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微速訊:當阿凡達也隱入塵煙

      發稿時間:2022-11-15 08:38:27 來源: 鳳凰網娛樂

      深冬未到,電影院已經跌入冰窖。

      11月,Sir想每一個關心中國電影的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

      01


      (資料圖片)

      我們在看什么

      翻開這個月第一個星期上映的新片,映入眼簾是這樣的——

      確認過海報,在懷念畢志飛了。

      于是在11月4日當天,流水線青春片《我的遺憾和你有關》以500萬日票房的記錄勇奪冠軍。

      同期其他新片的成績是這樣的。

      △ 來源:貓眼專業版,11月4日票房統計

      其中《林深時見麓》,首日票房56元,觀眾2人。

      第二周,11月11日,又一波新片定檔。

      依然,讓人兩眼一黑——

      稍微能讓人提起興趣的兩部《掃黑行動》和《叫我鄭先生》,表現仍然一言難盡。

      截至目前,本月國產新片票房僅一億,同比去年下降十二億。

      02

      我們在等什么

      11月10日,終于透露了一批這個月的引進片——

      《貓狗武林》《名偵探柯南:萬圣節的新娘》《忍者神龜:崛起》《殺掉那個魔術師》《沼澤深處的女孩》 。

      影迷中間一片歡呼。

      是這些電影特別重磅嗎?

      三部動畫。

      兩部文藝片,一部上過流媒體,另一部是兩年前的老片。

      放在往常,這些沒有一部稱得上大片,放在任何一個檔期都無法撥得頭籌。

      但現在……

      它們中任何一部看起來都格外眉清目秀。

      是的,不管進來多少,進來的成色如何,這少又看到久違的外面的風景了。

      而我們真正期待的,電影院該有的樣子是什么?

      就在院線的所謂“新片”接連刷新票房新低的時候。

      在漸行漸遠的日子里,海外的電影院上映的是——

      《壯志凌云2》16.76億美元、《蜘蛛俠3》19.2億美元、《雷神4》7.7億美元,《奇異博士》9.57億美元……

      這些,都是在離開了內地市場取得的成績。

      當幾個月前,迪士尼CEO“即使沒有中國,也不會妨礙我們的成功”的言論在網絡上一石激起千層浪,被指“辱華”的時候。

      很多人也許沒有想到,這是迪士尼面對的現實,也是它并不難實現的KPI。

      而反觀內部環境。

      當越來越多人習慣了敏感的情緒,憤怒的聲討,輕易用“辱華”“滾出中國”來驅逐引進片的時候。

      在現在這個引進片難見蹤影的時候。

      我們究竟打敗了誰?

      國產片,又最終贏得了什么?

      03

      他們在做什么

      目之所及,Sir當下最期待的三部大片,或多或少都遭到了“挖墳式舉報”

      《阿凡達:水之道》。

      詹姆斯·卡梅隆時隔十三年再次獻出巨作。

      在香港、澳門、臺灣已經陸續定檔,同步上映。

      但內地院線仍然懸而未決,網友DIY引進海報倒是更新了好幾版……

      比《阿凡達2》上映消息來得更早的,還有網友挖墳。

      女主角索爾娜達11年前的一條推文被挖出,有人義憤填膺,說她一個人連累了整個《阿凡達2》。

      Sir不想重復她的言論,也無需在這里評論她的對錯。

      但可以說的一點是——

      2020年《阿凡達》重映、2017年《復仇者聯盟》、2016年《銀河護衛隊》,索爾娜達也都出演了。

      比起她說了什么。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

      為什么她說的話過去沒有成為問題,而在今天成為了問題。

      另外兩部。

      DC《黑亞當》在全球票房斬獲3.3億美元,蟬聯多地周票房冠軍;《黑豹2》日票房已超過前作。

      你越期待的大片,他們就越能找出毛病來。

      《黑亞當》主演之一的布魯斯南,同樣因為類似言論,被大肆渲染為辱華。

      但。

      在中文網站內搜索布魯斯南,一沒封禁,二沒限流,多部代表作如007系列還安然無恙地掛在視頻網站上……

      說明啥?

      不少網友的審查標準,比官方可要嚴格得多。

      甚至。

      現在面對一部引進片,大家條件反射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政審。

      比如《黑豹2》還沒風聲,網友紛紛發問:辱華了?內容抹黑了,形象刻板了,還是主演主創冒犯了?

      出于好奇,Sir隨手搜索了一下“柯南辱華”。

      沒想到,真有新發現——

      但不是兩年前那場莫須有的“戰犯”輿論風波。

      而是一種很新的東西。

      你看,柯南的配音演員都去日本玩哦。

      你們確定要看這種親日分子參與的電影嗎?

      如果說,過去對辱華的指控還算上“一致對外”的民族主義。

      那么今天,這種辱華內卷已經升級置換成一種精神勝利法。

      想想看。

      如果是完全不看電影的人。

      誰有那個閑工夫,就為了一部還沒引進的大片,把主創、主演、幕后的陳年往事挖個遍?

      “辱華”內卷,是在越來越寂靜,越來越干凈的環境里。

      任何一點小小的毛邊,都被無限放大成為了“民族問題”。

      04

      國產院線,還能相信什么

      當一部一部引進片,開始與內地院線隔離。

      沒想到,國產片有一天會以這種姿態,“贏了”。

      贏得了一整個檔期。

      贏得了每一塊銀幕。

      可是登上了贏家的講臺,望四周一看——

      觀眾呢?

      是的,你可以干翻一部引進片,可以罵走它們呢。

      但唯獨觀眾,是靠罵贏不來的。

      從2020年劉亦菲在《花木蘭》首映會“得罪”人,到《永恒族》被指責迎合刻板、夾帶私貨,再到今年的多部熱門新作,《黑亞當》《蜘蛛俠》《壯志凌云2》無緣國內。

      越來越多的大片,已經習慣了在沒有中國市場的天地里打拼。

      而那些仍然不愿意放棄的,也顯得分外尷尬。

      不僅是海外觀眾看不過,就連“被特供”的國內觀眾也不買賬——

      今年暑期檔《小黃人》加入了眾多中國元素。

      甚至內地院線版,還多出了一分鐘:

      原版,主角風風光光,功成身退。

      中國版,改成白胡子老頭入獄20年,出來后改邪歸正。

      哪怕連一部人畜無害的動畫片,都還需要為了正確而看齊得更加靠攏一些。

      在這樣特殊化的情況下。

      國內的影迷,如何相信“電影院是一部電影的最佳打開方式”?

      當信任喪失。

      受損的不僅是一部電影。

      而是會將這份不信任,傳到更多的電影。

      今天電影市場的難,自上而下,無一幸免。

      不管是裝都不想裝的爛片扎堆,還是快要交不起租的電影院們,其實都是可以預見的必然。

      早在今年五月,Sir就發現——

      新片延長密鑰,老片下檔重映,將會是今年國產片新的“主旋律”。

      而且大部分都是你看過,且沒必要在電影院重溫的電影。

      這種情況還在繼續加碼。

      現在電影院都有哪些東西看呢?

      中秋檔《還是覺得你最好》,國慶檔《萬里歸途》《鋼鐵意志》《平凡英雄》,暑期檔《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春節檔《狙擊手》《奇跡·笨小孩》《長津湖》……

      以及,去年國慶檔《一點就到家》,前年暑期檔《姜子牙》,大前年春節檔《紅海行動》……

      而如果我們要看到點不一樣的。

      去年引進片還是73部,今年直接減半。

      2019年,國產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票房冠軍——其中引進片數量占兩成,136部,票房占到了四成。

      而今年40部引進片里,三分之一是受眾在14歲以下的動畫片,偶爾出幾部口碑作品,也完全是可看可不看的節奏——

      《花束般的戀愛》去年日本就上了,《唐頓莊園》刪減了六分鐘,《誤殺瞞天記》已經是七年前的老片,還比原版少了二十分鐘。

      電影院里引進片的“時差”和“誤差”。

      或許,正式丈量著我們與世界當下的距離。

      據燈塔專業版統計,今年的觀影人次,已經跌到了2014年的水平。

      而在《林深時見麓》登上熱搜的同一天,還有一條冰冷的消息——

      全國影院營業率不到六成,數量即將跌破7000家,倒退回今年最慘淡的五月。

      不知道還在為引進片層層加碼的人,會不會明白到一個道理——

      觀眾對電影的信心,不是來自一兩部片,而是一整個市場。

      當看電影變成了開盲盒,大概率是可看可不看的爛片,不會有人還抱著做慈善的心態,跑去高風險的電影院受罪。

      這種愈演愈烈的“正確內卷”風潮,最終禍及的,恰恰包括用辱華去黨同伐異的人。

      你們不是要正確嗎?

      那,最近上的這些新片,題材確實都挑不出毛病了呢。

      只不過,它們也不再是電影了。

      而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永遠是那些相信“電影可以是電影”的人。

      是入不敷出,承擔不起鋪租,還得養活員工的影院老板;

      是靠著微薄工資養家糊口,失業了不知道何去何從的檢票員。

      是每一個剛從靜默的學校和小區中走出來,期待還能在電影院里做一場夢的普通人。

      他們沒那么多的時間和心情參與站隊;

      更不知道那么多辱來辱去的陳年往事。

      他們只是想在處處都是非必要的時代,盡力地讓生活有趣一點,講究一點。

      甚至只是“正常”一點。

      Sir無數次想過,結尾應該用何種方式,說出那句過時而正確的話。

      把電影還給電影。

      把藝術還給藝術。

      但是抱歉。

      Sir已經說不出來了。

      在電影被立場取代,你卻還能聽到“這是電影最好的時代”的回聲的環境里。

      我們都在對同一個真相心照不宣,卻避而不談——電影,就像我們為生活裝點的“非必要”。

      你不知道在哪一天,這些曾帶給你美好與感動,曾告訴你生活可以不止這樣的奇觀,會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讓位給不能達成的目標,不會勝利的戰爭。

      也許終有一天,電影院會像很多我們珍視的美好事物一樣,靜悄悄地隱入塵煙,變成一片無人穿行,不見天日的廢墟。

      電影,本來就在一片黑暗中誕生。

      就像賈樟柯所說,電影是一門學習能力很強的藝術。它可以向戲劇和文學取經,那就一樣可以向短視頻,向游戲,向新的媒介學習。

      與其說,我們都在盼望電影的回歸。

      不如說,我們在期待一束更符合理性的光,一種更尊重人性的活法,讓人走出被無知、狹隘、恐懼籠罩的靜默之穴。

      希望這一天,不會來得太晚。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標簽: 阿凡達2 銀河護衛隊 復仇者聯盟 奇異博士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