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投資基金加持下 農田托管規模成倍增長 帶動了農民工返鄉創業 今日熱門

      發稿時間:2023-03-23 10:25:39 來源: 大河網

      陽春三月,春耕正忙。

      河南作為產糧大省,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此之中,越來越多的農業企業扛鼎重任,嶄露頭角。

      如何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田間地頭”?如何讓農業企業更有底氣發展?河南省級政府投資基金有自己的“思考”。


      【資料圖】

      解放人力,1萬畝地只需5名種地人員

      來到位于鄭州高新區的中原糧倉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原糧倉”),一大片辦公區域,只有幾個人在辦公。

      “不是在地里,就是在去地里的路上。”這是中原糧倉董事長李杰形容公司員工的日常。

      成立于2020年的中原糧倉,主要從事大田糧食作物的全流程托管種植及半托管種植業務,主要種植優質強筋小麥、玉米和水稻等糧食作物。和農民打交道是中原糧倉的員工每天需要經歷的事情,在李杰的團隊里,就有四分之一的返鄉農民工。

      土地托管之后,村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家住蘭考縣紅廟鎮土嶺村的村民王守學體會很深。“(托管之后)不用操種田、收割的心了,你就等著分錢就行。”王守學說,土地托管之后,一些村民在村內找了一些零工,既能夠看顧家庭,又能夠賺錢養家。王守學也有了空閑的時間,去縣城看看自己的孫子。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土嶺村村民將土地入股到村集體合作社,村集體合作社把土地托管給中原糧倉。到目前為止,土嶺村土地托管面積超過了1400畝。

      不只是勞動力得到釋放,人力成本也在降低。土地托管之后,規模化種植,加之依靠現代化的農業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我們(中原糧倉)進入之后,一般情況下,1萬畝地只需要5名種地的人員,人力成本降低了很多。”李杰說。

      一些現代化的技術,也節省了許多人力。李杰拿開春給地澆水舉例,10畝地的話,就需要2個人澆灌3天,而且把控不好用量。現在運用卷盤式噴灌機,600畝地只需要2個人作業,噴灌機的流量和時間段定好,就可以噴灌均勻,不會產生大水漫灌、低洼地段存水的情況。

      基金投資后,中原糧倉托管面積翻番

      “有沒有哪家種子公司過去給你們推廣種子時,告訴你這個種子的父本和母本是誰?”李杰有一次給種糧大戶講課時,提到了這個問題。現場150多個種糧大戶,沒有一個舉手。

      “我發現他們對種子公司了解很少,在品種的選擇上,大家都人云亦云。”李杰表示,對種子不了解,以及種田技術滯后,都讓種糧大戶的抗風險能力降低。

      他表示,很多種糧大戶種得起、賠不起,一出現極端天氣,往往沒有相應的保險措施,導致全年“玩兒完”。

      在服務土地方面,李杰提到,中原糧倉以數字農業平臺為依托,提供包含生產資料集采、農機集服、技術集成方案的制訂、糧食統一銷售、數字平臺一站式服務,來解決種糧大戶的痛點。

      隨著中原糧倉的不斷發展,逐漸需要穩定的資金鏈進行支持。

      2022年,河南省返鄉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對中原糧倉拋來了“橄欖枝”。據悉,河南省返鄉創業股權投資基金重點投向河南省內農民工返鄉投資及參與管理的各類企業,以及吸納返鄉農民工就業較多的企業。

      “中原糧倉這種規模的農業標的,其實很難找。”河南鴻博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是這只基金的管理人,該公司的投資總監田健偉表示,從基金管理人的角度來說,農業企業符合這只基金投資標準的比較少。這只基金剛剛成立的時候,投資制造業企業較多。

      “我們會定期溝通,基金投資進來之后,能夠從財務監管、經營風險管理上有一些把控,這對公司發展是好的。”李杰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談及投資中原糧倉的原因,田健偉提到,中原糧倉在土地托管的模式上做得相對成熟,在投資之前已經形成了基礎規模,這種模式值得探索。

      “基金投資后,最直接的影響是提供了資金方面的支持,在投資之后我們其實會對他們的管理進行賦能,并在資源對接方面給予企業一些幫助。”田健偉說。

      據悉,基金投資后,中原糧倉全流程直接托管規模從1.8萬畝快速增長至4.5萬畝,以托管基地為核心,輻射服務周邊糧食種植面積4萬~5萬畝。

      如今,中原糧倉年產糧食近5萬噸,服務帶動糧食產銷近10萬噸,有力帶動了托管種植地區的糧食穩產高產和農戶增收。

      帶動效應,已有不少農民工返鄉創業

      近年來,河南掀起了返鄉創業大潮。2022年10月11日,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第二十四場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專場)提到,2016年至今,全省新增返鄉創業137萬人、帶動就業900多萬人。

      為更好地服務返鄉人員,2017年,河南省財政廳與人社廳安排資金10億元設立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助力中原糧倉的河南省返鄉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則是其2019年設立的二期基金。

      在化解農民工返鄉創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發揮更加積極的支撐作用。河南鴻博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呂振倩提到,一些初創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有限,基金對這些企業進行支持,能夠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瓶頸,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2月底,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基金通過基金直接投資項目達到56個,結合返鄉創業服務平臺及核心企業“1+N”投資模式支持企業超90家。

      可以看到,基金所產生的帶動效應正在顯現。河南鴻博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軒翊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基金的帶動效應主要體現在通過財政資金引導放大投資規模和對就業的穩定與帶動。

      “我們投資了一些企業之后,會引導其他投資機構和銀行等社會資本對企業繼續進行支持。基金也投資了很多吸納就業人員較多的企業,積極響應了穩就業、保就業的相關要求。”趙軒翊說。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