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環(huán)球播資訊】緩解“秋燥”有妙招

      發(fā)稿時間:2022-11-05 15:53:35 來源: 中國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緩解“秋燥”有妙招(中醫(yī)養(yǎng)生)

      作者 王倩?

      秋季氣候干燥,由于失于水分滋潤,人們常會感覺鼻干、口干、咽干、皮膚干燥。如何緩解“秋燥”呢?

      秋季以干燥為主要氣候特點。“秋燥”可以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于初秋尚熱、有夏熱余氣之時,后者見于深秋已涼、有近冬寒氣之時。

      燥為干澀之病邪,容易損傷津液,造成陰津虧虛的證候,而使機體失于津液滋潤濡養(yǎng),表現為口干、唇干、鼻干、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肺喜潤而惡燥,且外合皮毛,開竅于鼻。燥邪傷人,必從口鼻而入,因此最易傷肺,導致肺津耗傷,宣發(fā)肅降功能失調,甚則傷及肺經,表現為干咳少痰或痰黏難咳,甚則痰中帶血。

      緩解“秋燥”,可以適當增加飲水。但要注意適溫、適量,以溫白開水為宜,過涼或過熱都不適合。多久喝一次水,每次喝多少,要根據個人的體質、出汗量、運動量等情況來定,不是一定要喝“八杯水”,特別是脾胃虛弱的患者,飲水更要以少量、多次為宜。

      緩解“秋燥”,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食用百合、銀耳、枸杞子、雪梨、蜂蜜等滋陰潤燥清肺之品。脾胃虛弱的患者,可以加入蓮子、茯苓、陳皮、山藥等,避免涼潤之品損傷脾胃。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王倩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脾胃虛弱 大便干結 根據自身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lián)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