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十余款人形機器人集中亮相!嶄新的機器人時代正開啟

      發稿時間:2023-08-21 14:07:13 來源: 北京日報

      外形五官高度仿真的酒保、可以跑步爬樓梯的機械人、能獨立完成拉花的咖啡師……本屆機器人大會上,十余款人形機器人集中亮相,憑借高度仿真的外形、出色的運動性能備受矚目。發展至今,各類專業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醫療、農業、服務等領域,綜合多功能于一體的人形機器人開始嶄露頭角,一個嶄新的機器人時代正在開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料圖 新華社/路透

      ■現場

      “人”與人的交流更順暢

      運動控制是人形機器人的一大關鍵技術難點。在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展臺,人形機器人“悟空4”正在穩步前進。“它已經能適應路面、草地、泥地、樓梯等多種地形,還能跳躍25厘米高度的臺階并穩定落地,上下25度的斜坡和10厘米高的臺階。”浙江大學教授朱秋國介紹。

      在追覓科技展臺,人形機器人咖啡師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左手咖啡、右手奶泡,不一會兒,一杯咖啡拉花就制作完成。據公司相關負責人史沁雨介紹,這臺機器人全身共有44個自由度,可以單腿站立,而且能勝任多種工作,“這一秒在做咖啡,下一秒可以去掃地,再下一秒又可以輔導孩子寫作業?!?/p>

      此前,在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人形機器人“小七”就曾作為暖場嘉賓亮相。在大會展覽序廳,“小七”和伙伴們一起熱情迎接觀眾。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展出的人形機器人關節靈活度得到升級,面部表情也變得豐富,人工智能技術提升了它們對情緒的感知和表達能力,讓“人”與人的交流更順暢。

      ■釋因

      人工智能“終極載體”

      此前,各類形態的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療、服務等領域,為何還需要人形的新形態?多家參展商表示,這是為了實現多種功能的集合,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形機器人算得上是人工智能的“終極載體”。

      “雙腿讓機器人具有更好的移動能力,適應更復雜的地形,手部的抓取可以實現很好的操作能力,既能行走又能作業,這是人形機器人很大的優勢?!痹谥烨飮磥?,人形機器人是更有通用能力的類型,也是很好的“具身智能”載體。但人形機器人還需要智慧的大腦,面臨的技術難點其實與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類似,難度卻高得多?!澳壳叭诵螜C器人的發展階段,大約還只相當于內燃機時代的汽車產業,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EX智能機器人集團工程師張輝表示,除自研算法之外,人形機器人還需要來自供應商的大模型數據和芯片支撐。

      在人形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表示,通用人工智能依托具身實體與物理世界交互,能帶來更大價值。具身通用人工智能最合適的“身體”自然是人形機器人,它應具備三部分:由傳感器和執行器組成的“身體”,主導視覺、觸覺各種感知的“小腦”和主導邏輯推理、決策、語言等的“大腦”。

      ■規劃

      加快建設產業創新中心

      北京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集聚了貫通人形機器人從理論基礎到產品研發,再到落地應用的全鏈條優勢。上個月出臺的《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要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支持企業和高校院所開展人形機器人整機產品、關鍵零部件攻關和工程化,加快建設北京市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

      在這一浪潮下,人形機器人所需的各類核心部件發展也都在提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多款“靈巧手”能模擬人手90%以上的功能。仿人柔性指尖以及掌部內藏著傳感器,能實現抓取的力反饋,動作十分精細,甚至能抓起一根針;其手背同樣擁有感知能力,在生化實驗臺上,手背不小心碰到其他容器也能迅速察覺。

      中國電子學會數據顯示,到2030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約8700億元。隨著各大科技公司紛紛加碼布局,產業鏈各環節將有望迎來高速發展。

      (原標題:嶄新的機器人時代正開啟)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