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匯豐晉信基金
沉寂許久的醫藥板塊,于近期開啟了一波反彈。四季度以來,中信醫藥指數漲幅超10%,僅次于風頭正盛的計算機板塊。
從2021年7月1日醫藥指數達到高點至2022年10月12日出現近期低點以來,醫藥指數下跌44%,下跌時間持續15個多月,為醫藥板塊歷史上調整最長的時間之一,醫藥板塊的估值也來到了歷史低位。是什么因素推動了醫藥的反彈?這波反彈能否延續?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后,醫藥投資主線會在哪里?匯豐晉信醫療先鋒基金基金經理助理吳曉雯解碼醫藥布局新思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Q:為什么醫藥近期開啟了一波反彈行情?
A:壓制醫藥板塊基本面和估值的因素均出現邊際改善。
壓制基本面的三大因素——疫情、集采、創新產品兌現與否均出現邊際改善。
(1)疫情方面,當前,疫情的影響較2020年初和2022年二季度時顯著弱化,零售終端和部分醫院終端消費場景的產品或服務三季度業績已出現明顯的環比改善。
(2)集采方面,集采思路發生轉變,從最初的“限價限量管競爭”轉變為“管價格但還競爭給企業”,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市場活力被激活,只要不傷及出廠價,企業利潤基本不受影響,成長性可預判且有望持續。
(3)創新方面,過去幾年國家不斷通過減稅降負方式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醫保局從支付端的角度出臺政策鼓勵創新產品創新技術的臨床應用,企業開始不斷有重磅產品進入收獲期。
疫情和集采對傳統醫藥影響較大,二者的邊際改善,不僅會帶動傳統醫藥板塊重回穩健增長,還將帶來估值的修復機會,實現戴維斯雙擊。創新產品的不斷兌現則為醫藥板塊帶來新的成長主線。傳統修復疊加創新崛起有望帶來醫藥板塊的新行情。
其次,估值方面,目前醫藥板塊的PE-TTM(剔除負值)在25x附近,處于歷史低位。
此外,近期美國公布的CPI數據低于市場預期,意味著美國大步加息或接近尾聲,由美國加息引發的全球流動性收緊也可能將結束,其對A股估值的影響有望緩解。
Q:反彈能否延續?
A:此次反彈是在基本面邊際改善的基礎上啟動的,基本面的改善如最終體現在業績上,我們認為,有業績支撐的反彈是可持續的。
Q:布局醫藥可以關注哪些主線?
A:傳統醫藥修復和創新醫藥的崛起。傳統醫藥重點關注疫情和集采影響邊際改善后受益最大的子方向,創新醫藥重點關注未來有重磅產品將上市的個股。
(1)傳統醫藥方面,之前受到疫情、集采等因素影響,導致基本面景氣度下行,且業績的不確定性較高,帶來了業績和估值的雙殺。因此在布局傳統醫藥的修復主線時,我們也會更關注業績和不確定性兩大因素,重點布局修復后業績增速較高,且高增長維持時間較長的上市公司作為投資標的。這類公司或許更有潛力在基本面改善以后,從“雙殺”轉化為“雙擊”。
(2)創新產品方面,我們會更加關注創新產品的空間和壁壘,從在研產品的市場空間、企業的技術領先程度等方面進行排序,然后優選投資機會。從具體創新產品來看,國內有多個新型靶點(PD-1、BTK等等)的創新藥獲批上市,目前還在積極推動出海,另外還有多個靶向藥在研,部分臨床數據可以與海外同類產品媲美,未來也將進入到商業化階段。創新器械領域,陸續有國產的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手術機器人、高端CT、MRI等高技術壁壘的設備獲批上市,這些產品未來或許也將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Q:如何看港股醫療板塊的投資機會?
A:我們看好港股醫藥未來的投資機會。
(1)港股醫藥板塊主要以創新藥、創新器械及相關產業鏈為主,這類資產隸屬于我們第二條主線創新醫藥崛起。這類港股標的中也有部分公司未來有重磅產品上市計劃,有望進入兌現期。
(2)其次,美國加息或接近尾聲,全球流動性收緊對港股估值的壓制也將緩解,估值也將進入修復期。港股醫療板塊的基本面和估值都具備了向上的條件。
Q:醫藥投資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A:盡管當前醫藥板塊基本面和估值層面均具備反轉的條件,但后續仍需關注醫藥相關政策的變化、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方面可能出現的風險等問題。但在當前時點,經歷了深幅調整的醫藥行業景氣度有望迎來反轉,我們看好醫藥未來的長期空間和表現。
(責任編輯:葉景)標簽: 醫藥板塊
- 每日觀點:反彈還是反轉?醫藥還值得買嗎
- 當前視點!福建加速推進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
- 即時看!海南省咖啡師技能競賽在海口開賽
- 五部門聯合開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
- 焦點要聞:11月18日起,鄭州地鐵線網增加16座恢復運營服務車站
- 天天實時:2023屆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158萬人 明年起取消發放就業報到證
- 全球視點!這個預防治療新冠制劑獲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
- 辰時,這里有群趕早的稅務人
- 重慶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93例、無癥狀感染者4473例
- 【天天聚看點】成蘭鐵路成都至川主寺(黃勝關)段所有T梁預制完成
- 焦點熱議:搭建中歐空中橋梁丨出口郵件踏上鄭州“空中新郵路”
- “832平臺”累計銷售額超300億元 助推近300萬農戶鞏固脫貧成果
- 重點聚焦!上博“何以中國”第一季收官 河南文物集體宣講“最早中國”
- 11月17日河南新增本土108+1579
- 環球看熱訊:首份中小企業數實融合報告:中小企業呈現九大變化
- 遼寧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無癥狀感染者23例
- 世界今熱點:“特朗普有毒”
- 廣東昨日新增本土321+9110,另有1017例無癥狀轉確診
- 今日關注:四大區域亮點紛呈 2022上海書展18日正式開幕
- 【天天播資訊】11期新詩經薦讀|董進奎:履歷
- 當前熱議!胡海泉奶茶公司被強制執行15萬 此前曾因偷稅被罰
- 鹽城市大豐高新區厚植“高”“新”土壤 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 全球短訊!吞噬星空:冰山慘敗,同伴妖嬈下身特寫,可惜沒有看到她出手!
- 今日訊!發行資本補充債券與增資接力 多家險企積極“補血” 提升償付能力
- 花樣備戰2023年“開門紅” 銀行“跑馬圈地”鎖定客戶
- 每日資訊:銀行理財公司齊發聲:債市繼續調整壓力有限
- 恒指“漲”聲不斷 港股基金強勢反彈
- 權益基金發行回暖 機構或“棄債買股”
- 微資訊!波蘭總統:烏克蘭參與爆炸事件調查需要國際法依據
- 每日播報!加沙地帶居民樓火災事故已致2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