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減災衛士”進入工作軌道

      發稿時間:2023-08-24 06:17:45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劉蘇雅)8月13日發射的世界首顆進入工程實施階段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陸地探測四號01星,經過4次變軌后,于近日順利進入工作軌道,合成孔徑雷達(SAR)天線成功展開,完成了衛星入軌初期飛控試驗主要工作,衛星工況正常、狀態良好,后續將繼續開展在軌測試等工作。

      研制陸地探測四號01星的想法,始于2008年我國的南方雪災、汶川地震等突發災害。災害信息獲取是世界各國防災減災的重要前提,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防災減災工作十分重要,而SAR的工作不受光照、天氣條件限制,是極端天氣條件下觀測的一把好手。地球同步軌道SAR衛星能憑借高軌道帶來的高重訪、超大幅寬、強機動優勢,填補低軌SAR衛星過境時間短、重訪時間長、觀測范圍小的不足,同時具備全天時、全天候“隨叫隨到”特點,滿足災害觀測要求。

      不過,讓合成孔徑雷達在高軌順利成像可謂是“世界級難題”,此前許多國家都曾提出過理論構想,但從未付諸工程實施。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團隊從設想提出到最終發射,一干就是15年。分析影響衛星成像的因素,量身定做成像可行算法;用時間換取功率密度,將衛星功率大幅壓縮至萬瓦級并研制全新的功率合成系統;通過“導航衛星+地面測距”定軌方案及誤差校正手段,將衛星定軌精度由百米級提升至米級,實現精密定軌技術跨代提升……一系列的技術突破,讓世界高軌SAR衛星實現“從0到1”。

      陸地探測四號01星可服務防災減災及地震監測、國土資源勘查以及水利、氣象、農業、環保等7個行業應用需求,是我國目前行業用戶最多的遙感衛星。未來投入使用后,它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天基災害監測體系,豐富重點區域觀測手段,全面提升我國防災減災救災綜合水平,可謂是“減災衛士”。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