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臉部圓潤、面帶笑意,北京非遺兔兒爺的創新

      發稿時間:2023-04-05 18:54:31 來源: 北京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03年開始,胡鵬飛專心鼓搗起兔兒爺。兔兒爺是泥彩塑中的一類。泥塑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許多人都說,胡鵬飛制作的兔兒爺跟博物館里看到的不一樣。傳統的兔兒爺表情嚴肅,一般沒有笑容。如老舍《四世同堂》中描述的,“臉蛋上沒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畫了一條細線。兩個細長白耳朵上淡淡地描著點淺紅。”

      而胡鵬飛手下的兔兒爺臉部圓潤,面帶笑意,暖滋滋的,形象更趨于人。工藝也有變化。參照鳳翔泥塑的經驗,胡鵬飛在泥料中分次加入棉花,揉捏起來更有韌勁,成型后不易裂斷。

      在色彩搭配上,胡鵬飛的兔兒爺吸收了諸多戲劇元素,彩繪以朱紅、石青、花青、藤黃、金為主色,搭配石綠、胭脂等作為輔色,“從大色塊入手,再到描金勾線、繪畫吉祥圖案作為裝飾,最后用墨給兔兒爺開臉點睛。”

      新式兔兒爺推出不久便大賣。與此同時,“胡式兔兒爺”亦遭受了一些質疑。有人說,只有傳統兔兒爺才算純正的兔兒爺。胡鵬飛覺得,對民間藝人來說,在不忘本的前提下,非遺也要創新。制作大家都喜歡的兔兒爺,使非遺制品得到市場的認可,其實更利于非遺保護和傳承。

      回望深耕兔兒爺制作的近20年,胡鵬飛總結,他不過是將兔兒爺從博物館請回民間,拉近了它和年輕人的距離感。

      他期待有朝一日兔兒爺能像日本熊本縣的熊本熊一樣,成為北京的城市IP。在他看來,兔兒爺是從中國故事里走出的吉祥物,每個人心中的兔兒爺都不會千篇一律。關于兔兒爺的形象,泥塑只是根基,若成為公共藝術領域的城市IP之后,將會有各類材料材質、不同表現形式的兔兒爺誕生,非遺傳承之路將淵遠流長。

      (原標題:北京非遺兔兒爺的創新)

      來源:新京報

      流程編輯:TF016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