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今日訊!內娛看不起的窮女人,在韓劇里可吃香了

      發稿時間:2022-09-15 09:49:34 來源: 鳳凰網娛樂

      韓國人又創造歷史了。

      剛剛結束的艾美獎上,《魷魚游戲》連拿兩項劇情類大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


      (資料圖)

      李政宰不僅是艾美獎首位劇情類韓國視帝,還是該獎項亞洲第一人。

      韓劇生產出全球現象級爆款,闖進電視劇屆的奧斯卡,載譽而歸。

      這兩年我們就算看不了正版資源,也總能刷到最熱乎的解說短視頻。

      金高銀新劇《小小姐們》的抖音解說視頻

      民間自發搬運的韓劇看多了,我也就看出經驗了。

      主題高度統一,無非就是階層固化,貧富差異,女性困境。

      主角或多或少,但至少有一位女孩,還得是人窮志不窮的那種。

      窮女孩前期人人犯我,黑化后我犯人人,一拳一個虛偽的上等人。

      夠套路,夠模式,夠流水線。

      然而攔不住韓劇這一招,全世界通吃。

      吐槽國產劇不見窮人的觀眾,不妨換個口味,瞧瞧隔壁韓國。

      正在批量生產窮女孩的韓劇,簡直是在你的爽點上蹦迪。

      今年更是大井噴,6月有《為何是吳秀在》《安娜》,7月有《黑話律師》。

      前腳送完裴秀智、林允兒演的窮女孩,這下又迎來了金高銀的《小小姐們》。

      不僅量多,戲份重要程度也直線上升。

      《魷魚游戲》中鄭浩妍飾演的姜曉,尚是主角團中的輔助位。

      到了今年的《為何是吳秀在》《安娜》,窮女孩升級為獨挑大梁的大女主。

      《小小姐們》,一口氣整出貧窮三姐妹的豪華大禮包。

      韓劇執著于拍窮女孩的故事,不難理解。

      在階級固化的社會中,窮女孩可謂是最底層群體,是比窮男人還矮一頭的存在。

      她們身上烙著最復雜、最激烈、最鮮明的階級沖突和性別矛盾,因此天然就有更強的人物張力。

      秉持著“沒有最窮,只有更窮”的原則,韓劇炮制出一個個出身微寒、不愿安分、甚至不擇手段的女主角。

      她們中有以偷竊為生的偷渡者,有被迫輟學又堅持當律師的學生,有憑借謊言躋身上流社會的謊話精,有一心嫁個有錢人的離婚女人,有給豪門千金當畫替賺錢的小女孩……

      職業年齡各不相同,但都適用一套萬能敘事模板。

      故事大多以女主角的旁白開始,寥寥幾句勾勒出人物特點,性價比極高。

      比如最近風頭正盛的《小小姐們》:

      以及前不久的《安娜》:

      她們起初是極為典型的底層女孩形象,家中貧寒是必備項,父母中至少有一方要么患病要么去世。

      安娜一家三口靠著父親的裁縫店勉強維生,由于母親是聾啞人士,沒少被不懂事的同學歧視。

      不過跟《為何是吳秀在》的女主比起來,她至少雙親尚在,念得起書。

      吳秀在的父親早早去世,由于無力承擔學費,就算她成績優異,也只能高中輟學。

      《小小姐們》的三姐妹即缺錢又缺愛,攤上一對不靠譜的爹媽。

      爹破產了,躲到國外不敢回來,欠的一屁股債全丟給了孩子。

      媽也自私,偷了女兒們辛辛苦苦攢下的錢,飛到國外瀟灑了。

      徒留三姐妹干瞪眼,繼續緊巴巴過日子。

      原生家庭的窮,還會輻射到她們的學業和職場。

      周圍光鮮亮麗的同學、同事和上司,必會隔三岔五對其陰陽怪氣,公開內涵,中心思想匯成一句:窮就是原罪。

      神奇的是,窮是她們的最大特點,也是唯一缺點。

      沒投胎到富貴人家沒關系,她們至少還擁有常人難及的美貌、天賦和運氣。

      《小小姐們》中,小妹是美術天才,憑借一身真本領,考進全國頂尖藝術高中。

      二姐是投資天才,閉眼玩股票都能賺大錢,富婆姑媽視她為財產繼承人。

      能力最平庸的大姐,就算只有兩年制會計系學歷,也能進大公司和常春藤名校生共事,相當于大專生一畢業就拿到四大的offer。

      關鍵她還結交到一位深藏不露的閨蜜,給自己留了20億韓元的遺產。

      自己窮,但親戚朋友都是富婆,還想法設法把錢送給自己。

      看到這里也就明白了,這類韓劇壓根無關現實主義。

      前面鋪墊的所有憋屈,都是為了窮女孩一朝翻身后的延遲滿足。

      窮女孩化身貴族刺客,收割財富和資源,成為當下韓劇最好用的套路之一。

      《小小姐們》的評論區中不乏對此的吐槽之聲。

      不可否認的是,韓劇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就是靠著套路組合拳。

      套路化的原因,在于這些影視劇都是流水線式生產。

      國產劇也被罵過流水線,區別在于一個專業,一個粗制濫造。

      同樣的爛劇本,國產劇拍出來就是全方位無死角的爛,畫面、攝像、剪輯、打光、配樂……基本沒一個能拿得出手。

      換到韓劇,就算劇情一塌糊涂,也能在視覺聽覺上做到賞心悅目。

      所以觀眾罵《小小姐們》,也是罵劇情,沒人說制作層面的不好。

      導致這種差距的,是韓劇對我們而言堪稱降維打擊的影視工業體系。

      只有成熟完備的影視工業體系,才能批量復制作品。

      水平到位,基數上去,精品產出量也就水漲船高。

      韓劇展現的階級沖突、貧富差距、性別矛盾……

      這些放之四海皆能懂的故事,觀眾聽不懂韓語,但也能通過字幕,對其感同身受。

      可以說,工業化的生產,普世化的價值觀,成就了如今韓劇的成功。

      所以《小小姐們》能夠戳中內娛觀眾,還養活了一堆短視頻解說博主。

      韓劇的工業化體系,生產了豐富多元的類型片。

      光數數今年的,就有關注少年犯群體的現實主義題材《少年法庭》。

      拍平凡社畜的生活劇《我的解放日志》,又喪又治愈。

      愛情喜劇《柔美的細胞小將2》,金高銀還憑借該系列第一部提名青龍獎。

      律政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女主角是一位自閉癥律師。

      我們眼中的,“韓劇怎么老怕窮女孩逆天改命”,其實不然。

      只是因為這類劇爽點多,沖突多,易于被切割成短視頻解說。

      解說博主紛紛選擇爽劇,再加上短視頻追劇逐漸成為我們的習慣,信息繭房也就形成了。

      不是韓劇一成不變,而是我們只能看到類似的韓劇。

      一個有趣的發現,《小小姐們》中流傳甚廣的臺詞都是講“窮”。

      金高銀飾演的大姐,說假如自己發大財了,就要買冬季大衣。

      因為“冬裝很容易看出一個人貧窮與否”。

      不少觀眾表示:編劇寫到我心窩子里了。

      還有人分享身邊人的真實經歷,和劇中女主的選擇不謀而合。

      我之前看《安娜》時,印象最深的不是安娜如何逆襲上位,而是她學姐的一番話。

      跟依靠謊言和能力實現階級躍升的安娜不同,學姐踏上了跟眾多打工人相似的道路。

      在大城市漂泊無根,努力工作六七年,也只能租得起首爾幾平米的單間,背光,狹小,逼仄。

      學姐癱在床上,感慨不是一分耕耘就有一份收獲。

      而這些在國產劇中看不到,或者很少看到。

      韓國炮制的窮女孩爽劇,雖然是一口喂給觀眾的糖,但也會借角色之口,諷刺社會現狀。

      寫到這里,突然不想嘲韓國流水線套路了。

      畢竟我們連搞這種套路的機會都沒有。

      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而是百步笑五步。

      《魷魚游戲》拿下艾美獎當天,內娛熱搜上掛著2.2分的《東八區的先生們》。

      前者在吵韓劇不夠格,后者在吵張翰的手。

      引用一句網友評論:吵但沒意義,前者已是定局,后者也是定局。

      不過我還是希望,大局已定只是調侃。

      一切會變好的,哪怕只有一點點呢。

      標簽: 小小姐們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