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球聚看點】科學教育:打開學生的“智慧天窗”

      發稿時間:2022-12-29 12:18:47 來源: 中國網

      原標題:科學教育:打開學生的“智慧天窗”

      【新學期·新課標·案例】

      在2022年版新課標的引領與指導下,我們通過實驗創新、信息技術融合教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與實施,打開學生的“智慧天窗”,強化學科實踐,以學習方式的變革推動育人方式的變革。


      (相關資料圖)

      改進和創新科學實驗,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初中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除了盡可能提供實驗機會,讓學生親身觀察、動手體驗,還進一步思考如何改進實驗裝置使得現象更清晰、操作更簡便,讓學生在做中學科學,真正愛科學。例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我們利用自制平面鏡成像實驗裝置,通過可翻轉反射面的對比實驗、PC板代替玻璃板探究、可旋轉三平面多角度探究等,讓學生經歷多樣化探究,使學生對平面鏡成像原理、成像特點以及實際問題解決有了更深刻的體悟。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重視科學課程對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功能,關注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通過改進和創新實驗,引導學生大膽嘗試,養成敢于批判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

      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變革課堂教學。隨著數字化轉型時代的到來及其引發的教育變革,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與日俱增,且持續深化。我們聚焦學生核心素養、高階思維的形成,以“技術融學”推進科學教學的變革。立足核心概念的情境創設、概念建構、課后延伸環節,針對難點實驗的觀察、操作、創新環節,著眼關鍵專題的梳理、突破、升華環節,從“體驗、自主、積極思維的角度”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實現學習方式的整體轉變。通過深化信息化評價方式,探索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學前、學中、學后進行差異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發展性評價,以評促學,落實教學評一致性。

      開發實踐性作業,全面提升探究實踐素養。我們創設作業新情景,讓學生經歷探究實踐過程,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教師也可以此檢驗學生的素養培養情況。我們團隊的教師為了解決傳統紙筆作業偏知識本位、重習題訓練、輕實踐探究,弱化過程與方法,忽視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培養等問題,開發了指向素養的6E實踐作業,即挖掘(Excavation)、探索(Exploration)、經歷(Experience)、延伸(Extension)、迭代(Evolution)、評價(Evaluation)。對來源于“課本”“自然”“社會”的實踐作業進行整體架構,將實踐與課本、實踐與自然、實踐與社會緊緊聯系起來,充分挖掘課本中呈現的素材,讓學生深入探索自然和社會現象,全情經歷實踐過程,然后將理論知識適度延伸于社會生活,嘗試迭代原有的實驗器材,創設立體式評價體系并以之貫穿于實踐作業的整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始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努力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培育學生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

      (作者:沙琦波,系浙江省寧波市四眼碶中學特級教師)

      (記者靳曉燕、柴如瑾、楊颯采訪整理)

      來源:光明日報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沙琦波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信息技術 平面鏡成像 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