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美記者爆料美國策劃炸毀“北溪”管道文章發酵 輿論稱美有破壞動機_全球微速訊

      發稿時間:2023-02-14 08:09:10 來源: 北京日報

      2月8日,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在網上發文稱,美國總統拜登與美國國家安全團隊經過長期謀劃,下令于2022年9月26日引爆了事先安放的炸彈,炸毀了“北溪”天然氣管道。此爆料消息連日來持續發酵。


      (資料圖片)

      前英國《衛報》記者喬納森·斯蒂爾指出,根據美國總統拜登去年2月發表過終結“北溪”的言論來看,西摩·赫什這篇爆料文章很可信。

      前英國《衛報》資深記者 喬納森·斯蒂爾:我認為這篇文章很可信,問題是只有一個信源,我們希望能看到更多信源。但赫什說他的消息源很可靠。這位消息人士有關于謀劃襲擊“北溪”行動的一手信息,所以我認為很可信。我推測他試圖找其他消息源,但沒人(愿意出來說)。

      英國新聞頻道主播 尼爾·奧利弗:赫什是一個嚴肅且可信的作者。

      前英國《衛報》資深記者 喬納森·斯蒂爾:是的,他寫過1968年越南美萊村慘案,還揭露了美軍虐待伊拉克囚犯,所以他的口碑是不錯的。

      斯蒂爾表示,他認為文章可信的另一個根據是,炸毀“北溪”誰才是最終受益者?顯然不是俄羅斯,而是美國。

      前英國《衛報》資深記者 喬納森·斯蒂爾:美國想把液化天然氣賣給歐洲,美國的大公司想在歐洲獲取更高的銷售額。

      獨立新聞媒體“灰色地帶”記者阿倫·馬特近日在與美國《福克斯新聞》直播連線時指出,在破壞“北溪”管道這件事上,美國有動機。

      獨立新聞媒體“灰色地帶”記者 阿倫·馬特:美國有動機,美國長期以來試圖阻止“北溪-2”項目。因為赫什的文章指出,美國認識到,如果“北溪-2”投入使用,將使得美國對俄發動代理人戰爭更加困難,因為德國不愿意切斷來自俄羅斯的廉價能源,所以美國的解決方法就是炸了“北溪”。

      12日,歐洲議會議員貢納爾·貝克在接受俄羅斯《消息報》采訪時表示,美國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是為了徹底切斷俄羅斯與德國等大多數歐洲國家的經濟聯系。貝克指出,出于戰略原因,美方始終致力于破壞俄歐在能源等方面的緊密聯系。而此次對“北溪”管道的破壞正是相關態度的集中體現。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高晨晨

      標簽: 消息人士 天然氣管道 新聞媒體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