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讓幸福的花兒在紅泥崖綻放

      發稿時間:2023-01-29 10:14:25 來源: 新華網

      大年初四一早,簡單吃了兩口飯,紅泥崖村黨支部書記張守英便鉆進了赤松茸菌菇大棚。撥開覆蓋的秸稈,看到白茫茫的菌絲,一直焦灼的心才算放了下來。


      (資料圖片)

      “菌絲發得好,菌菇長得旺,我們的食用菌產業才有希望。”張守英說。

      在山東省五蓮縣洪凝街道紅泥崖村赤松茸菌菇大棚,張守英(右)查看菌絲情況。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紅泥崖村,位于沂蒙革命老區山東省五蓮縣洪凝街道,雙山、單山、過峽山三山環繞,底子薄、基礎弱。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外出學習后,紅泥崖村最終選擇了用水少、投資小、管理簡單、回報快的食用菌種植。2021年,村兩委籌集40萬元啟動資金,又爭取到縣里產業幫扶資金100萬元,建起了14個菌菇大棚。

      “別小看14個棚,這可是我們村的創富夢工廠。”張守英介紹說,2022年村集體經濟增收了65萬元,而之前村集體欠賬20余萬元。

      走進菌菇大棚,菇農正忙著采收香菇。紅泥崖食用菌合作社規定的按品相和斤數計酬方式激發了大家采收的積極性,一級菇的出菇率大大提升。菇農趙希英說:“采收高峰期每天可以獲得200元務工費,家門口打工,掙錢顧家兩不誤。”

      在山東省五蓮縣洪凝街道紅泥崖村菌菇大棚,菇農在采收香菇。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在紅泥崖村食用菌產業園,7個空調大棚春節前已經建成,占地53畝的菌棒廠破土動工,挖掘機、鏟車轟鳴著平整土地。村委委員、會計陳為進介紹,菌棒廠建成后,不僅可以自給外銷,還延長了食用菌產業鏈條,初步估算年產值可達3600萬元,就地就近解決300多人就業。

      產業有了基礎,村集體經濟有了起色,紅泥崖村又有了新打算:發展林果經濟,帶動鄉村游。2023年,依托山林資源,紅泥崖從青島引入了文冠果種植項目。文冠果春可賞花,秋可摘果,葉可制茶。

      這是無人機航拍的山東省五蓮縣紅泥崖村。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這將是我們村的一朵‘致富花’。”張守英說,到那個時候,城里的人們來到紅泥崖,賞花摘果,住民宿,吃農家飯,可以在青山綠水間盡情享受慢生活帶來的愉悅。

      漫步紅泥崖村,菌菇產業撐起“致富傘”,文冠果孕育“致富花”,一曲興村富民的協奏曲正在奏響……

      新華社記者郭緒雷

      標簽: 山東新聞 山東旅游 山東礦產 山東三農 山東投資 山東法制 山東糖酒 山東公益 山東環保 山東頻道 山東輿情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