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今熱點:帶箱10斤還是凈重10斤?網購海鮮“套路”不少

      發稿時間:2023-03-30 21:08:38 來源: 北京日報

      近日,市民劉大媽向記者反映了一件有點鬧心的事情。此前她在網上購買了10斤生蠔,收到后發現凈重才9斤。當她詢問網店客服時,被告知生蠔是“帶箱10斤”且產品頁面已標注。劉大媽趕緊打開手機仔細翻看,才發現商品頁面的確有“凈重9斤”的小字。劉大媽質疑,“這樣算明碼標價嗎?還是怪自己太粗心?”

      劉大媽所購買的生蠔來自某電商平臺搜索排名靠前的一家店鋪,她所購買的生蠔按規格的不同,價格也不同,劉大媽所購買的為XXL號,價格為148元。

      記者進入該商品網頁發現,所有關于商品凈重的標注都“遮遮掩掩”。首先,該商品名近30個字,其中“帶箱”二字以“帶箱新鮮海鮮”的詞組出現。其次,商品宣傳頁共8張圖片,首圖大號字體寫著“十斤家庭裝,有壞包賠”,直到往后翻到第7張圖片時,才有“溫馨提示”:整箱10斤,凈重9斤。第三,往下翻商品介紹,“凈重9斤”均是小號字體。


      (資料圖片)

      “一個泡沫箱,里面還有兩個冰袋和一包開生蠔的工具,我稱了稱,超過了一斤。”劉大媽說,“不管是價格還是重量,商家都應該大大方方,讓消費者能夠一眼就能看清楚,如果是海鮮正常吐水損失的重量還能接受,但被誤導了心里不舒服。”

      記者發現,模糊“帶箱重量”和“凈重”的宣傳主要存在于銷售貴價海鮮和水果的網店。尤其是前者,因為需要在包裝內里放置冰袋等降溫物品,不少商家便重點標榜“帶箱重量”,弱化“凈重量”,而類似的“套路”還不少。

      像生蠔、鮑魚等海鮮會以重量區分規格,前者的規格有“M、L、XL、XXL……”,后者則有“2頭、3頭、5頭、10頭、20頭……”。普通消費者很難弄清每一個規格對應的重量,而且也鮮有人會稱每一個海鮮的重量。在一家網店的評論區,有較真的消費稱重自己買的生蠔后發現,38個里面有12個不夠稱,而客服的回應則是“發錯貨了”。

      一家銷售黃蜆子的商家在網店顯著位置標注的重量是4斤,售價248元,但在商品詳情頁面的不起眼位置又標注凈重是3斤。客服解釋,“海產品運輸途中有損耗,蜆子會吐水,所以我們是買三斤送一斤。”然而,記者在整個商品頁面都未見“買三斤送一斤”的優惠說明,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248元可購買4斤商品。

      記者就上述問題分別咨詢了電商平臺和12315熱線。前者回應,平臺沒有具體細則規定商家應該怎么標注重量,但會將此情況納入商家的考核。后者解釋,這是網店銷售的常見“套路”,在已經標注了凈重的情況下,很難說商家是缺斤短兩,“建議消費者選擇大電商平臺下單,購買前最好先咨詢清楚重量和價格。”

      (原標題:帶箱10斤還是凈重10斤?網購海鮮“套路”,沒人管?)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張宇

      流程編輯:u028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