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申亮亮,“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制圖:李蕓)
軍人生來為戰勝,戰士就該上戰場。“當得知團里要組建第四批赴馬里工程兵大隊時,我興奮得一夜沒睡。我再次向組織申請加入維和大隊,這是使命在召喚我。”這是“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申亮亮生前第三次寫下的請戰申請。2016年5月18日,申亮亮如愿和另外194名戰友從吉林長春出發,踏上馬里維和之路。此前,他曾連續兩年請戰赴馬里維和,都因腰病復發未通過考核,但他表示“絕不放棄為祖國和軍隊去戰斗的機會”。
藍盔英雄,赤子之心。馬里維和任務區是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認定的最危險任務區,那里恐怖襲擊頻發,高溫多雨,傳染病肆虐。遠赴萬里之遙的馬里去執行維和任務意味著什么,申亮亮不是不知道,但他一再表示:“代表國家去維護世界和平是一份榮耀。”“維和藍”與“中國紅”,在申亮亮身上閃耀著光彩。一到非洲,他就把自己微信朋友圈中的簽名改為“勇敢、勇敢”。
勇敢,是一種為祖國和人民而戰的態度和信仰,也是危難面前無懼生死、挺身而出的決心和壯舉。馬里當地時間2016年5月31日10時50分許,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位于加奧的營地遭遇汽車炸彈襲擊。當時,申亮亮擔任維和部隊營門主哨,在暴恐分子汽車炸彈沖撞聯合國營地的危急時刻,執勤的申亮亮果斷開槍阻擊,車輛被攔在營門外發生側翻,車內超過500公斤的炸藥隨即爆炸,申亮亮29歲的青春之火永遠停止燃燒。“疾風知勁草”。從申亮亮發出預警到爆炸發生,一共37秒。在生命的最后37秒,申亮亮本有時間和機會隱蔽,但他置個人生死于度外,始終堅守哨位履行職責,用一人之軀保護全營戰友的安全。
初心如炬,征途如虹。申亮亮用生命詮釋忠誠,把青春奉獻給和平,無愧于維護國際和平的神圣使命,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期望重托,無愧于當代軍人的崇高榮譽。他犧牲后,被授予“和平使命紀念章”“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被馬里共和國授予“戰士十字勛章”,被聯合國授予“達格·哈馬舍爾德勛章”。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2016年6月9日下午,馬里維和部隊遇襲傷亡人員回國迎接儀式在吉林長春龍嘉機場舉行,中央軍委首次派出空軍專機跨越11個國家,連續飛行27000多公里,在中國軍隊工作組的護送下,接回烈士申亮亮的遺體。
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才能豁得出去。戰友們都說,申亮亮的英雄壯舉并非偶然。從軍11年,申亮亮始終將軍人使命牢記在心;任務一線,申亮亮也始終是沖鋒在前。2010年7月,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發生洪水,他隨連隊赴永吉縣口前鎮執行搶險救災任務,到達任務地域后,第一個報名參加搜救小分隊。雖然經歷多次險情,但他毫不退縮,連續奮戰兩天兩夜,和戰友們一道救出50多名被困群眾。
不管時代如何變化,英雄始終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我們崇尚英雄、紀念英雄,不僅因為他們引領了歷史前進的方向,更因為他們身上閃亮的可以穿過歲月、直抵人心的精神光芒。生命終有逝去之日,但“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獻身精神、“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豁達胸襟、“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勇敢剛毅,卻能歷經時間的沖刷而凝為不朽,始終激勵著我們前行。
標簽:
- 傳承 | 用生命詮釋忠誠
- 北京門頭溝提示:防汛搶險救災捐贈無限額,無返現抽獎等活動
- 火車票為何全程有票而中途站無票?鐵路部門回應來了
- 經濟觀察:南水北調,如何實現一泓清水向北流?
- 作家黎紫書:文學不能養活我,但我能養活文學
- 南通vs國安首發:老將汪嵩領銜 張稀哲、恩加德烏出戰
- 遼寧岫巖轉移安置15469人 省應急廳緊急調派物資馳援
- 西安市突發山洪泥石流已發現21名遇難者 仍有6人失聯
- 中證1000指數規模較去年末大增91%
- 動漫壁紙(3)
- 【避雷】本以為是犬夜叉精神續作,原來是神經續作啊!
- 孤獨搖滾:也許我可以無視“死亡“
- 防衛過當是什么罪,相關判刑內容是什么?
- 西安泥石流災害已發現21名遇難者,仍有6人失聯
- 西安泥石流災害已發現21名遇難者,仍有6人失聯
- 巡察微故事 | "閑談"來的問題線索
- 北京公交集團:截至今日18時,128條線路受道路積水、地質災害風險影響
- “紅色閱讀空間”現身朝陽區豆各莊商圈
- 跑步前空腹還是飯后好_飯后半小時可以慢跑嗎
- 主打長情陪伴!小米手環8 Pro大升級:14天長續航
- 電燒傷皮膚用什么藥好得快(電燒傷)
- 比亞迪新動作,驅逐艦05冠軍版冠軍版加推120KM豪華型!
- HotToys《機械戰警3》機械戰警1:6合金珍藏人偶 官圖鑒賞
- 番劇推薦(第一輯)
- 珍惜哪個愛吃醋的女孩,因為她原本是愛吃肉的
- 最美不過二次元
- 南通vs國安首發:莫雷拉托、汪嵩先發,張稀哲、法比奧登場
- 工傷個人報銷多少
- 瓜達爾港中方車隊遇襲受槍擊,現場圖片曝光!彈孔清晰可見
- 共青團組織1.9萬余支青年突擊隊234萬人次青年志愿者投身防汛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