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最新消息:劉奕君:曾在西影廠抄工資表,跑龍套16年大器晚成,再婚終獲幸福

      發稿時間:2022-08-10 08:56:54 來源: 鳳凰網娛樂

      “表演可能就是我的命運。”

      在被觀眾認可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劉奕君在西影廠抄過工資表,

      在各大劇組里跑過大大小小的龍套。

      只要有表演的機會,他都不愿錯過。

      16年的時間,他參演過50多部的電視劇,均未濺起多大水花。

      明明是北京電影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卻始終等不來一個機會。

      跟他事業同樣走上下坡路的,還有他的第一段婚姻……

      01

      1970年,劉奕君出生在古城西安,家在大雁塔旁邊。

      父母都是科研工作者,家境相對優越。

      劉奕君的父親喜愛電影,也經常帶著劉奕君一同觀看。

      父子倆共乘一輛自行車,穿過西影街巷的巷口,于徐徐微風中,搬兩個馬扎悠然自得地看著影片。

      左一劉奕君

      那時最火的莫過于《延安游擊隊》。

      生性活潑的劉奕君頂著瓢盆,扛著掃帚,帶著小伙伴雄赳赳氣昂昂地穿梭在大街小巷,

      模擬著影片中的游擊隊“沖鋒陷陣”。

      在兒時的歡鬧聲中,一顆演戲的種子在他心中不知不覺地種下。

      15歲那年,劉奕君堅定了演戲的道路。

      他跟著四川人藝的曲國強學習表演,在對方的悉心教導下,本就有天賦的劉奕君成績斐然。

      1987年,不滿17歲的劉奕君如愿地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系。

      成為了張嘉譯,王全安,管虎等人的同班同學。

      同時也成了班級里年歲最少的那個。

      年齡尚小的劉奕君還未褪去嬰兒肥,白嫩的膚色一點也不像陜西走出來的漢子。

      因為一張粉面小生的臉,劉奕君還曾被同學們戲稱為“劉漂亮”。

      但這樣一張白嫩的娃娃臉,卻不怎么符合當年的審美。

      北影教授李苒苒在見劉奕君的第一面,就斷定了他今后的戲路走不遠。

      因為他的臉,太限制他的戲路發展。

      在一堆大哥哥大姐姐面前,還未成年的劉奕君就像個“乖寶寶”。

      無論演戲還是待人接物,總是稍顯青澀。

      劉奕君對此也很無奈。

      有時候為了讓自己壞一點,痞一點,劉奕君還會特意跑到路邊的服裝店,用帽子甩塑膠模特一下,然后迅速跑來,歡快的笑聲傳出去很遠。

      大二那年,專業課成績極為優異的劉奕君被推薦進了《女賊》,飾演男一號。

      這是劉奕君第一次飾演男一號,他打足了十二分的精神,不停地揣摩著人物的性格。

      他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獲得了劇組上下的一致贊揚,拍攝很順利,大家相處的也很愉快。

      劉奕君滿心憧憬著自己的第一部影片。

      然而影片在送審時便被否決了。

      劉奕君的第一部影片最終無緣于觀眾見面。

      那時的劉奕君雖然沮喪,卻還是充滿干勁兒地進入了另一個劇組《落山風》。

      然而沒拍攝兩天,劉奕君便被不明不白地踢出了劇組。

      接二連三的糟心事讓他郁悶了好久。

      似乎冥冥之中,便已注定了他的演藝之路不會那番順遂。

      1991年,劉奕君大學畢業。

      他和老鄉張嘉譯都被分配到了原籍的西影廠。

      兩人一個在財務處抄寫員工的工資表,一個在團委工作。

      彼時的西影廠并不景氣,廠里捉襟見肘,對待影片拍攝便慎之又慎。

      即使要開拍新電影,最先考慮的也是擁有了一定受眾的老演員。

      像劉奕君和張嘉譯這種新人,即使是毛遂自薦,也得不到一個露臉的小機會。

      兩人每每下班回家,總會在路上忍不住的長吁短嘆。

      辛辛苦苦學了四年的表演,卻只能在電影廠做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兩人不免有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落寞之感。

      每天在西影廠,日復一日地抄寫著工資表。

      看著這一眼就望到頭的生活,劉奕君只覺得一股窒息涌上心頭。

      “我可以忍受演戲帶來的一切痛苦,我也可以永遠蟄伏,但讓我干與演員風牛不相及的一個事兒,我做不到?!?/p>

      在這里的每一天,于劉奕君而言都是折磨。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劉奕君只能看著每天下班后的影碟聊以慰藉。

      有時半夜醒來,不知不覺間,竟已淚流滿面。

      后來在同學的介紹下,劉奕君終于得到一次拍戲的機會。

      但西影廠要開職代會,要求全部員工悉數到場,不允許請假不到場。

      劉奕君不愿放棄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機會。

      于是不敢跟領導打照面的他悄悄留下張請假條,馬不停蹄地趕去了拍攝地。

      一個多月后,拍戲歸來的劉奕君乖乖地站在領導面前,不僅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還受到了留單位察看的處分。

      但這一切在拍戲面前,卻又顯得那樣地微不足道。

      02

      1994年,寧波電視臺的臺上偶然見識到了劉奕君的才華,愛才心切的他向劉奕君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面對這樣的邀約,劉奕君心動不已。

      此時他的“難兄難弟”,張嘉譯已經在管虎的處女作《頭發亂了》中初顯身手。

      不甘這樣蹉跎到老的劉奕君誓要為自己謀個前程來。

      但他的選擇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在劉奕君眼里如死水一樣的工作,卻是不少人求之不得的“鐵飯碗”。

      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未來而放棄這樣一份“鐵飯碗”,劉奕君的選擇在父母看來是很愚蠢的。

      但他心意已決。

      任憑父母如何打罵,劉奕君都毅然決然地辭去了工作,懷著滿腔熱忱來到了寧波。

      在寧波電視臺,劉奕君依舊無戲可拍,但至少離那個行業更近了一步。

      他在臺里寫劇本,選演員,統籌執行拍攝任務。

      只要是與演戲有關的任務,他總是一絲不茍的完成。

      謝衍在拍攝影片《女兒紅》時,邀請的執行導演也是劉奕君。

      雖然演員的路線道阻且長,但在編導方面,劉奕君卻多有建樹。

      其自編自導的8集小短劇《漫記人間》,也曾獲得過全國“星光杯”的二等獎。

      如果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劉奕君未免不會獲得更大的成就。

      可他始終忘不了心中的演藝夢。

      眼里心里都是表演。

      尤其看著老同學張嘉譯,張子健都已經混出頭,劉奕君心中的艷羨可想而知。

      按說他的條件也不錯。

      一米八的大高個,長相亦是不俗。

      但可惜就是像沙溢說的那樣,那時并不流行他們這樣的奶油小生。

      反而是姜文的粗礦野性,胡軍的國臉正氣,王學圻的英武帥氣更被導演喜愛。

      “小鮮肉”劉奕君就這樣被排除了在外。

      但他從不是這樣輕易放棄的人。

      在寧波電視臺干了幾年后,劉奕君不再滿足于現在的生活。

      于是他又干了一件大事。

      把好不容易站穩腳跟的工作辭掉,裹著一件軍大衣,大半夜的踏上了北漂的道路。

      綠皮火車駛向一片濃黑的道路,正如他看不到前方的未來。

      到北京后,劉奕君像無數北漂青年一樣,天天蹲在北影廠的門口,像個白菜一樣被人評頭論足,等著有人能把他挑走。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電影市場的變化。

      隨著《永不瞑目》,《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這樣的愛情片的涌現,“小鮮肉”開始逐漸在市場有了一席之地。

      很快,劉奕君等來了一部《中國武警一線尖兵》。

      雖然戲份不多,卻對當時內心忐忑的劉奕君來說有著極大的意義。

      之后在北影廠等戲的途中,劉奕君又遇到了昔日的老同學詹軍。

      詹軍當過副導演,手里也積攢了不少的資源。

      在他的引薦下,劉奕君得以進到《浪漫之旅》的劇組,從此結識了貴人孔笙導演。

      這次的經歷讓孔笙對他的印象極佳。

      因此在籌拍《人鬼情緣》時,孔笙第一想到的就是劉奕君。

      拍這部戲時,劉奕君同孔笙,張開宙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這部戲在當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戲紅人不紅,劉奕君還是不溫不火,始終籍籍無名。

      只要有戲拍,他向來來者不拒。

      為了一個沒幾句臺詞的角色,他可以在40多度的高溫下穿著厚厚的戲服,也可以穿著單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中來回折騰。

      “年輕時候吃的苦不會白吃。有些人堅持下來了,有些人改行了,但改行的人在別的領域也能找到屬于他的快樂。而我,只是在這個領域才會快樂,就堅持了下來。”

      在這個領域不斷蓄力的劉奕君,直到2015年,才終于迎來自己的時機。

      03

      2015年是劉奕君的爆發年。

      《偽裝者》中亦正亦邪,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王天風”。

      《瑯琊榜》中心狠手辣卻又鐵漢柔情的一代梟雄“謝玉”。

      都讓劉奕君第一次嘗到了成名的滋味。

      而他等這一年,已經等了二十多年。

      這一年的劉奕君四十五歲,堪稱大器晚成。

      成名后的日子似乎有些不同,又沒什么不同。

      他的生活依舊樸實、低調。

      去喜歡的早餐鋪子慢悠悠的吃一籠包子,喝一碗粥。

      在人聲鼎沸處感受著這一份喧嘩的熱鬧,觀察著身邊的人生百態。

      有次在出差的路上看到一對乞討的母子,

      劉奕君二話不說為他們買來了附近的牛肉面和炸雞。

      在他的內心深處依舊保持著初心和善良。

      他的生活節奏并未因爆紅而被打亂。

      無非是“以前想接的戲不是那么容易能接到,現在想拍的就可以拍到?!?/strong>

      諜戰劇火了后,無數相同的劇本找上門來。

      甚至有制片人直接放話:只要劉奕君能來,不需要多投入,就能得到天價報酬。

      但是劉奕君都一一婉拒了。

      他比誰都更懂“不能太快,太快一炸就沒了,別那么著急”的道理。

      于是他沉下心來,又為觀眾呈現了《遠大前程》中無惡不作卻又為愛癡狂的“張萬霖”。

      這是劉奕君演藝生涯中自認為最邪惡的角色。

      “張萬霖”這個角色就像陽光也照不透的暗,打從根底便壞了。

      為了演好他,劉奕君著實費了不少功夫。

      那段時間他恍惚間都以為自己跟“張萬霖”已經合二為一。

      一次收工后他無意間看向鏡面,竟有一刻自己都認不出自己來。

      甚至晚上做夢都會夢到自己殺人越貨,無惡不作。

      戲拍完后,劉奕君患上了輕度抑郁癥,治療了很長時間才慢慢走出來。

      雖然反派的角色格外讓人印象深刻,但劉奕君的正面角色也不少。

      他是《功勛》里一心愛國的科研工作者“錢學森”。

      他是《掃黑風暴》里有血有肉的老警官“何勇”。

      他是《生活家》里對妻子多有寵溺的酷總“白友新”。

      他是《開端》里果決干練,頭腦清晰的老刑警“張成”。

      ……

      不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在他的演藝下,似乎都有一種別樣的魅力。

      曾經的經歷讓他無比珍惜自己的每一個角色。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如果因為一時的名氣而飄飄然,認不清自己,

      那么再好的機會你也抓不住。

      劉奕君的爆火絕非偶然,正是這二十年間的沉淀,才換來了如今的“芳香”。

      曾有記者采訪過劉奕君當年是否想過要放棄?

      劉奕君卻果斷地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成長不能拔苗助長,你不可能從春天一下跳到冬天,必須經歷春夏秋冬,第二年,花才能開放。”

      恰似“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strong>

      沒有這些年磨礪自身,就不會有如今的劉奕君。

      厚積薄發的前提,是足夠“厚積”。

      不辜負自己的人,命運自然也不會辜負你!

      04

      跟事業一樣一波三折的,還有劉奕君的感情。

      當年劉奕君一意孤行,在演戲上非要撞撞南墻,撞了南墻也不愿回頭,從此在北京扎了根。

      眼看著劉奕君的年紀越來越大,同齡的人孩子都會打醬油了,劉奕君還在演藝夢上打轉。

      劉奕君的父母著急的不行。

      自古便有“成家立業”的說法,拗不過父母的劉奕君只好“奉命成婚”。

      在父母的安排下,跟圈外妻子成婚。

      婚后第二年,兩人就有了兒子劉怡潼。

      但“北京居,大不易”。

      群演的工作并不穩定,夫妻兩人的生活都是皺皺巴巴,更何況有多了這么小的一個孩子。

      生活處處都需要花錢,劉奕君很快便捉襟見肘。

      沒多久,他便把兒子送回了老家,交由父母照料。

      即使這樣,夫妻倆的生活也是磕磕絆絆。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夫妻倆沒少因為錢的事發生爭執。

      有情也無法飲水飽,更何況兩人只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成的家,本就沒多少情分。

      無盡的爭吵很快耗盡兩人最后的情面。

      這段婚姻來的快,去的也快。

      離婚后,劉奕君爭取到了兒子的撫養權,從此開始帶著兒子艱難度日。

      單親爸爸的日子并不好過。

      劉奕君獨自拉扯著兒子長大,以至于很多年,他都對感情一事避之不及。

      這些年,劉奕君把精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

      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劉怡潼顯然“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一米八五的他比父親更高更帥氣。

      成績優異的他以專業考試全國第十名的好成績考入了父親的母校。

      如今也走上了同父親一樣的道路。

      在父親的保駕護航下,畢業沒多久的他就參演了《鶴唳華亭》,《三千鴉殺》,《劍王朝》,《兇案現場》等諸多作品,表現不俗。

      因為自覺虧欠兒子,劉奕君這些年一直沒有再婚,生怕對兒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直到劉怡潼慢慢長大,開始懂事,劉奕君才考慮起個人問題。

      關于這件事,他并沒有瞞著兒子,父子倆認真的談了話。

      孝順懂事的劉怡潼見證了父親這一路的不易,因此面對父親的詢問,他表示了百分百的支持。

      于是在40歲的時候,劉奕君在朋友的張羅下,跟一個事有有成的女性見了面。

      看到對方的第一眼,劉奕君的臉就泛紅了。

      他不敢抬頭看對方,只能局促地垂著頭,耳邊滿是她溫溫柔柔的笑聲。

      劉奕君對她的印象很好。

      但對方卻不是很滿意他的職業,因為對娛樂圈的固有印象,對方覺得劉奕君很不靠譜。

      但劉奕君從不是輕言放棄的人。

      他從朋友那兒獲得了女方的聯系方式,每日的噓寒問暖以及突如其來的小驚喜慢慢打動了對方的心。

      兩人也早已過了沖動追愛的年紀,經過大半年的相處,終于決定領證結婚。

      再婚后,妻子和劉怡潼相處的很好。

      她將劉怡潼視為己出。

      在劉怡潼備戰中考時,理工出身的妻子甚至陪著他學習到凌晨。

      妻子的全身心付出為劉奕君斬斷了后顧之憂。

      對于妻子的犧牲,他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兩人不久后有了小女兒劉悅琪,

      不僅劉奕君化身女兒奴,對女兒寵愛有加,

      劉怡潼也對這個妹妹多有疼愛,百般呵護。

      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生活平淡卻幸福。

      標簽: 永不瞑目 浪漫之旅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