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中藥材市場銷售的淡季,今年卻一反常態。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受天氣異常、資本炒作、消費復蘇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當歸、黨參、牡丹皮、黃連、白術、甘草等常見中藥材均出現大幅度的價格上漲。相比去年同期,有超200個常規品種漲幅高于50%,25個常用大宗藥材漲幅超200%,個別品種甚至漲價4至9倍。
【資料圖】
中藥材漲價后,對上、下游產業鏈均產生較大影響,有長期服用中藥的患者表示,如今一服滋補中藥的價格已從過去的60元漲到100元。有專家則建議建立國家統籌的中藥材戰略儲備庫,以平抑中藥材價格波動。
部分藥材“一天一個價”
廣西玉林中藥材專業市場是全國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現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經營戶2000多戶,日常交易藥材品種1500多種。該市場多位受訪經營戶介紹,2022年底以來,中藥材價格普遍上漲。
“黨參現在一公斤賣到200多元,幾乎一天一個價,去年同期僅70元左右。”市場內一家經營超過30年的中藥材店店主劉娜說,三七、黃芪、當歸等傳統滋補調理類中藥材價格都有較大幅度上漲。
相關行業協會6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國、四川成都、廣西玉林等幾大中藥材批發交易市場,相比去年同期,有超200個常規品種漲幅高于50%,25個常用大宗藥材漲幅超200%,個別品種甚至漲價4至9倍。
7月12日,中藥材綜合200指數為3589.09點,為歷史高點。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官網6月監測數據顯示,今年6月28日,305個藥材品規同比升價。
入夏以來,中藥材價格上漲態勢引起各方注意。
多位中藥材產業從業者介紹,夏季氣溫高,中藥材保存、維護成本高,往常并不是企業采購和囤貨的旺季。而在今年中藥材價格普遍高漲的情況下,部分市場倉庫庫存數量也較多,出現囤積居奇傾向。
據了解,近期安國、亳州等國內中藥材集散地均出現“冷庫爆倉”現象。在安國中藥材專業市場,多家冷庫貨架余位所剩無幾。“幾千噸的冷庫只剩幾十噸的位置了。”一位冷庫負責人說,今年壓倉情況比較普遍,出貨量不多。
面對價格上漲,一些藥企、藥商選擇減少中藥材原料進購量,以降低經營風險。
“很快就要到廣金錢草的產新季了,希望價格能降一點。”在玉林中藥材專業市場經營中草藥的店主陳梅萍說,她的庫存已所剩不多,但高昂的價格讓她放緩了進貨節奏。
廣西仙茱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春花告訴記者,公司會適時儲備中藥原材料。但當前中藥材市場漲價相對異常,在保證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公司會適當降低中藥材的庫存進購量。
廣西中藥材產業協會會長史玉寶認為,藥材價格上漲意味著種植戶收入增加,提升種植意愿。但如果盲目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可能會帶來一定風險。“種植戶應理性看待中藥材漲價,作出合理判斷。”
商戶稱漲價后影響銷量
位于廣州荔灣區的清平中藥材專業市場是華南地區重要的中藥材批發市場。在該市場從事中藥材批發的廖國安告訴記者:“從沒見過中藥材價格漲得這么厲害。”
在廖國安的攤位上擺放著十幾種中藥材,這些中藥材都源自外地。他說,中藥材價格從2021年已經有上漲,今年漲幅格外明顯。“像酸棗仁統貨的價格達到900元/公斤,當歸統貨價格已經漲到250元/公斤。”
他告訴記者,像當歸、黨參、牡丹皮、黃連、白術、白芍、甘草、防風、棗仁等常見中藥材的價格都有上漲,有的相比去年同期漲幅在80%以上。今年6月,廖國安還去了廣西和江西的多個中藥材種植產地,實地了解中藥材種植情況。但他表示,中藥材原材料價格上漲,作為批發商的他們并未從中受益。他告訴記者,自從酸棗仁漲價后銷量就一直較低,肉蓯蓉最便宜的也要400元/公斤,買的人也很少;而像菟絲子、柴胡、半枝蓮、板藍根等常見中藥材的價格,有的也有50%以上的漲幅,漲價后銷量都減少了很多,現在他只能通過網上銷售走量。
在廣州國際醫藥港,部分從事滋補類中藥材批發的商戶也告訴記者,中藥材價格今年以來持續走高。某藥材行經理韋芳(化名)告訴記者,中藥材價格從今年初一直漲到現在,并且這輪漲價還在進行中。而漲價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很大一部分中藥材品類的銷量有所下降。“我們也是從產地拿貨,進貨價貴了,我們也只能高價賣。”
一服中藥已漲至100元
中醫藥產業鏈包括上游中藥材種植、中游中藥加工制造以及下游中藥流通,如今,中藥材漲價帶來的效應也正在向產業鏈各環節傳導。
某醫藥公司張經理告訴記者,中藥材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正逐步傳導到藥企。“如果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醫療機構也會受到波及。”他解釋,中藥材持續漲價推高中成藥原料成本,而醫療機構藥品招標采購價格和終端價格短期內不會調整,藥企在原料采購、生產銷售中遭遇“雙重擠壓”,經營生產成本趨高。“像我們現在去市場上收購中藥材,價格都在上漲,但我們供應給醫院的中藥材是按照事先簽好的合同價格收購,所以,我們在藥品采購中面臨的成本上漲壓力非常大。”
某公立醫院副院長向記者表示,因為醫院的中藥材供應是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進行,有穩定的來源和相對固定的協議價格,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傳導到醫院還需要一定時間。“我們醫院的中藥湯劑和飲片的價格也都是相對固定的,所以消費者暫時還不會感受到影響;但那些在公立醫院以外的醫療機構進行中醫治療或服用中藥的市民,肯定已經感受到中藥材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了。”
在廣州某中醫門診部,有十多位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長期來這里煎服中藥。今年60多歲的方伯服用滋補肝腎的中藥已有3個月了,由于中藥材成本上漲,如今同樣的一服中藥價格已從過去的60多元漲到100元。但即便如此,該門診部負責人丁偉強告訴記者,這已經是“友情價”了。“價格上漲后選擇中藥治療的人難免會有所減少,大家會對價格更加在意。”丁偉強表示,以前一服中藥幾十元就夠了,但中藥材普遍漲價后,喝一天的中藥可能就要100元,這對那些長期服用中藥的患者來說成本會有所增加。
多重因素持續推升價格
業內人士分析,資本炒作、異常天氣、種植規模減少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中藥材市場價格出現較大波動。
首先是異常天氣頻發。史玉寶認為,近年來國內部分中藥材種植區冬春旱、倒春寒、夏高溫,對中藥材種植頗為不利,造成中藥材減產,價格持續攀升。同時,近些年一些地方的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有所減少,市場供需出現一定傾斜。
在廣西桂林市臨桂區中庸鎮,種植廣金錢草是當地重要產業之一。村民李樹山5月種下的廣金錢草已經有綠油油的枝條,但經歷前段時間的雨水沖刷,長勢不算茂密。李樹山希望接下來的天氣能好一點,“水淹就長不出苗,一旱就旱死了,金貴得很。”
其次,場內場外各路資金紛紛涌入炒作,部分經營者對中藥材市場看漲,惜售心態增強,囤貨待漲盈利。
“不少游資和熱錢涌入中藥材市場,中藥材行業資金面異常活躍,可能再度助推藥材價格上漲。”史玉寶說。
種植端的農民看到價格上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惜售心態。“我們合作社還有近18噸的三七存貨,大家還在觀望市場行情,想價位更高的時候再賣。”一位三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說。
對此,中國中藥協會7月8日向中藥行業發出倡議:“堅決反對,也絕不以任何形式參與到哄抬和操縱藥材價格、投機炒作等擾亂藥材市場秩序的不正當乃至違法行為中。”
其三,下游消費復蘇,中藥材需求量持續增大,客觀上推高價格。
記者采訪了解到,2022年底中藥材價格就有過一輪明顯的上漲,緩解感冒癥狀類藥材供不應求,導致價格攀升。劉娜、廣西玉林市中醫院黨委副書記曾家麗等受訪人士認為,近年來人們對中藥的認可度逐漸提高,公眾保健意識不斷增強,中藥材作為滋補、保健類產品的消費量增加,更強化了中藥材供應偏緊的局面。
綜合《瞭望》新聞周刊、《每日經濟新聞》、中新社報道
標簽:
- 炒出天價!中藥材價格緣何“狂飆”
- 32GB+1TB首發8299元 聯想YOGA Air 14s上市
- 適合發朋友圈的正能量句子
- 最后一集真的難繃
- 航運指數期貨給三方帶來利好 面向全球交易者開放
- 緬北失聯20歲男生解救過程:家長多次給兒子充話費避免停機 成功收到發來坐標短信
- 300位特警下周將夜爬武功山?官方回復:是真的!
- 我國服務貿易總體保持平穩增長 “朋友圈”日益擴大
- 舉報新東方網紅被曝曾因開賭場獲刑 “鐵頭”回應
- 孩子處于生長發育期,不宜節食減肥
- 首鋼園成為首都文化新地標
- 我科學家成功打造通用類腦人工智能引擎
- 首套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研制成功
- 興業銀行成都分行落地全行首單“繳費服務平臺”大額教育繳費業務場景
- 公司股東是否須為法人
- 戒臺寺景區:8月19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 法醫秦明最新作品《白卷》背后的親子困局
- 山西省委巡視組:汾酒集團黨委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問題屢禁不止
- 云時代該如何保存紙質書?
- 幫年輕人“脫單”,朝陽為快遞外賣小哥辦了場相親會
- 浙江豪情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召回22272輛帝豪GL
- tripollarstop射頻儀有用嗎(tripollar stop)
- 發動機在空中冒出火焰!美國西南航空一航班返航
- 漫畫《領帶使用法》完整版
- 《危險同居》漫畫
- 【雜志】コミック百合姫 2023年10月號漫畫信息
- 成都市薈瀾閣人才公寓剩余房源選房順序是什么?
- 8月18日大數據板塊跌幅達2%
- 南京市新型家財險"金陵好房保"上線:能賠還能修 創新提供近百項維修服務
- 風險無情 人保有愛 意外理賠 抵御未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