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多家銀行調整函證業務 約化數字化成趨勢-焦點熱議

      發稿時間:2023-02-14 08:11:41 來源: 中國網理財

      近日,多家銀行公示函證業務新要求,對銀行紙質函證業務實施集中處理,采取由各一級分行集中受理及回函的模式。


      【資料圖】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的核心程序之一,規范銀行函證回函工作,有利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風險。

      實施集中受理

      近日,浦發銀行發布銀行詢證函業務公告顯示,由各一級分行集中受理及回函,其他網點機構不再受理銀行詢證函業務。此外,根據公告,該行接受會計師事務所郵寄和經授權的注冊會計師跟函兩種函證方式,不受理被審計單位直接提交的銀行詢證函。

      據了解,銀行函證及回函,是注冊會計師在獲取被審計單位授權后,直接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出詢證函,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所收到的詢證函,查詢、核對相關信息并直接提供書面回函的過程。

      自去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相繼宣布調整銀行函證業務。比如,工商銀行于2022年12月30日發布公告稱,該行自2023年1月1日起實行函證業務集中處理,紙質詢證函業務由一級分行函證服務團隊集中處理。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銀行也于2022年底宣布將實施函證業務集中處理。部分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在近期亦有相關公告發布。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2月9日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1月31日,已公示實現銀行函證業務集中處理的銀行共3713家,包括24家全國性銀行,以及全國36個地區的3689家地方法人銀行。

      從調整內容來看,不少銀行表示,其他營業網點不再受理紙質函證業務,改為由一級分行集中受理機構進行集中處理的模式,會計師事務所需將來函寄送至被審計企業開戶行所對應的一級分行受理機構。此外,在相關公告中,對紙質來函的格式規范也有一定要求。

      對于調整原因,部分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是為防止銀行函證寄件及回函風險。浦發銀行客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紙質函證的周轉處理時間較慢,且在郵寄過程中存在一定風險。

      推動電子函證業務發展

      在實施紙質函證業務集中處理的同時,相關部門及銀行也在不斷推進電子函證業務的發展。

      比如,中銀協與中注協合作牽頭搭建了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于2021年11月投入業務運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18日,已有25家銀行、162家會計師事務所接入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

      不少銀行也探索自建電子函證平臺。比如,工商銀行推出函證e信,浦發銀行依托該行網銀系統開發電子化函證業務。在辦理條件上,使用銀行的自建電子函證平臺大多要求會計師事務所、被審計單位開通銀行企業網銀。

      和紙質函證業務相比,電子函證業務較為快捷、安全、高效。比如,工商銀行表示,在電子函證模式下,函證業務內部處理流程從10個工作日縮減為至多48小時,并且函證流程可追溯。

      此外,為規范銀行函證業務發展,相關部門也出臺一系列通知、文件。比如,2022年底,財政部、銀保監會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銀行函證規范化、集約化、數字化建設的通知》。其中提出,各會計師事務所和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遵守有關要求,按照規范的函證內容、格式和程序處理函證業務,加強函證過程控制,提升函證工作質量,實現銀行函證業務規范化;集中辦理銀行函證業務,完善流程、加強管控、堵塞漏洞,確保函證信息質量;鼓勵具備條件的會計師事務所和銀行通過銀行函證平臺開展數字化函證,有效提升函證效率和效果等。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函證是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的核心程序之一,銀行函證回函對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識別財務報表錯誤與舞弊行為至關重要。規范銀行函證回函工作,有利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風險。

      (責任編輯:張紫祎)

      標簽: 業務發展 銀行業金融機構 注冊會計師 核心程序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