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熱訊:開局即巔峰 好評如潮的《中國奇譚》 為什么突然不行了

      發稿時間:2023-02-07 10:48:00 來源: 嗶哩嗶哩

      原文發布于公眾號:肖恩先生25年

      2023年1月1日,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嗶哩嗶哩聯合出品的原創網絡動畫短片合集《中國奇譚》橫空出世,霸榜熱搜。

      畫面親切,篇章短簡,內容易懂,依然延續著上世紀上美廠“老字號”的味道。


      (相關資料圖)

      短短幾天時間,就在B站斬獲上億播放量。就連隱藏在群眾中間的神秘力量都坐不住了,它們慌了,開始胡編理由舉報投訴。

      仿佛中國動畫崛起的速度,大大出乎它們意料。

      如果說《小妖怪的夏天》和《鵝鵝鵝》是驚艷,那么《林林》和《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就略顯平淡了。

      尤其是《林林》的故事結構,與2020年的英國動畫片《狼行者》太過相似。即便說,神鬼志怪各家有各家的味道,但畢竟別人把故事講得更完整了。

      再往后,大家既不關注,也不討論,好像這部動畫從生活中蒸發了一樣。

      若不是手機推送更新,我差點忘記它的存在。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中國奇譚》害羞似的躲了起來?

      聽我簡單叨叨兩句。

      原因之一,追番難等。

      如今社會發展多快啊,高鐵要快,外賣要快,搶占熱搜更要快。快就是好,好就得快。抓住熱點、爆點猛砸狂磕是運營之必修課。

      誰料《中國奇譚》一周一更,一更僅僅二十幾分鐘。本想養肥等假,在家拉通看,誰料春運都結束了,動畫還沒更完。如今寒假也快結束,孩子們都在趕作業,誰還有心思追動畫片。

      原因之二,期望低于預期。

      第三集、第四集開始,故事變得不那么驚艷。盡管第五集《小滿》靠新穎的剪紙風格拉回一點口碑,但難掀波瀾,熱度一涼,自然群眾就散了。

      要明白,言情懷、談回憶,需建立在持續高火輸出的基礎上,群眾要的是你像口香糖一樣,美味持久,久到離譜。

      更何況,當下全網積極參與“掃黑除惡”,間接導致豆瓣電影評分直接從9.6分跌至9.3分。

      以上兩點綜合來談,不妨適當參考學習奈飛的《愛,死亡和機器人》系列。整個一鍋端,可辣可麻,有鹽有甜,看官自取,還能自發選評心中最佳,鬧的鬧,叫的叫,管好一陣子呢!

      原因之三,第六集的敗筆。

      說他是敗筆,還算抬舉。

      如果您仍關注《中國奇譚》,不妨逛逛貼吧和豆瓣討論區,已然惡評如潮。

      看完此集,感覺導演拍片是臨時起意,即敷衍又草率。整個作品,就像是寫語文題,不理解中心思想;做數學題,沒讀懂題干和條件;讀英語題,沒分清時態和語境。

      表面看來,《中國奇譚》主意在“奇”,但我個人的理解,“奇”必當“奇”,更核心的思想是圍繞“中國”。

      而第六集,頗有宮崎駿混搭新海誠的縫合之味,可拼來湊去仍像個半成品。極力模仿日式動漫,強行清純而敗露油膩。

      更不用吐槽惡心的配音,若被路人聽了去,他一定誤解你寂寞難耐,并提醒你帶上耳機。

      古言有云:華夏故事千千萬,神話奇譚各一半。

      華夏有說不完的神鬼志怪,聊不僅的民間趣聞,自家的故事尚未理解透徹,就急著擺投它族門下,是否過于卑賤,有欠考慮。

      《中國奇譚》,自然先描中國,再添奇譚。哪怕能把我們兒時聽來的“熊家婆背娃娃”的故事拍明白,也比這強。

      創新理應支持,但能創新者必定屬于內行里頂級的天才。而不比誰態度堅決,口號響亮。

      中國動漫,任重道遠,吾輩共勉。

      標簽: 寂寞難耐 豆瓣電影 網絡動畫 舉報投訴 英國動畫 短片合集 家的味道 一周一更 帶上耳機 中國動漫 嗶哩嗶哩 橫空出世 神秘力量 中國動畫 社會發展 2020年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