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抖音快手去年處罰涉劇情炒作直播間逾10萬個

      發稿時間:2023-03-14 22:12:16 來源: 北京日報

      近日,一些主播虛構劇情和炒作帶貨的“翻紅”歷史案例再次引發了公眾對劇情炒作內容治理的關注。作為2022年“清朗行動”十大重點工作之一,有關部門多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督促相關平臺加大對低俗炒作和通過虛假劇情營銷的查處力度。過去一年,僅抖音、快手平臺共處罰相關直播間超過10萬個。據了解,針對低俗劇情炒作營銷等問題,抖音和快手日前均對平臺治理規則進行修訂,加大了對相關行為的打擊治理力度。


      (相關資料圖)

      劇情炒作成為直播短視頻平臺治理重點

      記者梳理發現,網上曝光的通過虛構劇情兜售貨品等案例多為發生在一兩年前的舊聞,比如,某主播售賣黑曜石在網上可查最早的視頻片段發生在2021年9月,但近期同樣的視頻又被冠上“再次售賣”的文案進行“翻炒”。

      但通過低俗劇本炒作誘導用戶打賞和消費的行為,在抖音、快手和視頻號等多個平臺時有發生,也是過去兩年間各大平臺的治理重點。

      2022年11月29日,抖音發布“不良劇情直播”治理的公告稱,2022年1月以來,抖音直播共處罰相關違規帳號99074個,對存在持續違規行為的31491個帳號回收了直播權限,并無限期回收964個帳號的使用權限。根據公告內容,“不良劇情直播”主要指“不良劇本炒作”、“劇情炒作帶貨”。今年2月28日發布的《2022快手電商信任建設報告》顯示,針對通過演繹矛盾、賣慘、暴力劇情炒作吸引人氣賣貨等行為,全年共處罰直播間超4.5萬個。僅抖音快手兩家平臺去年處罰的直播間就超過了14萬個。

      直播短視頻平臺要做好虛構劇情標注提醒

      早在2021年,直播短視頻平臺低俗炒作、賣慘帶貨等問題就已成為網信和市場監管部門治理的重點。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平臺也都相繼開展治理行動。

      2021年3月,抖音首次發布的《“賣慘帶貨、演戲炒作”違規行為處罰公示》顯示,有的主播演繹調解家庭矛盾、情感糾紛、私人變故等夸張情節,以此行為博取用戶的同情心,誘導其購買直播間內售賣的商品。2021年7月,快手發布第一期《關于打擊直播間不良行為的公告》也重點提及,針對直播中演繹審丑、賣慘或編造狗血劇情,調解違法違規、有悖常理的內容進行了處罰。2021年12月,微信視頻安全創作中心發布提示,處置了包括“裝神弄鬼”、”售賣神藥”在內的2萬多條惡意營銷視頻。

      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嚴厲打擊“炮制低俗情感劇情”位列10大重點工作之一。在加強執法打擊之外,網信和市場監管部門多次要求各平臺從嚴治理,指導督促各網站平臺加大發現識別力度,做好虛構劇情信息標注提醒,幫助網民更好辨清真偽,防止經濟利益受損。

      今年3月1日,“清朗·2023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階段性結果顯示,針對有些賬號通過虛構家庭倫理等低俗劇情騙取同情、誘導網民打賞,造成惡劣影響等問題,多個重點平臺共標注含有虛構劇情的短視頻信息4萬余條,查處違法違規賬號3300余個,處置違規直播間2000余個。

      抖音快手近期改新規從嚴打擊炒作營銷

      目前,定期發布公告披露對違規主播、商家的處罰情況,已經是各個平臺的常態化治理動作。但由于各種炒作劇本套路不斷翻新演變,也要求各個平臺不斷提高治理能力、打擊精度和處罰力度。

      盡管抖音2021年版的《電商創作者管理總則》就已明確,“禁止利用團隊沖突、家庭矛盾、賣慘等違反公序良俗的劇情表演炒作,影響平臺秩序”。但為了進一步提高治理的精細化程度,今年3月9日,抖音電商發布公示了修訂后的《抖音電商創作者價格宣傳行為規范》,詳細列舉了違規利用家庭或團隊矛盾、與品牌方砍價等行為進行演戲炒作的具體場景。快手電商2021年首次發布的《“不正當營銷”實施細則》也于近期重新修訂,對炒作營銷或推廣商品的行為進行了界定。

      兩家平臺的新規都列舉了演戲炒作的各種違規行為,但“不約而同”之處在于,違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行為,這意味著任何利用違反公序良俗、社會價值觀等元素炒作營銷的行為,均在打擊治理范圍。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