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河南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大會舉辦

      發稿時間:2023-03-07 09:26:31 來源: 大河報

      如何傳承文脈,如何讓越來越多的鄉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在近日結束的河南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大會上,國內頂尖鄉村研究學者、文旅行業主管政府領導、河南省首批文產特派員、產業代表等數百名鄉創人在河南這場大會上給出了答案。

      【先行嘗試】


      (資料圖片)

      “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咱河南是首批試點

      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這一工作如何推進?

      要挖掘提升鄉村人文價值,增強鄉村審美韻味,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

      本次大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這樣回答這一問題,“還要充分發揮文旅產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切實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充分拓展鄉村文旅消費新空間,打造新型文旅業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

      作為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先行嘗試,河南省于2022年7月率先啟動了“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選定光山縣、修武縣、欒川縣和濟源市作為首批試點。為此,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成立了省鄉創賦能中心,統籌試點工作。

      繆沐陽認為,河南“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試點工作,推動了當地特色文旅產業發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產特派員制度?中國文化產業協會鄉創專委會秘書長、河南省鄉創賦能中心主任殷秩松解釋道:“這是一種政府為主導,農民為主體,社會力量為主力,有像河南省鄉創賦能中心這樣的中間社會組織支持,用政策保護‘熱愛’,將自上而下的引導扶持與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長兩相融合的鄉創實踐。”

      因為能為當地引入和培養優秀人才、激活鄉村文化和閑置資產、打造鄉村品牌乃至實現在地產業升級,“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被寄予厚望。

      【河南聲音】

      構建鄉創生態圈,走出鄉村文化振興新路徑

      本次大會,不僅是“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在河南落地生根7個月來的成果展示,亦是中原首個最具規模的鄉創生態成果展示與高峰對話,更是吹響了打造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河南模式”的集結號、沖鋒號。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在同步推進研學旅行、康養旅游、非遺點亮、民宿助力、交旅融合等重點工程,深入踐行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黃東升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大會“為我省學習前沿理論的他山之石,明確努力方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他還表示,河南“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以鄉村振興戰略、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為牽引,以構建河南省鄉創生態圈為目標,全面鋪開‘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與其他重點工程一體推進,努力走出一條鄉村文化振興新路徑”。

      【專家論道】

      發掘老文脈、吸引新人脈、增強新動能

      如何讓文化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帶動性要素?

      大會上,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院長胡鈺說,鄉村工作最重要的是提升鄉村的人文價值,從而增強鄉村的發展新動能。他提出了三個核心關鍵詞——老文脈、新人脈、新動能。

      “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的文脈。”他說,通過鄉創工作,重新發現中國鄉村人文資源,激活鄉村文化,展現出鄉村獨特魅力,才能吸引更多人進入鄉村。而“新人脈”,就是“農民主體、多方參與”原則的實際呈現——幫助原鄉人找回自豪感,促使返鄉人投資家鄉發展,吸引新鄉人投身鄉村振興。

      而人才、產業、金融、土地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則是鄉村增強新動能的保障。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鄉村文化創意專業委員會會長向勇談及鄉村振興中的社會組織與動員問題時說道,社會組織在其中承擔著助力鄉村產業發展、人才培育、文化建設和社會治理的重要責任,需要通過文遺鄉建、文教鄉建、藝術鄉建和文創鄉建等四方面工作,起到對鄉村文化資源和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承前啟后的作用。

      【主角亮相】

      “文產特派員”,共立鄉創鄉建的河南樣本

      帶動文化下鄉、資本下鄉、產業下鄉,活化村內閑置資產,轉化鄉村優秀文化,煥發鄉村的內生動力。“文產特派員”是河南鄉村振興大戲的主角,更是此次大會的高光嘉賓。這些鄉村的首席運營官,分享了各自在特派項目上的計劃和進展,交流探討鄉創實踐中的難點和亮點,共同總結可供復制的經驗。

      參加此次大會的盛巧榮是光山縣第一批“文產特派員”。去年10月與光山縣完成簽約后,他在潘洼村啟動了“茶與瓷”藝術主題民宿“凈居茶隱”的基建工作。今年初夏,由他打造的集燒窯、茶道、美學體驗、民俗體驗、生態露營等多種業態元素于一體的鄉村綜合體將會開啟運營。

      中國年輕設計師創業大賽創始人李文爽,去年啟動中國(光山)羽絨服及制品設計大賽,共吸引113名選手、339個設計師作品。伴隨大賽衍生出的設計師候鳥工作站還將落地光山縣南王崗村的“數字游民基地”,吸附人才和項目在光山落地生根,繼而推動光山羽絨產業品牌化提升。

      余糧鄉創創始人高慧慧,是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的“文產特派員”。通過旅游路線的規劃、特色產品的打造等工作,創建以“東岳美好,剛剛好”為品牌的未來鄉村。其中,前店后坊形式的“共富工坊”,實現新老農人共創共建的新圖景。

      正如繆沐陽和胡鈺在大會致辭中所說,此次大會是中國鄉創人的聚會,更是中國鄉創事業發展的盛會。希望通過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工作,讓祖國大地上越來越多的鄉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標簽: 河南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大會舉辦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