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毛遂自薦是什么意思?毛遂自薦原文及注釋都在這兒!

      發稿時間:2022-12-01 15:26:38 來源: 民企網

      毛遂自薦的近義詞

      毛遂自薦的近義詞有:先自隗始,自告奮勇,自我介紹,自我吹噓

      先自隗始

      1

      拼音:

      xiān zì wěi shǐ

      解釋:

      隗:指戰國燕人郭隗;始:開始。以先任用我郭隗為開端。表示自我推薦。

      出處:

      《戰國策·燕策一》:“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

      自告奮勇

      2

      拼音:

      zì gào fèn yǒng

      解釋:

      指主動要求去完成某項任務(告:表明;奮勇:鼓起勇氣)。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就因著自告奮勇求個恩典,說奴才情愿巴結這個缺!”

      自我吹噓

      3

      拼音:

      zì wǒ chuí xū

      解釋:

      比喻自我吹噓、夸張

      出處:

      孫犁《蕓齋瑣談》:“別人的客氣話,一變而成了自我吹噓。

      毛遂自薦翻譯

      《毛遂自薦》的翻譯:

      秦軍攻擊趙軍,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門客一起去。經過挑選,最后還缺一個人。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可是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

      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幾年了?”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人處在世界上,就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如今,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聽到贊語,這是因為先生沒有什么才能的緣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請留下!”

      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要是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像錐子那樣,整個鋒芒都會露出來,不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于帶毛遂一道前往。平原君終于與毛遂一道前往(楚國)。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說出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楚王見毛遂那么勇敢,沒有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后,待毛遂為上賓。

      毛遂自薦原文及注釋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于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注釋

      邯鄲:戰國為趙國都城。現在是河北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河北省南部地區中心城市。

      使:派遣;支使。

      合從:即合縱。戰國時期,蘇秦游說六國諸侯實行縱向聯合,一起對抗強大的秦國的政策。但后來被秦國范雎的遠交近攻所打斷。

      歃血:古代舉行盟會時,微飲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誠意。

      譬若:譬如。

      穎脫而出:有才能的人得到機會,顯現出來。

      毛遂自薦是什么意思

      “毛遂自薦”意思是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作謂語、賓語、定語,多用作褒義。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毛遂是戰國時代趙國平原君的門客。秦兵攻打趙國,平原君奉命到楚國求救,毛遂自動請求跟著去。到了楚國,平原君跟楚王談了一上午沒有結果。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答應派春申君帶兵去救趙國(見于《史記·平原君列傳》)。后來用“毛遂自薦”比喻自己推薦自己。

      標簽: 毛遂自薦翻譯 毛遂自薦原文及注釋 毛遂自薦是什么意思 毛遂自薦的近義詞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