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天天觀熱點:浙江常山:撤點并校讓教育“進城”

      發稿時間:2023-02-07 11:19:07 來源: 中國網


      (資料圖)

      “今天雖是第一次到新校園,但是能和哥哥一起上學,并不孤單。”2月6日,浙江省常山縣天馬二小新學期開學首日,劉浩與常山縣撤并蒲塘教學點后分流而來的16名新生一起報到。

      劉浩的哥哥劉翔也在該校就讀,雖然學校離家遠了些,但是兄弟倆更有伴了。而這是并校計劃中,學校的有意為之。“以前小兒子在蒲塘讀書,大兒子在天馬二小,每天上下學都要分開接送,費時又費力,現在轉到一起,不僅接送更方便,教學質量也更好,作為家長很開心。”劉浩的父親劉小華高興地說,學校還為“新生”們配備幫教老師,實行“一師一策”“一生一策”。

      在加快城鎮化進程過程中,農村教育質量提升、隨遷子女受教育問題不容忽視,常山縣聚焦規模小、生源少、條件差、質量低的“麻雀”學校——農村教學點,有序進行撤并,促進義務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

      常山縣原共有教學點6個,由于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人數逐年增加、常住學齡人口不斷下降等原因,各教學點生源呈現向中心城區和較大鎮聚集的流動趨勢。為進一步優化城鎮教育資源布局,提高辦學效益和辦學質量,常山縣高度重視、有序落實小規模學校撤并工作。“2022年暑期,我們已經順利撤并富足山、澄潭等3個教學點,2023年我們搶抓春季開學節點,結合家長意愿,按照就近原則平穩有序完成剩余3個教學點110名學生的安置。”常山縣教育局教育科科長徐群英表示,至此,常山縣農村教學點全面清零。

      此次天馬街道蒲塘教學點、芳村鎮前進教學點、招賢鎮溪上教學點3個教學點撤并工作,從1月16日啟動,到1月20日完成,僅用時5天。

      高效撤并的背后,是一系列“暖心”舉措的推動。溪上教學點地處山區,撤并前有一、二、五年級的33名學生就讀,配有5名教師,平均每位教師只帶六七名學生,不僅教學環境差,也浪費教育資源。教學點撤并后,33名學生全部進入招賢鎮中心小學就讀。“我們原來的學校只有一幢教學樓,操場也只是200多平方米的水泥地,學生平時做一些運動,跑跑跳跳很容易摔跤受傷,這邊不但有塑膠跑道的大操場,還有音樂、美術等專業課教室。”原溪上教學點負責人范軍政相告,新學校的優良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招賢鎮中心小學至溪上教學點原先只有溪上村祠堂口一個校車接送點,為了讓家長沒有后顧之憂,放心地把孩子送往新學校,常山縣教育局聯合交通、公安等部門,在大麥塢村新增了一個校車接送點,解決學生上下學困難。“作為家長我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原來孩子要走好幾里地,尤其是下雨天,現在把孩子送上校車等于就是送到了學校,也不擔心會遲到,很滿意。”陳子龍常年在義烏務工,家中只有妻子一人照看,他坦言,在外時心里總是惦記孩子不踏實,只有孩子安全上學,他才能安心工作。

      對體質特異生活不能自理的學生實施“一生一策”,加強師資力量照管,安排老師一對一跟讀、陪伴,讓家長放心;對難以支付校車乘坐和中餐費,但又尚未達到享受資助政策要求的學生,發揮黨員教師作用予以“點對點”幫扶;對因災害、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經濟困難的學生家庭,與當地鎮政府溝通協調,列入低收入家庭、低保戶;對無需校車接送,卻需求就近租房伴讀的家長,提供相關信息服務……對每一位撤并涉及的學生,學校真正做到關懷送到每一家,溫暖送到每一戶。“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當中,我們老師會及時關注這批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會將他們在校的表現及時與家長溝通,讓他們能健康順利地成長。”招賢鎮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段俊說。(常山傳媒集團 供稿,作者:朱燦 占振宇)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