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資源普查摸清“家底牌” 文旅融合再增新動能

      發稿時間:2022-12-05 16:10:53 來源: 中國網旅游


      (資料圖片)

      中國網12月5日電 近期,自治區文旅資源普查工作克服新冠疫情等影響,歷時一年多圓滿結束,經評審、修正過的普查成果新鮮出爐,內容豐富,技術和模式先進,創新改進分類標準、資源采集與獲取、資源評價、質量控制等工作,成為全國試點和示范。

      本次普查輻射全區5個地級市、22個縣(區、市),形成了“8+1”成果體系,包括寧夏文化和旅游資源分類標準報告、普查技術規程、普查支撐系統及相關培訓材料、普查質量控制報告、文旅資源及相關數據庫、資源分析與評價報告、地圖集、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指南和普查成果平臺共9項成果。共普查登記文旅資源31872個,其中,實體資源26706個、非實體資源3245個,集合體資源1921個,形成了近34GB的數據庫。

      本次寧夏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模式先進、成果豐富、創新性強。在普查模式層面,充分遵循文化和旅游部頒布的《旅游資源普查工作技術規程》基礎上,對普查流程進行了創新優化與改進。綜合運用GIS、RS、知識挖掘等技術,首次采用基于大數據、知識圖譜規則的資源預名錄和推理目錄整編,通過自主研發的資源核查補報系統、采集審核系統下發預名錄,實地進行資源核查、補錄和屬性信息采集,使普查流程便捷化、精確化、高效化,大大縮短普查周期,提高普查效率與精度,并可實現普查數據的動態循環管理。

      普查成果層面上,首次制定了面向文旅深度融合與寧夏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實體、非實體分類標準及集合體識別與評價標準,研發了面向寧夏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的支撐系統,實現了基于大數據的資源預名錄核查補報與信息采集全流程。國內首次設計了資源質量控制模型與方法體系,多維度、多視角對普查結果進行質量控制與檢驗,確保普查成果不重不漏。開展了多尺度文化和旅游資源分析與評價,從傳統專家打分獲取文旅資源本身價值到基于資源開發環境、開發條件的二次評價,創新資源評價方法體系,更科學、準確地揭示資源分布格局與開發利用與保護價值。基于以上成果數據與分析結果,編制了資源分析評價報告、地圖集和開發利用與保護指南,研發了成果集成平臺對普查數據和相關成果報告進行一體式管理。

      文化旅游產業是寧夏“六優”產業之首,普查成果數據和相關報告圖件將在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官網公布、共享,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提供精細化文旅數據支持,為寧夏文旅融合深度發展、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新時期文旅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下一步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將盡快啟動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二期”項目,主要建設寧夏文化和旅游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對“一期”成果進行集成、管理和應用。(馬靈燕)

      標簽: 旅游資源 質量控制 分類標準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