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DCN最先發生在那些經常被曬的部位,如頭頂,并且這些腫瘤帶有因紫外線輻射誘發產生的新突變。紫外線誘導的損傷先于惡性轉化,在皮膚中發生惡性轉化的BPDCN細胞可以擴散到其他部位,包括以前未受累的骨髓,并可能導致皮膚癌復發。
紫外線會成為一種罕見急性白血病的推手。
當地時間6月7日,《自然》(Nature)雜志在線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原始漿細胞樣樹突細胞腫瘤(BPDCN)起源于骨髓中的克隆(癌前)造血前體,紫外線輻射會誘導BPDCN癌前細胞的進化,進而導致BPDCN的發生。
(資料圖片)
該研究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加布里埃爾·格里芬(Gabriel K. Griffin)等人,以及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
原始漿細胞樣樹突細胞腫瘤(BPDCN)是一種罕見的急性白血病形式,常以皮膚受損為首發癥狀,可呈現挫傷樣,部分形成潰瘍,隨病情進展可累及骨髓、淋巴結、其他軟組織、中樞神經系統等。
BPDCN于1994年被首次報道,迄今為止全球共有200多例報道,國內尚無流行病學數據。該疾病診斷時間較長,但進展迅速,且預后不良。有研究顯示,BPDCN癥狀出現至診斷的中位時間為6個月,最長可達1.5年,復發后常出現耐藥,患者中位生存期為12-16個月。目前,BPDCN的發病機制不詳。
BPDCN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克隆前體
由一個祖先細胞產生的細胞群稱為克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攜帶突變的細胞克隆的生長(擴增)在正常組織中很普遍,這被稱為“體細胞鑲嵌”。大多數克隆不會進展為惡性疾病,但少數細胞會發生額外的改變,在局部組織環境中獲得增殖或存活的優勢。
BPDCN常與潛在的克隆性造血相關,克隆性造血是指造血干細胞分化為各系成熟細胞的過程,這些成熟血細胞通常會發生遺傳學異常。一般認為,從克隆性造血到白血病的轉變發生在骨髓中,此時特定基因可能會進一步突變,導致腫瘤抑制基因的缺陷或產生增加惡性細胞存活率的突變組合。癌癥療法、煙草煙霧等外在因素可能會促進攜帶特定突變的克隆的生長。
為確定骨髓中癌前克隆與BPDCN之間的關系,格里芬團隊招募了16名BPDCN患者,包括9名沒有骨髓受累的患者,7名皮膚和骨髓同時受累的患者,并使用全基因組測序、單細胞RNA測序和單細胞DNA測序等一系列基因組學方法對他們的疾病進展過程進行了分析。
對骨髓受累樣本的靶向測序顯示,16名患者中有15名存在致病突變,這些突變涉及TET2(11名患者),ASXL1(9名患者)和RNA剪接因子(9名患者)。進一步分析顯示,骨髓是BPDCN癌前克隆的來源。此外他們還發現,近70%的BPDCN病例存在TET2突變,大約10%的BPDCN病例存在IDH2熱點突變。這表明TET2失活在BPDCN發展過程中的獨特作用。
格里芬團隊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BPDCN起源于骨髓中克隆擴增的祖細胞,整合的單細胞RNA測序和基因分型分析驗證了這一點。他們還發現,在骨髓受累的樣本中,免疫細胞的分化傾向于產生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隨后格里芬團隊提出了一種模型,克隆(癌前)造血前體產生一系列分化血細胞群,包括pDC,這些pDC細胞在轉化為惡性BPDCN的過程中發生了額外的突變。
為驗證該模型,格里芬團隊分析了來自健康供體和BPDCN患者骨髓樣本的pDC突變。單細胞轉錄和突變分析表明,骨髓受累的樣本具有更顯著的BPDCN特征以及突變負擔。相比之下,在沒有骨髓受累的樣本中,pDC突變負擔較低。
紫外線促進癌前pDC生長
接著,格里芬團隊評估了癌癥體細胞突變目錄(COSMIC)中定義的30個突變特征的基因組測序數據(WES和WGS),發現7名BPDCN患者中有4名具有顯著的紫外線輻射相關特征,他們還在另外21個BPDCN樣本中檢測到10個具有紫外線特征的樣本。
進一步分析發現,BPDCN最先發生在那些經常被曬的部位,如頭頂,并且這些腫瘤帶有因紫外線輻射誘發產生的新突變。紫外線誘導的損傷先于惡性轉化,皮膚中的癌前pDC或pDC樣細胞在許多情況下是BPDCN的“前身”。在皮膚中發生惡性轉化的BPDCN細胞可以擴散到其他部位,包括以前未受累的骨髓,并可能導致皮膚癌復發。
不過,紫外線誘導的DNA損傷并沒有直接導致與BPDCN相關的突變,而是促進癌前pDC的生長。通過在實驗室中培養癌細胞,格里芬團隊將分化細胞暴露于紫外線輻射下,觀察到細胞死亡隨著紫外線劑量增加而增加。攜帶TET2突變的pDC細胞比正常pDC細胞更能抵抗紫外線誘導的細胞死亡,這表明TET2在暴露于紫外線的pDC中具有腫瘤抑制作用。
紫外線促進BPDCN癌前細胞發展為BPDCN的模型示意圖。圖片來源:格里芬團隊論文
格里芬團隊認為,其研究證據表明,BPDCN中TET2失活、皮膚定位和紫外線相關突變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至少部分解釋了為什么TET2通路中的突變與BPDCN相關。
“未來的研究領域包括確定TET2如何影響DNA損傷反應,以及紫外線突變是否會產生可能對免疫療法敏感的新抗原。”格里芬團隊在論文中寫道。
他們還表示,雖然BPDCN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疾病,但研究血液系統癌前細胞如何受紫外線影響而發生早期演變的模型,或許也適用于一些其他類型的白血病。
《自然》雜志同日發布的一篇評論文章評價道:“作者的發現證明了組織特異性環境如何驅動癌前克隆的進化,形成一種可以影響局部(如皮膚),并擴散到其他(骨髓)部位的癌癥。隨著體細胞鑲嵌普遍性的證據越來越多,有必要進一步研究遺傳突變、體細胞嵌合體、塑造細胞存活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正如格里芬等人所強調的那樣,器官特異性突變在克隆細胞譜系引起的疾病進化中的作用。”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156-8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1815-2
3.? 王瑩, 姚浩, 白海. 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的研究進展[J]. 現代腫瘤醫學 2022年30卷4期, 709-713頁
標簽:
- 《自然》新研究發現紫外線可誘導罕見白血病發生
- 5月出口同比下滑,司法部門向網暴“亮劍”丨一周熱點回顧
- 一季度虧損擴大1.6倍!將要開源節流的蔚來 每日聚焦
- 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司原司長梁競閣被查 世界今頭條
- 7月發布,還有更強的性能旗艦新機-天天實時
- 廣州退休金與佛山退休金區別大嗎?退休待遇怎么樣?_世界看熱訊
- 2023廣東企業退休金平均是多少?養老金的領取年齡法定多少歲?
- 天天熱頭條丨廣州退休金最低標準多少錢?退休工資計算跟職位有關系嗎?
- 實業公司的經營范圍有哪些(什么叫 ldquo 實業公司 rdquo 實業是什么意思) 實時
- lh是什么激素(fsh是什么激素)
- 看完結局心里很亂,唉~
- 【動漫雜談】米哈游和它的盟友伙伴
- 細說火影20周年投票
- 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尸體12卷第三章:我的家在那里05
- 我這個一星 真的只是給你這個題材和人設的 今日熱門
- 濟南海關查獲禁止進口固體廢物23噸 最新資訊
- 中國移動5G無線主設備集采:超77億大單落地,華為一騎絕塵,愛立信、諾基亞份額增長 當前速訊
- 世界速訊:12306買臥鋪票可以在線選鋪了!操作指南出爐:很方便
- 最新世界足球國家隊排名二百多個國家 最新世界足球國家隊排名
- csgo跑圖cfg文件怎么關 csgo跑圖cfg文件
- 破事精英第三季什么時候播出 神犬小七第三季什么時候播_世界觀天下
- 消息!張鈺雅生日 張鈺雅
- ie工程師(ie工程師是做什么的)
- immortalised(accusation)
- 全球今亮點!市轄區什么意思各市區(市轄區什么意思)
- 天天要聞:cdr的色板怎么調出來(cdr色板怎么調出來)
- ps怎么調整圖片不變形(ps圖片變形怎么調整)-全球今亮點
- WWDC官方視頻顯示蘋果Vision Pro頭顯右側有USB-C適配器
- 廣西荔枝2023年產量預計近百萬噸
- 環球觀焦點:蘭州榆中古稀村書記:當村干部不能怕得罪人更不能當老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