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頭條:債基也能“跌麻”?發生了什么?基民如何操作?

      發稿時間:2022-11-18 10:11:22 來源: 華夏基金

      來源:華夏基金


      (資料圖片)

      本周以來,關于債市巨震的討論絡繹不絕,固收類產品遭遇無差別“攻擊”,“債基、理財凈值大跌”的新聞一度沖上熱搜。

      截至11月16日,萬得短期純債型基金指數經歷了罕見的“七連跌”,累計回撤約0.3%,差不多抹平了過去三個多月的漲幅……(來源:Wind,截至2022-11-16)

      這就讓不少基民,尤其是短債基金的持有人大為不解:

      我買短債基金就是圖個安全、日常“閑錢”理財,為什么收益率也不高,還能出現虧損?接下來怎么辦?我還能持有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理解:短債基金到底是怎么賺錢的。

      1、短債基金是怎么賺錢的?

      短債基金屬于純債券型基金中的一種,沒有股票倉位,主要的投資方向就是短期債券,也就是指那些剩余期限不超過397天(含)的債券資產。

      簡單來說,其投資收益大致來自兩部分:

      一是利息收入。

      就是根據債券票面利率計算的持有債券的應得利息,除非債券發生了違約,這部分屬于固定收益。

      比如說買入一只1年期的債券,票面金額100元,票面利率是4%,那么持有一年可以獲得的利息就是4元,1年到期了還能收回100元的本金。

      所以,債券基金經理的投資目標就是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尋找收益率更高的債券,以提高利息收入。

      二是債券價差收入。

      就像股票可以在交易所實時成交一樣,債券在到期前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轉賣給其他人,所以債券的“市場價格”也會有漲有跌,并不一定等于票面金額。

      比如說某只債券是99.5元買來的,現在它的成交價格漲到了100.5元,這1元的價差就算是持有人的收益了。

      ——那么,債券價格的波動和什么有關呢?

      答案就是市場利率

      簡單來說,市場利率水平上漲,債券價格下跌,反之亦然。大致如下:

      這一現象本質上還是供需關系導致的。舉個夸張點的例子:

      假設年初的市場利率是5%,A公司按5%的票面利率發行了一張100元面值的債券,投資人以100元/張認購了。

      幾個月之后,市場利率變成了8%,意味著投資人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到收益率更高的債券,對A公司債券的需求下降,便會選擇賣出。

      賣的人多了,拋盤大,債券的成交價自然會下跌了。

      專業的債券基金經理會觀察市場流動性、分析宏觀數據和政策,對未來利率走勢進行研判,盡量做好波段高拋低吸。

      此外,債基還有一部分收益來自加杠桿

      簡單來說,就是把債基持倉的債券A質押出去,借入資金,做一筆債券正回購,再將融入的錢買入債券B,只要新買入的債券B帶來的投資收益比融資成本要高,就能獲取超額收益。當然,杠桿是把雙刃劍,用對了是提高收益,如果遇到熊市,虧損也會更多。

      2、短債基金本月為何出現集體回撤?

      明白了短債基金的收益來源,再去理解它的階段性虧損就相對容易了。

      如下圖所示,本月以來國債收益率大幅上行。

      (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2.1.1-2022.11.16)

      10年期中債國債到期收益率從月初的2.66%沖高至目前的2.83%,僅11月14日單日就調整了10個bp,創下了2016年以來單日調整的最大記錄。

      而短端的調整更大,1年期中債國債到期收益率從月初的1.75%向上陡升突破2.2%。

      信用債也隨之出現大幅調整,債市情緒來到冰點。

      (來源:Wind)

      市場利率上行、債券價格下跌,以債券為重要投資品種的固收類理財和債券型基金的凈值自然也會受挫了

      ——近期利率為何上行?

      其一是因為政策端超預期。

      隨著防疫政策的邊際優化,疊加“穩地產”政策加碼,市場對于未來經濟發展信心有所提升。在股市行情表現較差時,部分避險的資金會流向債市。而一旦股市情緒轉暖,疊加目前A股、港股整體處于低位,部分資金可能會“賣債買股”,使得“股債蹺蹺板”效應顯現。

      其二是因為流動性邊際趨緊。

      此前債市似乎過早開始交易降息降準的預期,但近期央行操作穩健,導致市場預期落空。隨著銀行同業存單和MLF大量到期,疊加“雙十一”期間備付金凍結,資金利率邊際上行,使得流動性短期承壓。

      其三是市場恐慌情緒的影響

      由于上述原因,部分投資者選擇主動調倉,可能引發“踩踏式調整”、拖累產品凈值,而產品凈值的下跌進而引發了普通投資者及金融機構的贖回行為,呈現出來產品凈值下跌—贖回—拋售—產品凈值下跌的負反饋。

      但展望后市,盡管債市偏弱的情緒短期可能延續,我們也并不需要過于悲觀

      首先,當前對債市擾動最大的是流動性沖擊,但從歷史上來看,流動性沖擊后央行一般會加大資金投放穩定預期,進而市場情緒有望逐漸平穩。

      比如今日早盤,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資金1230億元,接近前日630億元凈投放量的兩倍,主要資金利率應聲回落。(來源:財聯社)

      其次,當前市場利率還不具備大幅抬升的可能性。一方面,前期社融數據不及預期,融資需求的企穩還需要適宜的流動性支撐;另一方面,在經濟復蘇的進程中,疫情和房地產形勢都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央行貨幣政策暫不具備轉向的基礎,還存在相機發力的可能性

      本次調整主要是情緒面推動,以短期影響為主。光大證券認為,當下這種市場緊縮預期過度發酵之后,后續的行情修復機會反而值得關注

      (來源:Wind、新京報、申萬宏源證券、光大證券)

      3、短債基金還能長期持有嗎?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本次國債利率上行在歷史上到底處于什么水平:

      (來源:Wind,2015-1-1至2022-11-16)

      由上圖可知,這兩個黑色箭頭所處的階段,的確屬于債券的熊市,對部分投資人來說可能要考慮階段性回避。

      但結合本輪調整的幅度和接下來的市場預期,債市持續性走熊的概率并不大,無需過于擔憂。

      而且,如果我們去觀察過去十來年,短債基金整體vs債市vs股市的年度收益率便會發現:

      (來源:wind,統計區間:2010-1-1至2021-12-31)

      1)相較于股市的大起大落,債市的表現長期來看是比較平穩的;

      2)即便是債市表現不佳的年度,短債基金指數也從未出現過年度級別的虧損。

      究其原理,可能是因為短期純債基金持倉債券的到期時間短,所以價格波動相對更小,風險相比同為債基的中長期純債基金更低,即便受到債市波動的影響,凈值在短期可能出現回撤并且虧錢,但隨著持有債券的逐步到期兌付,只要沒有出現“暴雷”的情況,由于市場波動造成的短期凈值下跌也有望得以恢復

      舉個非常簡易的例子:

      小挖買入了一張1年期票面金額100元,票面利率3%的債券,買入時的市場價格是100元。

      但由于市場利率上行,這只債券的市場價格一路從100元跌到99.5元、再跌到99元,小挖此時就出現了浮虧。

      但一旦債券到期,發行人只要沒有出現違約,小挖就可以拿回100元本金和3元利息,一舉收復失地而且還實現了盈利。

      統計萬得短期純債型基金指數的歷史表現可知:

      2011年至今,萬得短期純債型基金指數經歷了多輪牛熊周期,累計實現收益率52.08%,年化收益率達到3.7%。(來源:Wind,統計區間2011-1-1至2022-11-16)

      而持有1個月、3個月、6個月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分別為88%、93%、97%,而持有1年、3年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可達100%

      (來源:Wind,統計區間2011-1-1至2021-12-31,滾動回測統計區間內持有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3年的收益率,收益率大于0即為取得正收益。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取得正收益的次數/總回測次數)

      由此可見,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一環,短債基金的確是可以考慮適當配置、長期持有的產品。

      事實上,債市調整至今,悲觀預期與恐慌情緒已經得到了較好釋放。

      比如今日,國債期貨就得以修復,全線反彈大幅收漲,10年期主力合約漲0.52%,5年期主力合約漲0.31%,2年期主力合約漲0.16%。(來源:Wind)

      在低位考慮割肉似乎不太明智,因此,如果你手上的短債基金沒有出現“暴雷”,那么不妨耐心持有,等待它的凈值修復

      那么如何粗略判斷是否“暴雷”呢?我們需要弄清楚市場波動帶來的回撤的大致幅度。

      截至目前,近10年Wind短期純債型基金指數單日最大跌幅是0.29%,區間最大回撤是1.24%,而修復這一回撤的天數是128天。(來源:Wind,2012.1.1-2022.11.16)

      因此,如果單日跌幅接近一個點甚至以上,或者一段時間連續回撤達到2-3%,那么就說明基金可能“踩雷”了或者管理出現了問題,需要仔細查看基金季報等公開資料、與理財經理及時溝通了解基金的運作情況,考慮抽身進行基金轉換。

      畢竟對債基而言,時間真的是熨平波動的良藥。

      (責任編輯:葉景)

      標簽: 基金指數 基金轉換 基金季報 基金整體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