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智慧田、良種田、示范田……品味稻花香里的“科技含量”

      發稿時間:2022-10-26 09:11:16 來源: 中國網

      原標題:新華全媒+|智慧田、良種田、示范田……品味稻花香里的“科技含量”


      (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合肥10月21日電 題:智慧田、良種田、示范田……品味稻花香里的“科技含量”?

      新華社記者姜剛、水金辰、趙金正

      “這個基地有2000多畝地,我們種植了13個水稻品種,不同品種的水稻成熟期不同,目前已收割200多畝。”在安徽蕪湖市三山經濟開發區中聯智慧農業峨橋示范基地,“95后”新農人王磊在數據調度中心遠程查看田間情況,并向記者介紹基地的秋收進展。

      記者在安徽省多地走訪了解到,今年以來這個省重點實施“科技強農”行動,強化科技支撐,推進成果轉化應用,注重品種選育和栽培模式創新,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涌現出一批智慧田、良種田、示范田。

      據王磊介紹,在他管理的這個基地,田間地頭安裝著自動蟲情測報燈、傳感器等設備。這些設備可以不間斷收集相關農情數據和信息,實時傳送到后臺,進行系統分析、決策。

      記者了解到,根據決策結果,后臺會發送施肥、打藥等田間管理“指令”,基地管理人員據此開展工作。“種了智慧田,畝均成本可節省100多元。”王磊說。

      不僅智慧田不斷涌現,良種田也越來越多。在淮北市濉溪縣,收割完大豆、玉米的人們全力以赴投入到小麥播種中。濉溪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言偉告訴記者,近年來,這個縣以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為契機,引導推動產學研合作,強化種業科技創新,育種成果不斷涌現。

      “今年夏糧實現增產增收,這段時間大豆也取得比較好的收成。”在濉溪縣五鋪農場一塊大豆田邊,副場長陳峰向記者介紹,農場種了約1500畝大豆,其中一半是自育大豆品種,每畝地的大豆產量達300多斤。農場加大優質高產品種研發力度,今年夏糧生產中,八成以上是自育小麥品種,加之推廣應用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小麥畝產量約1300斤,比去年多200斤左右。

      除了智慧田、良種田外,得益于農業科技支撐,一些地方的示范田也取得了好收成。

      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獲悉,這所學校位于合肥市廬江縣的皖中綜合試驗站近日傳來好消息,121畝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種植示范片平均畝產達到1136.4公斤,其中畝產最高1148.2公斤,創下這個試驗站單一水稻品種畝產最高紀錄。

      “好收成來之不易,良種良法配套是‘秘訣’。我們從多方面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把好育秧質量、花期高溫抗逆減災等關鍵環節。”安徽農業大學水稻栽培團隊負責人武立權教授說。

      “通過集成應用一批水稻綠色高質高效關鍵技術模式,與普通田塊相比,示范片氮肥利用效率提高約15%,畝均增效500元以上。”武立權說,“我們將繼續圍繞水稻綠色、抗逆、豐產目標,不斷集成創新栽培新模式,為多種糧、種好糧作貢獻。”

      來源:新華網

      作者:姜剛 水金辰 趙金正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優質高產 高質高效 安徽農業大學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