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天鵝頻頻“空降”京城,專家:觀鳥請別“一窩蜂”打擾

      發稿時間:2023-03-07 12:04:15 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駱倩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京城三月,春意越來越濃,春天的“使者”也相繼抵京,開啟了候鳥遷徙季。

      從2月底至今,南海子公園已經迎來了8撥天鵝降臨,總數達到近200只。潘清泉 攝

      這幾天,頤和園、官廳水庫、翠湖濕地、南海子公園、野鴨湖濕地、金海湖等多地,陸續有天鵝飛來落腳,少到幾十只,多到二三百只不等。這些天鵝身體修長平展,長長的脖頸微微上揚,雙翼優美而快速地扇動,在空中成隊或成群掠過,形成美麗的風景線。天鵝所到之處,吸引大批市民圍觀拍攝。

      這些天鵝是從哪里飛來的? 記者了解到,我國常見的天鵝有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三種,每年3月前后,在遷徙中的很多天鵝都會選擇在北京短暫停留歇腳。3月3日上午,20只遷徙的白天鵝降落頤和園昆明湖,它們集體在天空飛翔的壯觀畫面被攝影愛好者記錄下來,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

      “太美了!這是頤和園實景演繹《天鵝湖》!”眾多評論表達了對美景的贊譽,很多人說“畫面美哭了,看得讓人熱淚盈眶”。

      不過,大家紛紛駐足欣賞并感嘆天鵝之美時,也有部分市民出現了不太文明的觀鳥行為。

      有市民反映,現場有游客向水里扔石子,驚擾了天鵝;還有的游客胡亂投喂食物;甚至有一些攝影愛好者對鳥類進行誘拍。

      大家觀賞鳥類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何更好地保護鳥類、保護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海淀區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劉穎杰表示,北京正好位于鳥類的遷徙路線上,它們在途中如果遇上惡劣天氣,會對體力造成壓力,同時因為長時間的飛行,必然會尋找一個落腳的補給站,所以每到這個季節,北京一些有水環境的地方,自然成為了它們的選擇。“市民對此必須保持一個正常的心態,并不是說看到別人發了照片或者視頻,就一股腦都跑去看,不能光好奇看熱鬧。”劉穎杰說。

      鳥類的聽覺和視覺都很靈敏,有時人類在觀賞時,覺得離它們還很遠,但其實鳥類早已發現了人類。“ 咱們觀賞時,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不要無限接近驚擾到鳥類的正常生活。”劉穎杰說,大家必須有自我安全防范意識,畢竟鳥類遷徙飛越這么多國家和地區,有些個體身上會攜帶一些病毒,不要以為不觸摸它就不會被感染,另外,鳥類的糞便灑落到環境中,如果攜帶病毒,也會有被感染的風險。 此外,千萬不要隨意投喂鳥類。

      劉穎杰說,像濕地公園等有水域的地方, 如果條件允許,應盡可能設置一些單獨的區域供大家觀鳥,比如翠湖濕地公園里就有專門的觀鳥塔和觀鳥墻,有一處相對隱蔽的地方供游客觀鳥,也不驚擾到鳥類,一舉兩得。沒有條件的區域,可以設置一些文明觀鳥提示牌,提醒大家在觀鳥的同時注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

      還需要提醒的是,大家在網上看到的圖片或者視頻,是攝影愛好者蹲守很長時間才能拍到的, 很多天鵝都是待一會兒休息休息就繼續飛行,所以很多時候大家沖過去看,是看不到天鵝的,只能撲個空。

      “你不需要對大自然做任何美化。 一個真正愛鳥的人,就應該在觀鳥、拍鳥過程中去保護它們,維護它們最自然的生存方式。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如何對待大自然,也決定了如何對待我們自己。”希望這句話,能對每一個觀鳥者有所啟發。

      頤和園變“天鵝湖”!天鵝數量龐大多年少見,拍客扎堆兒守候

      標簽: 攝影愛好者 南海子公園 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