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朝陽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主任:練就“秒睡秒醒”的功夫

      發稿時間:2023-05-21 22:19:42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天淇

      走進北京市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的指揮大廳,大屏幕上“與時間賽跑 為生命接力”十個大字,讓人瞬間感受到了這里嚴肅、緊張的工作氛圍。


      【資料圖】

      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也稱“120”,是城市里一條永不停歇的“生命線”。危急時刻,一輛輛120救護車,就是患者生命的希望。

      陳焜,北京市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主任,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從2016年來到朝陽急救開始,陳焜的所有工作只為了一個目標——“要確保老百姓撥打120電話能接得起來,救護車能派得出去,為生命爭取每一秒的時間?!?/p>

      去年年底,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猛增,120派單量也持續增加。朝陽120是北京市內除了北京市120之外體量最大的急救機構,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岸夷嵌螘r間,我們本身的非戰斗減員也很厲害,隊伍打得七零八落,正常情況下一個班次應該運行二十幾個車組,最難的時候,一個班次只能運行兩三個車組。”陳焜說。

      為了真正做到把病患“拉得出來,轉得出去”,朝陽區衛健委動員全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共同參與到院前急救服務的轉運中來。當時,朝陽區緊急組建起一支1300余人的臨時隊伍,由陳焜和同事們進行突擊培訓、突擊考核。盡管都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可畢竟是臨時組隊,互相并不熟悉,“有的時候藥品、設備、耗材,這組人下了車,下組人也不知道放哪了,大家壓力都很大,血壓都飆上去了。”

      最難的時候,陳焜帶著大家咬緊牙關堅持著。他和同事們建了數十個微信群,24小時在線,隨時解答每位醫護人員的疑問。不但如此,陳焜還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將朝陽120調度座席從4個增加到28個,確保朝陽的任務能接得住、轉得出。陳焜清楚地記得,那個時候,最多的一天朝陽120轉運了1300多人次的病患,“但我們常規的運力一天也就是200多人次?!?/p>

      在陳焜看來,導致院前急救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員短缺。陳焜不斷學習、創新,持續完善朝陽區“1+4+43+N”急救體系建設。其中,“1”是指朝陽區緊急醫療救援中心;“4”是指包括三家區屬醫院和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內的專業醫療機構;“43”是指朝陽區43個街鄉每個街鄉的社區服務中心都建一個急救站;“N”則是指鼓勵民營資本參與院前急救。

      現在,隨著這一體系的不斷完善,朝陽區的院前急救力量正在不斷壯大。目前,全朝陽區已建起81個急救站點,陳焜還通過宣講急救知識、搭建自救互救基地等,推動急救知識走進社區、學校。

      工作中的陳焜,總是隨身攜帶兩部手機,數百個工作群里都有他的身影,哪怕深夜、凌晨,都有他活躍的身影。他自己也練就了“秒睡秒醒”的功夫。

      “我是一個能把工作干成愛好的人?!?年急救生涯,陳焜多了一個習慣,每當走在大馬路上有急救車駛過,陳焜總會特別留意一下,多看一眼。“一入急救門,一生急救人。”他說,有情懷,才會發自內心地想去干好這件事。

      攝影 彭程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