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天天報道:第四集真的刷新我的認知

      發稿時間:2022-12-25 17:35:34 來源: 嗶哩嗶哩


      (相關資料圖)

      轉自上周長評 因為沒太多人看所以再投一次 只針對前三集(雖然前三集我一點都不滿意)這條評論前半寫于工作日,我趁著晚上有點閑下來的時間去看了一個批評三體動畫的視頻。聽了他的解說感覺有道理,但是還有些地方不能完全說服我的那種。所以我也結合自己之前看原著的體驗還有動畫這幾集的觀感說點自己的看法。在這之前,我要先夸我自己兩句。我對于改編的預言基本不差。我在半年多前一條三體影視劇的視頻下面評論說:如果紅岸能把葉文潔對人類失去信心的原因比較好的還原出來我就給制作組跪一個。殊不知樓下一堆人在吵,狗叫讓我去多讀點書,有人說這層樓里的全是考不上大學的,有罵完我——還不等我有理有據反駁就拉黑我的,還有說我不配給制作組跪的,然后還有好多其他人的罵戰,我那兩周的心情真的比吃了答辯還難受。我只是想不明白對于一個能否還原出原作的問題,各位到底有什么好吵?而且能上升到讀沒讀書我是真沒想到。讀到這里的朋友評一下理唄,我說我的觀點是還原原作劇情很難,這和我讀沒讀書到底有什么聯系?我真的想了好久沒想出來他們噴我的點。我并不介意那些罵我的人,畢竟這個世界上有些nc的確是沒法和他們講道理的類型——動畫的改編已經不用我開口就打了他們的臉,但是一看到關于三體改編作品的罵戰我就賊不爽,真的。明明各位都在希望三體制作方能把動畫甚至電影給整出來,但就是眾口難調,就是一直在吵,又上升到人身攻擊,我想問一句,關于改編的討論,你去跟別人急,真的至于嗎?我不支持全盤肯定或者全盤否定,我只覺得如果能用更發展的眼光來看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或者動畫,其實優缺點都能找出來,因此,試著從兩面去看動畫,和諧交流,真的很重要。誠然,沒有從第一部起拍讓我有些許失望,但因為政治問題拍不出來這情有可原,并不會成為扣分項。以上是我的一些碎碎念,主要還是希望各位能友好交流。以下是我結合看過的一些解說視頻還有自己看過三五遍之后的一些比較獨特的體驗,來談談動畫做得不錯和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注意:本評論僅僅代表個人觀點,與任何組織無關,我也不是純正的二次元,我就一個看動漫的人,并無對制作組或者任何人有偏見。我的觀點和你的觀點是平等的,我也可以聆聽你的觀點,但請不要因為我的評論與你的觀點有差異就開始陰陽人或者各種人身攻擊。雖然我不怕與各位對線,但請維護好評論區和諧,友好交流,我會盡量看各位的評論,如果各位有遺漏的點可以補充。關于前兩集,我的評價是從古箏行動切入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開端,能從一開始就震懾人心。不過史強不是在這個時候出場,原著里面是美國的上校和汪淼在草叢里看,感覺是否有點省角色的嫌疑?這個點我不作褒貶評價,各位見仁見智。然則汪淼的片段確乎是和原著有分歧了。原著里汪淼認為如果史強在他旁邊他會更安心,結果這波捂臉的演繹有點地鐵老人手機…不得不承認那個up主吐槽這個點確實有道理,人設完全搞反了啊,雖然我并不特別介意這個,但確實會有原著黨揪著這個點不放,算是改編的一個漏洞。接下來是葉文潔接受審訊。原著中葉文潔接受審訊的時候是平靜的,沒有波瀾。晚年的葉文潔溫柔而堅定——就連女兒楊冬的死都能坦然接受的那種。在和羅輯談起黑暗森林理論的時候也是很耐心地告訴羅輯好好記著兩條公理,還說“不管怎么樣,我都盡了責任”,其實從這個劇情就可以看出來葉文潔對人類其實心有愧疚吧(個人看法),所以才想告訴羅輯一些什么,把這個理論傳下去,給人類留最后一點希望。但動畫這個形象太像反派了…我的評價是,葉文潔這個人物形象是矛盾的,她既對人類失去信心,又在點燃了黑暗森林的火之后發現控制不了火勢,想要做點什么來挽救。(葉文潔身為拯救派領袖肯定不會是降臨派那種主張全部毀滅的人)很復雜,但是私以為制作組對于葉文潔的人物形象描寫還要下功夫,塑造反派形象,只會給路人留下刻板印象。(看彈幕似乎有路人觀眾產生這樣的想法了)補充一點就是,原著里審訊者給葉文潔看了從審判日號上截下來的數據(好像28個G?),當時葉文潔是震驚的,因為她根本沒想到三體人能傳那么多數據過來。這就可以說明葉文潔對三體的技術其實也不是完全了解,但動畫里葉文潔給人感覺她好像全部都知道一樣,我都有點不知道說什么。能看出動畫不僅刪了劇情,而且在塑造葉文潔的形象上還沒打磨好,就突出了她似乎是人類的罪人一樣…如果這樣的話那第三部程心豈不是要逆天…(程心:勿cue)如果要挽回人物形象,就看后面會不會插敘第一部關于紅岸、eto的劇情了。這方面由于涉及到政治不太好拍,但這并不意味著制作就能全部舍棄了,eto這個概念也絕不會是屏幕里觀眾點一下注釋,看幾行文字就說明白的。說到這點,關于注釋,我認為必要的科普注釋(比如拉格朗日點這種)可以有,但eto真不是給觀眾科普的設定……我還是強調,解構!eto對人類的仇恨情緒不是一天兩天的,是他們見過太多人性的陰暗面,從文?革到寂靜的春天,他們見證了無辜的人們離世,踐踏環境,還有好多好多事件催化了eto的誕生。第一部對于eto還有三體游戲的描寫真的不少,三體游戲的荒涼、詭異感(估計再過一兩集就能從破壁人視角看到),還有eto線下聚會、拯救派與降臨派的對峙以及觀念上的一些矛盾——包括但不限于潘寒、魏成、申玉菲、汪淼等幾位重要人物的劇情線,原著內容都很細。第二部開頭葉文潔和羅輯交代黑暗森林法則,這個點也一定要提到。制作組千萬別省這里的經費——如果還能有插敘劇情。我毫不夸張地說,如果省第一部最關鍵的劇情推動力,只會讓觀眾懵懵懂懂,連三體文明到底什么情況都不知道,這無疑就是給三體ip掉價,三顆星起往下掉…羅輯出場的感覺真不錯,開局那個玩世不恭的感覺出來了(但也只剩這個了)。但城市背景畫風還是太陰暗了,拜托整點亮的好不好!盡管這是危機紀元初,但天空也不是這么暗的吧!那位up吐槽我覺得很對,感覺是套了靈籠的末世背景。原著里對于危機紀元初的一個定義是80年代(黃金年代)的尾巴,所以再怎么說生活氣息還是很重的啊,高樓應該也不是這么多的。而且這個零幾年廣告牌哪里有這么先進啊,看著感覺是賽博朋克2007(草生)…我想我04年出生的是沒見過…第一部中射手與農場主的劇情則被挪到了羅輯上的課里,這個點做的很OK,和第一部關聯了故事,而且立住了羅輯這個時候玩世不恭的態度。鏡頭一轉,破壁人二號墨子家里的墻上透露出了很多信息,讓我拍案叫好,逃亡主義、高邊疆號、科學邊界,很多第二部的片段濃縮,而又不顯得違和,比前面審訊片段把原文直接放紙上感覺好了不少。墨子和智子在視網膜對話的片段做的也很好,智子低維展開的畫面突出了神秘感,氣氛很足,也算是成功的一筆。不過我想懇求制作組別加太多原創,求…原創會搞的節奏太慢,第二部內容我覺得除了支線劇情——譬如章北海最開始登場的部分,北京三戶老鄰居的日常、羅輯的世外桃源生活屬于慢節奏的之外,其他部分真的很緊湊。不必要的話還是別加太多戲,我還想著12集拍完第一二部的劇情。但是看第二集這個護送羅輯的片段我實在沒法想象第二部要多久做完……我想了很久,最后還是認定護送的原創劇情是一個敗筆。原文當中史強對羅輯的態度其實還很認真,從第一次見面在車上就很和氣,確實把羅輯當作是神一樣對待(畢竟面壁者),但動畫的史強顯得很不耐煩,缺失了原文那種對面壁者的敬畏感。而且何必把堵車這個劇情寫這么細呢,有點錢多的沒處花的即視感。羅輯給我感覺話好像很多,看上去一點都不冷靜。原文似乎沒有那么多羅輯的語言描寫,這算制作組的加戲——我不好說這對人物塑造會有什么影響,但最讓人詫異的是eto的高鐵從高架橋上沖向史強的車。這段的目的實在是太明顯了以至于我根本沒法在第一遍爽了之后能再有看的欲望。原著里智子給破壁人的信件任務“暗殺羅輯”有附加條件的:不引起任何人注意。(動畫里也有體現)第一輛撞向羅輯的車的確沒那么引人注意,看著很偶然,但高鐵撞車——還撞個幾公里,實在是離譜到家,就好像eto把他們的計劃直接擺在羅輯面前告訴他:我要暗殺你。最后還搞個eto和羅輯對視,我只能說制作組調動氣氛玩明白了,羅輯分明啥都不知道,然后eto還用眼神暗示,簡直就讓人覺得自相矛盾,給我整不會了艸…羅輯是在危機紀元八年——也就是當前時間線五年之后,在自己的北歐隱居地和薩伊聊過之后才知道,這天在他的城市里發生了51起交通事故,而且基本是不引起羅輯本人注意的那種。各位看官可以對比一下,你們就說高鐵離不離譜,那可是轟動半座城市的事故啊……羅輯如果連這個眼神都看不懂那我就有點懷疑他的智商是不是被制作組強行下線了,后面在聯合國廣場還敢不要任何保衛措施?而且我覺得比起這波速度與激情一般的操作,如果把開車片段換成北京那幾個老鄰居的日常生活會不會更好一點(??我不敢說我比制作組懂——害怕有些要來噴我一下——但張援朝幾位老人家的日常與接下來登場的面壁計劃的緊張感對比,起到的藝術效果應該不會差很多吧。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第三集中對于幾位面壁者的描寫我感覺中規中矩,談不上特別優秀,泰勒、雷迪亞茲和希恩斯都各有特色吧,而且背景上把人物的部分性格表現的不錯。羅輯這個劇情我則是根本無力吐槽……誰說了史強偷看羅輯的日記?制作組為什么要把這段劇情改的這么離譜?史強護送羅輯比羅輯還先睡著我忍,制作組把飛機中途交接把副油箱拋了的劇情給刪了我也能忍,但史強看羅輯的日記直接把史強人設給整沒了,崩的離譜啊這次!史強的任務就是護送,誰讓他去看羅輯的日記啊?編劇有多狗賊我都不想去說,省劇情都不帶這么省的……我對于第二部前半最期待的莫過于羅輯和史強聊起自己的夢中情人的那段劇情,羅輯那個神態,我曾通過我的三體羅輯傳窺知一二,我三還原度幾近百分百,到這個編劇手里倒好,史強不警戒就算了還玩忽職守了是吧?這下倒好,我三還原的全是我們原著粉絲想看的,藝畫在搞互補關系是嗎?下飛機也是,羅輯分明就是被緊緊包圍著送上車,而且車窗完全密封外人是看不到的。車窗透明也就算了,第三人稱視角的凡爾納島居然這么高科技?零幾年的科技點這么發達?撇開這個,羅輯在這里居然還很好奇?他不應該想想自己被送到這是為了什么?還先拍個照,和史強對視一眼上車,我覺得這個編劇就差再貼個速度與激情的標簽了。前半除了三體游戲的內部畫面沒崩,其他的我真想不出可以夸的點。如何形容我的心情呢?大概就是《電鋸人》的電次在最后才知道瑪奇瑪眼里從來沒有過他的那份落寞。我想,藝畫開天對于原著的改編,眼里也沒有過我們原著粉絲。它不考慮我們原著粉絲到底想看什么,卻反而去追求很酷炫的畫面,用傳統到有些爛的劇情突出“燃起來了”(指丁儀做出與原著完全相反的“與智子賽跑”的嘗試)【接下下段】說起這個,展開說一下,丁儀這個人設也崩,不想看的看官就跳,涉及到對《球狀閃電》的劇情概括和內容分析,順便談談我對丁儀的看法。《三體》前傳《球狀閃電》中,丁儀就是一個很隨和的人,整個人都很散,計算的時候在地上鋪滿草稿紙演算,連做夢都夢到西瓜那么大的原子,還親自去把里面的夸克挖出來。他想象力天馬行空,但是個連諾貝爾物理學獎都不屑于去拿的人。他說的一句話我很有印象:“現在的諾貝爾獎就好像一個年老色衰的表子,姿色全無,只能憑著艷麗的衣裳和復雜的技巧取悅嫖客。”就這一句話把他的人設立的穩穩的。我印象中,他只有在和林云進行宏原子研究的時候才認真過一陣子。那時候林云處在球狀閃電武器在臺海戰役中失去作用的悲傷里,丁儀是林云唯一能信得過的人,丁儀認為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偶然中,他通過張教授葬禮后突然出現在墓碑上的量子化墓志銘(一些數學公式)推導出了宏原子的存在可能性,在關鍵的時候點燃了林云快要燃盡的內心。可在這之后,他又顯得很漫不經心,對林云說了一些話,大意是暗示宏原子的威力太大我是管不了的,你自己想怎么辦都沒所謂。丁儀知道能讓林云振作的就只有新的武器,但他也知道林云在武器這方面的天賦和想象力很離譜,宏原子只能成為林云的下一個武器,只是因為他理解了林云對武器、軍隊的執著,才放任她去做。自發現并捕獲宏原子的劇情之后丁儀就一直都很散漫,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好像在完成了捕獲宏原子的成就之后就燃盡了,我思來想去,覺得應該是對林云的一絲情愫束縛住了他。他在和陳博士回憶的時候說,只有林云在他懷里哭泣的那一刻,他才突然覺得自己像個真正的男人。而林云對武器的癡迷或許正如丁儀自己對物理學的癡迷(他把物理學視做自己的情人),大抵是這份癡迷打動了丁儀。然而林云在最后引發了宏聚變,終結了戰爭,自己也量子化消失了。這應該就是丁儀再也沒有那份干勁的原因了。而尾聲里量子化的林云給丁儀送來了一個實體化的相框,則讓丁儀對在另一個世界活著卻不能被看到的林云更難以釋懷。(連讀者都難以釋懷,劉慈欣所有作品里我認為《球狀閃電》結局是最傷感的,那種虛無感甚至超過了《帶上她的眼睛》,在這里瘋狂安利,劉慈欣真的很懂be美學,不能只有我一個人被創死wwww)第一部中汪淼到丁儀家里也看到了林云到相框,汪淼問這個女孩是誰,丁儀說是以前的一個部隊里的朋友,因為一些原因去世了(實際上沒有,林云在量子世界活的很好,但就是這個點很刀,明明以另一種形式活著卻不能被觀察到),汪淼也不多問,只是說一切都無所謂了,丁儀也沒說什么,只是說“一切都無所謂了”。可想而知,丁儀燃盡之后,在面對智子的死鎖的時候,他怎么可能有那么堅定的毅力要完成實驗啊?第二部里丁儀在新聞里表示說加速器是無用功,對丁儀來說,能在基礎科學被鎖死的情況下把可控核聚變搞出來都讓他開心的不行,制作組直接比劉慈欣懂,直接弄個燃起來的橋段,試問《三體》需要這么燃的橋段嗎?第一部的eto經典臺詞“世界屬于三體”,第二部的水滴穿兩千艘戰艦,原著這兩個片段燃就夠了。其他的片段更多的是有些許絕望的氣氛(除了羅輯冬眠剛蘇醒的危機紀元205年和威懾紀元),制作組渲染氣氛不到位是真的。(接上上段末)除了能在一時間爽一下之外,很難找到記憶的點。《三體》出眾的文戲在前面三集沒有體現出來,這或許受制于第二部前半的劇情,可以接受。但人設崩塌我是真的無法接受,感覺自己突然就對這個角色很陌生,除此之外就連背景都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開幕的廢土陰暗風到這一話直接晴空萬里,是分鏡畫師上兩話如同梵高精神分裂一般畫出未來的大低谷場景嗎?看了我只能連連搖頭了。緊接著又是一大段密集信息,古箏計劃的行動組分析數據的部分看著挺炫的,但實際上還是犯了那個毛病:該交代的背景不交代,用文字去替代。這對原著觀眾沒所謂,路人呢?給路人看文字注釋,我的評價是路人不如去看原著(合著這是給原著做另類宣傳了),如果什么重要的背景都這樣交代,那看動畫意義又何在?我做個比較悲觀的預測:后續1379號監聽員不大可能會出現了,而活在臺詞里的汪淼也很難說……第三集這個時長也一言難盡,故意卡在面壁計劃開始之前,為什么不像第一集36分鐘,多7分鐘交代完前面的背景直接到羅輯被宣布成為面壁者……我感覺我都寫不動了,本來還想配幾張原著的圖片,現在都不想搞了,這個改編看得我心累。如果藝畫做的是其他動畫那這一切都在能接受的范圍內,可這是三體,是影響了中國少說十年的科幻作品,從06年第一部出版,到17年我的班上還有同學在分享這部作品,試問藝畫這么改編對得起我們粉絲嗎?文戲沒看出苗頭就算了,又強行加這么多觀眾沒想過看的,白蓉呢?羅輯的真實的情人,她的片段也只有夢里才有。我想如果照這個方式去做,我想看到的片段估計也只有夢里才有了……絮絮叨叨這么多,可看到了評論區的兩極分化,依舊心里不是滋味。我已經盡力去發現動畫的優點了,可動畫在改編上不遵循原著,我很難受。說心里話動畫版更像是同人作,連《我的三體》還原程度一半都不一定有(按出的三集來看)。評分走勢看也明白,藝畫這次聯合這么多金主,做出來的成果,粉絲也是明顯不買賬,給人感覺就是宣發做到位,流量引到位,粉絲怎么看無所謂。我對藝畫公司沒有成見,畢竟是做了靈籠的大公司,可是這改變不了它毀了三體原作的事實,我以上指出的點,各位可以去看,原作里都有。我寫這篇評論的時候也是根據我的記憶來的,完全沒看原作,我對《三體》的敬畏足以讓我記住原作中的很多細節。正是因為想起來這么多細節,我才在看完動畫之后感覺動畫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很多,原作黨想要的沒做出來,至少前三集是不合格的。希望我的評論能被人看到,我打的分是有理有據的,結合原作和個人觀感。也希望我的評論能吸引到路人粉絲去看看原作,真的該去看看。如果我的評論有遺漏的地方歡迎補充,要討論問題的話請友好交流。(以下這段為個人碎碎念,不想看就可以直接翻出去)

      劉慈欣連續十年中國科幻銀河獎不是白拿的,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把劉慈欣所有作品都看看,一套就八本(包括一本科幻評論集),基石叢書這套比較全(主要這個封面我真的很喜歡,黑色背景讓人看到了浩渺的星海),但沒收錄18年的《黃金原野》(這個短篇在《十二個明天》里有,寫的也很引人深思,和《中國太陽》的主題“生存與發展”高度契合)長篇《三體》三部曲不多說,神壇級別的作品。《球狀閃電》是三體前傳,劉慈欣be美學代表作(雖然《帶上她的眼睛》也很優秀)描繪的球狀閃電真的很浪漫。《超新星紀元》,只剩下12歲孩子的世界,架空背景,劇情很跳脫、自由,所有劇情看似離譜實際又很合理。短篇的話各位應該會在一些十多年前的科幻作品集能找到一些,我個人強推《鏡子》《全頻帶阻塞干擾》《詩云》《思想者》《帶上她的眼睛》原版、《地球大炮》(劇情直接接《帶上她的眼睛》)《中國太陽》《贍養上帝》(《贍養上帝》還出了漫畫,Bilibili漫畫就有)。總之,作為劉慈欣的粉絲,我真的很想跟各位多分享一些劉慈欣的作品,別看他只是個電工啊,他寫出來的長短篇都很有特色,把近二十年的科幻題材寫了個遍,真的恐怖,強推!!!另外再推薦一下郝景芳,也是雨果獎的得主(16年靠短篇《北京折疊》異軍突起斬獲雨果獎。《北京折疊》這篇科幻迷應該看一下,中國式賽博朋克2077,同樣也是階級分化的產物,很難不聯想到我最近看的邊緣行者)中國女科幻作家的代表,文筆也不錯,代表作《流浪蒼穹》也是我很喜歡的中篇小說(同樣是be美學,今年年初剛看完已經被創死了)。她的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看著不那么科幻,在短篇里體現的尤為明顯。能感覺到她寫的很富有想象力,有些甚至讀出了一絲童話般的感覺,你甚至能找到一絲奇幻色彩,她的無類別文學還是挺有意思的。

      我書桌上其他的短篇集各位就簡單做個參考,其實我還有幾本沒擺上桌。(三體第一部英文版我甚至給整不見了艸)但這幾本就是我作為一個科幻迷看過的作品吧!如果有看到這里的觀眾也給我推薦一下你們看過的作品吧!(雖然你們安利的我大概率會像余華被莫言安利的書一樣擺在桌上從來不看哈哈哈哈哈哈哈)有想法歡迎各位友好交流!

      標簽: 球狀閃電 基礎科學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