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孔融讓梨的現實意義有哪些?孔融讓梨的故事看這里

      發稿時間:2022-12-01 15:25:30 來源: 民企網

      孔融讓梨的啟示

      《孔融讓梨》道理與啟示:要懂得謙讓,養成尊老愛幼的習慣,也告訴人們,要互相忍讓,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別人。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于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歲時,他已經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

      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元城(今河北大名縣)縣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俊秀。漢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后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孔融讓梨的現實意義

      孔融讓梨的故事幾乎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必定聽過的故事,而對于孔融讓梨這件事的現實意義許多網友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網友1:

      孔融是專制制度下產生的悲劇。應該批判的是專制制度,孔融不識時務,不曉軍機,敢于譏諷

      朝廷,罪不致死,卻被滿門抄斬。

      書生意氣,批評時政(無論是否正確),不識時務者自古以來就不多,就是因為后果太恐怖。

      所以一些開明的君主鼓勵臣子進諫,從善若流,甚至可以風聞言事。

      孔融讓梨,沒有慷別人之慨,沒有慷國家之慨,批評私德,本末倒置了。

      網友2:

      孔融讓梨是農業宗法社會倫理的必然,因為他們只能從土里刨食,其分配自然會有長幼尊卑。中國歷史是一部王道與霸道交替的歷史,孔融死因是亂世。與西方延續的希臘,羅馬海盜契約社會不同,只有消除內部矛盾才能成為強大的海盜。利益與掠奪成正比。

      網友3:

      合理合法合情的謙讓,這一美德,是屬于全人類的。

      孔融讓梨體現的這一種謙讓精神,人家的本來意思,你要搞清楚。別人有學的不對的,有學壞的,那是別人的事情。屎盆子扣不到孔融頭上。

      這一種謙讓精神,是讓各階層,人人學習的,是讓所有人都學會謙讓,學者謙讓(前提是社會倡導,人人自愿,絕不強迫)并非單邊主義的要求某一小部分人給其他人謙讓。如果是這樣,強制一部分人遵守,那才是強權、特權思維。很明顯,孔融讓梨的精神,本身是號召所有人正確學習的,并不是強制、針對部分人的。這個你弄得清楚嗎?

      只有人人都謙讓,才能有美好的家園,才能有更高的文明。不僅,人跟人要謙讓,人與自然、跟宇宙都是要有謙讓的。

      孔融讓梨的教育可能導致孩子

      孔融讓梨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變得自卑懦弱,不敢正面表達自己的訴求。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資格吃梨,沒有什么大孩子吃大梨子,小孩子吃小梨子的說法。如果用孔融讓梨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會導致孩子的權益被踐踏。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能夠聽到自己的父母對自己說你是大孩子應該讓著點弟弟,他們有可能讓你一道方式告誡孩子,但是從來都沒有想過孩子,也想要擁有這樣的東西。

      就是因為孩子都喜歡,所以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導致孩子不敢去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很多的家長總是覺得自己的教育沒有問題,他們認為那些傳統的教育方式有用的話就來歸結一下孩子,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孔融讓梨和現實社會中的很多事情是有區別的。因為孔融是主動讓出梨,而不是在家長的教育之下讓出梨子。

      好孩子的思想觀念

      如果家長用這種束縛的方式去告誡孩子,會讓孩子有一些心理負擔。小的時候我和弟弟都非常的喜歡吃零食,但是有時候父母買東西買的并不多,所以不夠。這個時候父母就會告訴我說你是姐姐,應該讓著點弟弟。要學孔融那樣,這才是一個好孩子。就是因為這種好孩子的觀念一直禁錮著我,所以導致我有什么喜歡的東西,不敢過多的去索取。

      尊重孩子的意愿

      因為那個時候我被父母灌輸了一個思想,就是弟弟也喜歡,要學會去讓給弟弟。其實現在很多家長也已經慢慢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但也有一些家長仍然秉持著之前錯誤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他們的這種教育從來都沒有想過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影響。希望當今社會的家長能夠正視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不要讓孩子違心的去禮讓別人,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出發。

      標簽: 孔融讓梨的啟示 孔融讓梨的現實意義 孔融讓梨的教育可能導致孩子 孔融讓梨的故事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