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環球快看:連續30年矛盾糾紛不出村,浙江常山這個村有何“法寶”?

      發稿時間:2023-06-03 22:15:38 來源: 中國網

      “蔡書記,我打算繼續入股,今年再投村里‘共富U大白鵝’項目。”5月31日上午,浙江省常山縣青石鎮和尚弄村低收入農戶鄧水木握緊村黨支部書記蔡永軍的手,表示要將上一年的養鵝分紅作為本金投入村莊發展項目中,在村兩委帶領下,和村民一起共同致富。

      青石鎮和尚弄村,鄭月紅攝


      【資料圖】

      和尚弄村位于常山縣青石鎮中南部,全村面積5.69平方公里,下轄10個自然村,共有329戶951位村民。村雖不大,治理有招,在歷任村黨支部書記帶領下,和尚弄村堅持以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為引領,大力探索“三和”治村模式,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鄉村建設目標,近30年來,村內未發生過一起村民越級上訪事件,成為遠近聞名的民主法治示范村。

      和氣治家,涵養村風

      5月31日上午,和尚弄村村民王芳在丈夫鄭建軍的攙扶下,早早起了床,隨后夫婦倆有說有笑地走向客廳,像往常一樣進行康復鍛煉。

      “如果沒有他,我的命早沒了!”期間,王芳多次念叨著同樣一句話,而口中的他,正是指丈夫鄭建軍。

      2011年10月的一天,王芳騎著電動車從田里干活回家,不慎被村道上一輛飛馳而過的電動三輪車撞倒,連人帶車被沖出好幾米遠。事后經過醫院20多天全力搶救,總算保住了性命,但遺憾的因顱內嚴重受損,王芳一直昏迷未醒。醫生勸鄭建軍,妻子醒來的希望幾乎為零,要有思想準備。

      “舍不得,畢竟相濡以沫這么多年。”在常山縣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待了28天后,鄭建軍義無反顧帶上妻子輾轉杭州、衢州各大醫院,開啟漫長的求醫之路。

      鄭建軍輔助王芳進行康復訓練。鄭月紅/攝

      “醫生說,有可能蘇醒,我就看到了一絲希望。”在蕭山武警醫院治療期間,鄭建軍獨自承擔起照顧妻子的責任,每天堅持給妻子擦身、按摩、換尿不濕尿墊、端屎端尿。在他的精心照顧下,3個月后,王芳終于蘇醒過來,但車禍帶來的嚴重損傷導致她下半身截癱,需要靠輪椅代步。為了讓妻子更好地康復,鄭建軍回家后,專門請來師傅,在客廳安裝上康復器材,每天堅持陪妻子進行康復鍛煉。

      肇事者經濟能力有限,在賠付完25萬元醫療費后,后續的醫療開銷成為困擾這個家庭的一大難題。為了讓妻子得到更好的后續治療,鄭建軍便外出打工,白天到工地做泥工,晚上回家照顧妻子成為多年來的日常,日子雖然很苦,但他毫無怨言。

      點點滴滴的細節,被兒子、兒媳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媳婦吳淑娟在成家后也主動承擔起照顧婆婆的責任,定期給王芳洗漱、換衣,陪她做康復鍛煉。

      12年不離不棄的時光,在家人悉心陪伴下,王芳從植物人狀態蘇醒、拔管到能夠說話,創造出一個個“奇跡”,王芳一家也成為和尚弄村人人稱道的模范家庭。

      好家風涵養好鄉風,好鄉風樹立好典型。近年來,和尚弄村堅持以“尚和”文化為引領,將鄉村治理與村莊發展相結合,從家庭抓起,倡建“尊敬長輩、團結兄妹、夫妻互敬”和諧家風,使該村成為全鎮矛盾糾紛、警情、案件最少的村居。

      和善治鄰,快處糾紛

      在和尚弄村,用村干部的話說,“不是沒有矛盾,而是盡早發現了矛盾,處理了矛盾。”

      “最近對村里各項工作有沒有意見?鄰里之間有沒有糾紛?”5月30日,是“周二下村日”,蔡永軍便早早來到村民家中拉家常,及時了解民情動態,幫助化解矛盾糾紛。

      鎮村干部夜訪農戶。鄭月紅/攝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為確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和尚弄村以村黨支部為引領,將全村劃分為兩大網格,利用“自治+多元治理”模式,將非訴糾紛自我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村里有小糾紛、小隱患、小矛盾,村干部和調解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能當場解決的立即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帶回村委會集體研究共同解決,對村級層面確實解決不了的,及時對接鎮“云和工作室”協同解決,絕不拖延推諉,真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2022年5月,和尚弄村村民徐某打算在村口新建房屋,并沿馬路建造一排石階。由于緊鄰村道口,擔心影響后續出行,此事引起路口六戶農戶的一致反對,雙方關系劍拔弩張,還一度發生口角。

      “你今天建好,我明天就挖掉!”村民林某放出狠話。雙方爭執不斷,如何化解?蔡永軍得知此事后,主動帶領網格員先后三次上門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說服徐某將自家新建石階往內退回60公分,并將老村道進行修建拓寬。不到半個月時間,徐某和林某等人紛紛握手言和。

      “村里工作大事沒有,小矛盾小糾紛不少,化解矛盾糾紛就是要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參與處理多起矛盾糾紛的和尚弄村黨支部委員、村婦女主任黃仕蘭深有感慨,她先后公道處理調解大小矛盾糾紛50余起,在群眾當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和順治村,產業富民

      發展一方,才能穩定一方。

      夏日的和尚弄村下雞弄水庫旁,嶄新的鋼構棚下,一群白鵝“嘎嘎嘎”地歡叫。大棚由和尚弄村以拱墅區結對幫扶資金形式出資建設,用于育鵝苗。

      “共富U大白鵝”項目。鄭月紅/攝

      如何幫助村里低收入農戶增加收入?青石鎮黨委副書記、駐和尚弄村片長朱浩和村兩委班子商議,最終從村里流轉部分土地,用于養殖大白鵝。由16戶低收入農戶參與其中,養鵝所得利潤再返還給低收入農戶手中,提高他們干事創業積極性。目前,第一批1200只生態大白鵝,已經全部以每只299元的價格被預訂,農戶一次性分紅最高達4000余元。

      為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尚弄村成立了“強村公司”——常山河上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并注冊“石宕”等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和之珍選”農副產品銷售平臺,為常山“兩柚一茶”等優質農副產品打開市場。目前,“強村公司”已與常山縣多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美好生活、新白鹿等線上、線下渠道,將常山優質農產品推向杭州、廣東、湖北、海南等市場。

      在省結對幫扶助推下,通過拱墅區牽線搭橋,杭州聯合銀行、聯華華商集團、窩里快購等近百家企業先后認購了和尚弄村“和之珍選”370余萬元農特產品。2022年,和尚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躍至100.4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達3萬余元。

      從省級集體經濟重點薄弱村到如今的“百萬村”,和尚弄村在“三和”治村引領下,正不斷釋放著“治理有效、生活和諧、鄉風文明”所蘊含的能量和偉力,成為村級治理的“生力軍”“樣板村”。(常山傳媒集團 供稿,作者:鄭月紅、李胤、占振宇)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