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資產負債兩端向好 上市險企“期中成績”料同比改善

      發稿時間:2023-08-16 10:23:13 來源: 中國網理財

      目前,A股已進入中報窗口期,上市公司業績成為關注焦點,保險板塊的中報也將于8月下旬陸續公布。業內人士認為,由于負債端回暖,同時上半年權益投資環境有所改善,A股上市險企上半年業績預計向好。展望全年,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壽險需求處于復蘇階段,看好行業基本面逐步回暖帶來的板塊階段性行情和長期配置價值。

      負債與投資均回暖

      截至目前,五家A股上市險企均未發布關于中報業績的相關公告。8月24日,中國人壽將打響發布上市險企中報第一槍。


      (相關資料圖)

      負債端方面,回暖是上半年行業的主基調。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達3.21萬億元,同比增長12.55%。值得注意的是,該增速接近2019年上半年保險業高速發展階段。

      具體到A股五大上市險企,上半年,五大險企共攬保費1.71萬億元,同比增長7.5%,且五家險企均為同比增長態勢,且增長率都超過5%。有業內人士表示,上半年五大險企保費收入保持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主的儲蓄型保險產品的火熱。今年以來,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行,而保險產品以穩健安全的特點獲得消費者青睞。

      投資端方面,相比去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主要指數表現均強于2022年同期。分時段來看,今年權益市場二季度整體表現弱于一季度。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趙然認為,險企上半年總投資收益率預計較一季度回落但同比仍有改善。“資產端回暖預計推動今年上半年上市險企歸母凈利潤較快增長,但二季度環比一季度增速預計收窄。”國泰君安非銀金融團隊表示。

      會計新準則影響待揭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日起,上市險企開始實施《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簡稱“新金融工具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簡稱“新保險合同準則”)兩個新準則。

      業內人士表示,新保險合同準則要求保費收入分期確認并剔除投資成分,將導致上市險企特別是壽險公司的營業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可以更真實地反映保險公司的實際收入水平和險企的經營成果。

      分析人士認為,新金融工具準則下將更多的金融資產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投資資產及其收益將更充分及時地反映資本市場變化的影響,市場波動會直接造成利潤波動增大。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整體表現要更好,今年上半年上市險企投資收益情況或好于去年同期。不過,海通證券研報預計,由于2023年起上市險企正式切換新會計準則、二季度股市表現偏弱等因素,上市險企2023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增速或面臨一定壓力。

      基本面復蘇邏輯不變

      日前,五大A股上市險企均已披露今年前7月保費收入情況。整體來看,今年前7月,五家A股上市險企共計實現保費收入1.89萬億元,同比增長近8%。其中,壽險7月單月保費繼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

      7月31日后,上半年“扛大旗”的預定利率為3.5%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正式落下帷幕。展望下半年,保險行業負債端雖然面臨短期壓力,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全年無需過度擔憂。

      信達證券分析師王舫朝表示,產品切換后保費短期波動或難以避免,但是整體停售影響更多需要站在產品自身發展邏輯和節奏去判斷。“我們認為,儲蓄型、保障型等代表性險種具備的儲蓄和保障屬性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具備較為難得的逆周期屬性,長期利率或逐步下行和銀保渠道的發展等因素有望推動儲蓄型保險需求持續提升。”

      (責任編輯:譚夢桐)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