,他或許正在村子里種地,沒吃過西餐,也不知道什么是密室逃脫,面朝黃土背朝天以為一輩子就會這么過去。這樣的變老過程放在以前固然沒錯,但在眼下瞬息萬變的時代,情況有些變化。

      女兒周周以鏡頭當船,將他推回時代的激流中,過去3年,他懵懂又興奮地走進了和很多人不一樣的晚年。如果將目光放得更廣泛,在變老這件事上,他的故事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樣本,其中的脈絡和成果都足夠強烈、足夠典型。

      幾個月前的一個下午,周向民從沈陽北中街的一間茶室倉皇而逃。

      那天,他剛拍完一條探店視頻,原本打算回女兒的餐廳幫忙刷碗,半路上被茶室的服務員拉進店里,不由分說地上了茶,非要讓他對著鏡頭說兩句。周向民被眼前的陣仗嚇懵了,撒腿就跑。

      在此之前,他對抖音上的近650萬粉絲沒什么概念,只知道有很多人喜歡自己,數量多寡并不重要,拍短視頻也沒什么劇本,只是在快要60歲的年紀一次又一次闖入年輕人的領地,再全身而退。

      在@周大爺不服老!的抖音賬號曾經有一個話題:“挑戰年輕人喜歡的100件事”。跟在生于1997年的侄子身后,他梳過復古油頭,走出店門在老太太小娃娃面前晃了一圈,就被突如其來的雨水澆壞了發型,只記得“白瞎了350塊錢”;奶奶灰的臟辮也編過,“頭皮差點沒給我拽下來”。

      去貓咖那天,他有點感傷,想起了從前家里母豬下的崽子;這兩年他吃了不少創意餐廳,感覺現在年輕人吃一頓飯“比過年過節都厲害”,他吃不慣城里的特色菜,連同女兒餐廳的印度菜也不待見。

      這樣的探店,為大大小小的店鋪引來很多客流。而他自己,喜歡吃炒豆腐、烤薯片蘸辣椒面兒,到了飯點兒就走出女兒的餐廳,找一家老面館,吃得帶勁。

      他還是沈陽密室逃脫天花板級別的人物,穿著勞保店買回來的軍綠色半袖衫,背著手走進一家密室逃脫店,點名要進“最邪乎”的那一間,進去之后,揀起道具搪瓷茶缸“回去還能用”,再一個繞后反嚇NPC一下,“他們都不行了,不扛嚇”。 一口東北味相聲就出來了。

      如此,一個看似與互聯網時代格格不入的人,將自己嚴絲合縫地嵌入短視頻時代,而這件新鮮事,也一點點撐大了晚年的空間。女兒周周說:“那么大年紀一個人,很難去演什么,他就是在做自己。”對于周向民來說,比起無心插柳成為抖音探店達人,親情與現實之間的重重羈絆更加重要。

      碾壓沈陽各大密室逃脫店后,很多人對周向民游走其中的淡然感到好奇,他說:“那是他們沒經歷過更可怕的事兒。”

      生于撫順的一個小屯子,最冷的時候零下二三十度,寒冷的氣候壓不住周向民身上的闖勁,19歲那年他成為村里第一個買拖拉機的人,成家之后被生活的浪頭推著走,他又成為村里唯一一個在礦山拉活的人。

      礦山生活生死無狀,地震時有發生,山上的石頭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砸進駕駛室,“吃陽間的飯,干陰間的活”,剛干這一行時,他常常在睡夢中嚇得直哆嗦。

      女兒周周曾經跟著父親走過一趟,從山上到山下,山崖近乎垂直,勉強算得上坡道的地方,是車轍經年累月壓出來的。行進過程中稍有偏差或是剎車失靈,就會連人帶車掉下山崖。

      可就算是這樣,周向民還是在礦山度過了十幾年,對于東北礦業幾度沉浮,他可以從繁榮講到落寞。他的車上不僅拉著礦石,還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妻子女兒一家七口的生計,十幾年里,他無數次從礦山返回30里外的村子,半路上常常會拐到縣城的文化用品店,給女兒買140元的正版辭典或者各種文具。

      “那時候我同學都在用5塊錢一本的小字典,我爸就非得給我買比我腦袋還大的那種。”周周說。

      周向民和女兒周周

      但他對自己卻是吝嗇的。農忙時他的指甲蓋總是紫的,七口人的口糧地里,所有的玉米都是他掰的。后來拍視頻,有粉絲問“周大爺怎么來來回回就一件軍綠色的半袖衫”,周周說,他一直如此,“可能一輩子就這么兩件衣服兩雙鞋,穿爛了再補,補完了之后再扔”。

      那些年,靠著拉鐵礦石掙得錢,周向民在村里蓋了8間大房子,他規整院子的樣子,就像在審視自己的前半生。

      然而如今,老家的大瓦房已經很久沒人住過了。

      這一代年輕人中背井離鄉者不在少數,連帶著這一代老人也紛紛選擇成為“老漂”一族。女兒就像是周向民生活的軸承,一輩子兜兜轉轉都是她。

      周周大學畢業后,瞞著家里,用兼職做家教攢下的錢創業開餐廳,整整2年,周向民都以為女兒在外貿公司的格子間里,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再也不用吃生活的苦。直到2019年,周周向周向民坦白,那之后他在老家總惦記著這件事,“一個小丫頭,人生地不熟的,她怎么辦”。

      女兒周周

      2019年6月29日下午5點,周向民花了11塊錢,做了三個多小時的客車,從老家趕到沈陽。他至今清楚地記得這個時刻,這是他去過最遠的地方。

      彼時的他不會想到,這趟車會將自己帶向怎樣神奇的遠方。

      剛到沈陽時,周向民拒絕住在女兒的家里,他每天都睡在店里,因為在他的意識里,老年人跟年輕人之間有一條明確的界線,越界注定有矛盾。

      周向民第一次到女兒開的印度餐廳,感覺跟從前是兩個世界,他不認識印度菜、不懂掃碼、更不會用智能手機,又到處找事做,周周只能將他安排在刷碗的崗位上,跟做菜的印度廚師朝夕相處。

      由于物美價廉,周周的印度餐廳的主要客源是外國留學生,周向民起初不敢上前說話,躲在后廚偷偷背桌號、認菜名。能在礦山討生活十余年萬無一失,周向民自然有一套謹慎和機智,準備許久之后,他開始走到大堂招待客人。

      “Welcome!”是他學會的第一句英語,融合了中、英、印三種口音,后來也成為他對抖音粉絲說的第一句話。

      2020年左右,受疫情影響,外國留學生無法按時返校上課,周周餐廳的生意變得難做。女兒很少跟自己談起店里的生意,周向民覺得是因為自己老了,女兒不愛跟他討論這些事。但他能夠感知到女兒正面臨一道坎,他還是每天在后廚刷碗,可是沒刷一會兒池子里的臟碗就見底了。

      他坐在冷清的大堂里,給餐廳拍短視頻沒火起來的侄子忽然將鏡頭對準了他,彼時他稀里糊涂地對著鏡頭說了句“Welcome!”,并沒有當回事,但后來的近一個月,隨著那條抖音點贊突破14萬,女兒餐廳一天能接待30多桌客人。

      “我挺高興的,因為來得人多了,我女兒收入就增多了,也意味我還有點價值。”周向民說。

      周周感覺到父親情緒的變化,她試著帶父親走出印度餐廳,去沈陽的大街小巷探店,看一看這個世界。在自己長大成人之后,她試圖為變老的父親確立新的生活意義。在這種新的代際關系之下,周向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節奏,既能陪在女兒身邊,又能體驗新鮮事,似乎沒有比他更快活的老頭子了。

      現在,周向民每周拿出兩三個上午,拍一會兒抖音,收工后還是會回到印度餐廳,穿過往來如織的食客,熟練地招呼幾個來合影的粉絲,一路走到后廚的洗碗池旁,時光像刷碗的水一樣從手中流過。變老這件小事,他欣然接受。

      在周周的計劃里,之后打算到帶父親到南方拍攝,探店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讓父親看更大的世界。

      而從沈陽一路向南,重慶九龍坡的鄧嬢嬢比周向民大一歲,也正體驗著相似的人生。

      鄧嬢嬢在抖音的第一條短視頻抱著孫子,姿態跟城市里大多數來帶孫子的老人相近,但淺紅色的頭發道出一個不甘老去的靈魂。她的前半生艱難,靠著在街邊擺攤、在廣州、江蘇等地區打工養活了4個孩子,直到給小兒子帶孫子之前,她還在家附近的醫院食堂幫廚。

      鄧嬢嬢

      她的故事就像是許多上一代女性的寫照,但在臨近尾聲的時候迎來一個高潮——去體驗,去探店。她穿著JK制服走在盡是年輕人的漫展,用安琪拉打王者榮耀并自嘲有點菜,坐在自助海鮮餐廳看江景調侃“這里適合乖乖們耍朋友”……兒子拍攝57歲之后鄧嬢嬢的“年輕生活”,也記錄下她眉頭舒展的過程。

      鄧嬢嬢

      同樣是60后,杭州的老鄭像過去30年一樣,在廚師工作之余,坐到杭州的大小飯店里、鉆進犄角旮旯的菜市場里,他知道杭州老飯店們的所有小插曲,也知道每個菜場里最好的食材,他要去采荷菜場里魚圓、鳳起路菜場買咸菜,還知道大馬弄里以前有一家“阿胖鹵鴨店”比光頭鹵鴨火得更早……

      這些事,他以前只是同自己的女兒小鄭講,但年近60,他成為美食探店達人,操著一口地道的杭州話,把一肚子“知識”,講給抖音的63萬粉絲聽。

      老鄭和小鄭

      在他的講述中,角落里的杭幫小館子煥發了第二春,他自己也找到人生新階段的落腳之處。

      在人生擁有最大自由、最少責任的日子里,開始變老的人們沒有被生活所驅使,沒有成為子女的負累或是附屬品,而是展開了屬于自己的生活。

      短視頻塑造了他們的新面貌,豐富、有趣,脫離了原本的社會身份,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痕跡。對于他們而言,變老并不是一件悲慘的事,在好奇心消解后,他們比年輕人更大膽,更生動地向前走著。或許他們不是變老了,而是走向了人生的更遠處。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