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俄羅斯龍報網】中國華南地區發現中更新世早期大型哺乳動物群化石

      發稿時間:2023-06-16 16:56:44 來源: 中新網廣西


      (資料圖)

      刊于5月11日俄羅斯龍報網;美國僑報網

      中新社南寧5月10日電 廣西民族博物館10日介紹,近日,該館古人類研究中心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發表論文,公布廣西崇左巖利洞新發現中更新世早期大型哺乳動物群化石綜合研究成果。巖利洞出土的哺乳動物化石為研究中國華南動物群演替提供了重要依據。

      初步的鈾系年代測試結果表明,巖利洞哺乳動物群化石其年代距今約60萬年,基本完成從早更新世向中更新世動物群的更替,這極有可能是中更新世氣候轉型事件影響的結果。

      中更新世氣候轉型事件,發生在大約120萬年至70萬年前,是一次全球氣候系統的重大轉型事件,主要表現為全球氣候系統的主導周期由4.1萬年轉變為10萬年。此后,全球冰量顯著增多,海洋表面溫度下降,陸地干旱化程度顯著增強。

      中更新世氣候轉型事件對陸地哺乳動物的影響,一直是中外學界研究熱點。但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缺乏有精確年代限定的中更新世早期哺乳動物群化石。

      論文第一作者、廣西民族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姚艷燕介紹,雖然在中國南方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但已發現的中更新世動物群大多局限在中更新世中、后期,處于中更新世氣候轉型時期的動物化石稀少。迄今為止,學界對中國華南地區中更新世早期動物群的演化知之甚少,中更新世氣候轉型事件對哺乳動物演化影響的研究一直是一個薄弱環節。

      巖利洞哺乳動物群化石包含21個種屬,動物群中不存在新近紀孑遺種類,如爪獸、乳齒象、丘齒鼷鹿和雙齒尖河豬,缺失大熊貓小種/武陵山種、扶綏犀、山原貘、桑氏碩鬣狗等早更新世常見種屬;出現了中更新世常見的劍齒象、裴氏豬、小豬、中國犀、中國貘,其余大部分為現生種屬。

      論文通訊作者、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王偉介紹,該論文以廣西巖利洞遺址中獲得確切年代的中更新世早期動物化石為研究對象,與巖利洞周邊地區早更新世以來的哺乳動物群進行對比,分析動物群演化與更替規律,探索華南地區動物群演化與中更新世氣候轉型的關系,填補了這一研究的空白。(完)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